编者按:十堰市参加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热烈讨论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许多观点引起中央和省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人民网、湖北电视台、荆楚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现将有关报道摘录如下:

十八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做客人民网
一、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代表
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代表:确保一库清水北送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义深远。”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代表说。十堰市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水源保护的战略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周霁说,十堰将继续推进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努力把2400多万亩青山变成涵养水源的生态屏障。同时,把水质保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确保一库清水北送。
(人民日报记者 张志锋 付文)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国土开发,要做“空间设计”
--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参加讨论十八大报告
湖北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代表说,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背景下出台的,目的是要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而应对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诸多挑战。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人民日报 记者 智春丽 吴齐强 胡洪江 付文)
周霁: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回答网友提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等问题时,周霁说,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在工程建设中地位特殊,功能重要,一是丹江口大坝在十堰,二是汇入水量最多,三是库岸线最长,四是水域范围最宽。为支持服务这项国家工程建设,十堰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主要体现在:移民安置任务繁重、淹没土地和基础设施多、淹没及关停企业多、税源损失大。十堰自觉服从大局,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确保了大坝加高工程的顺利推进,确保了18万移民如期外迁、内安,确保了库区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击查看:人民网视频访谈页面 人民网文字报道页面 十堰日报报道
实施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使老百姓长期受益
--十八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做客中国经济网
11月7日,十八大代表、市委书记周霁在北京市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就十堰转型发展、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等接受直播采访。
(中国经济网)
点击查看:中国经济网访谈页面 中国经济网文字报道页面 十堰日报报道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十八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在京接受荆楚网专访
十八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说,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建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这是十堰“自我加压”的目标,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的要求。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堰必须全域开发,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荆楚网)
点击查看:荆楚网文字、视频报道页面
湖北之声专访十八大代表、十堰市委书记周霁
周霁表示,十堰虽然地处山区,但视野和思维绝不能受到局限,为将这座山城打造成为生态宜人宜居宜业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十堰人正蓄势待发:“按照报告中讲的,要给自然流出生态恢复的空间,同时要给子孙后代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所以我们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好和生态利用结合点,所以十堰蓄势待发,我们将按照十八大精神认真抓好我们自己工作的推进,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我们各项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