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34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赵本山、周立波的文化符号
赵本山、周立波所标识的文化符号,即所承载的社会文化的形式意义,实在是要明确,实在是无可恭维。
最主要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是代表今天所谓“先进文化”的。“先进文化”不先进,是无可恭维了。
比如能说,周立波,就一“说书”的。
比如能说,赵本山叔,就一草台班子村口打围的。或者说“二人转”就是夫妻俩、老伴俩,门口要饭的。
你能说这个比如错了吗?不成立吗?
大家要都不悦昆曲,不屑,齿冷昆曲。以为过时过气了。林深数树却不这样看。
新文化运动100年,新中国63年,说戏曲,我还就看好昆曲。
属于新文化的话剧被新中国做式微了。
属于秧歌剧,或者样板戏,或者京剧做国剧,都没有杰出成就。
——当然是林子看,是林子说。是日哄话,是胡说八道。
我还就看好:昆曲(也叫昆剧)。
我同意人家的比如:昆剧是戏剧的美声唱法;京剧是戏曲的通俗唱法。
学好了昆曲的,没有不能唱京剧的。比如梅兰芳,昆曲就是造极深诣的。京剧如此,遑论其他。
新中国没有唱好昆曲,也是传统没有传承好的例子之一。
要说京剧片子,到李瑞环,贵族才慢慢升格到满族慈禧水平。只怕还未到。
还是私意,还是胡说八道。我拨拉三台戏看好——
1、昆曲。昆曲是国粹,要好好的承传。不要都做白先勇,那是现代派的承传,没有古色古香。也许,最后一代传人都要仙逝了。承传不及,将是民族和民族文化遗憾的事。我问该做的事不做,要和韩日去争什么“文化遗产申报权”,不是笑话吗?一个沽名钓誉的时代,丑陋了的是一个民族、整个民族。
2、话剧。话剧的生命力是真实和批判性。它曾经是新文化运动很成熟的形式,被一个做秀做假的时代做的式微了。我说,只要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能成为小说和诗的主流,话剧崛起就是早晚的事。
3、楚剧。我们地方戏,我看好楚剧。尤其悲迓,如哭如诉,如歌如唱,如怨如泣,是很适合表达今天的民生民苦,民情民意的。如澴河呜咽,如府河徜徉,如汉江浩荡,是不错的。
【结语】
再说,周立波、赵本山是个文化符号,不咋着。
林深数树期待我们民族文化的形式符号提升水平。林深数树期待我们湖北我们武汉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形式。(比如京剧更多的朱世慧。)
林深数树胡说八道,林深数树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