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nglun.eastday.com/c10/2012/1104/4142740565.html
四川在线:谁解百亿新城下的发展之虑
http://www.xf.gov.cn/news/xyxw/xyyw/201211/t20121103_355742.shtml
东津新区一期征迁安置告捷
10月30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西岗村。看着房屋被拆楼机械干净、利落地推倒,60多岁的老王心里泛着嘀咕:没了地,房子也被拆了,以后的生活咋办?年纪轻的可以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就是去扫马路也要不了那么多人啊。(11月3日中国经营报)
襄阳东津新城,一个投资数百亿的未来新城,一个即将占地230平方公里的新城,在未来能否崛起,一方面是老百姓被征地后咋生活的民生之虑,另一方面是能否一以贯之的将决策从蓝图变成现实,百亿新城下的发展之殇在光怪陆离的未来面前,变得那样飘忽不定,其中的发展之虑谁能够化解呢?
民生有无着落之虑犹待解。一方面是决策者意气风发的大干特干,另一方面是群众有着对低价拆房高价买房、对拆房征地后“咋生活”的诸多疑虑。决策者是否真的想过,新城建设到底合理不合理,后续保障是否到位?总不成新区建成了,让年轻人去打个没着落的工、让多数老年人去喝西北风吧?征地拆迁,前期,需要有公开透明的征求意见,有必要的合理预案,当中必须有必要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就业、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给民众一个定心丸,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
决策可否持续之虑犹待解。有句话叫做最大的腐败在于决策失误。在襄阳,决策不可持续早有先例:从刚开始红红火火的湖北省首家深圳工业园到落寞成归口高新区管理再到刚刚起步即夭折的襄东新区,无不以半拉子工程收尾。东津新区,能否最终摆脱换领导即落寞的怪圈,能否给出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之外的新路子,诸多拦路虎就在眼前。首先,我们看到,数百亿元的投资,仅靠襄阳每年10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是完全不可行的。财政投入不足,再靠大量储备土地换投资又落入了土地财政的粗放发展老路上来。完全没有可以持续性。其次,现有人口13万人,未来几来,就聚集到167万,这样的豪言壮语有几分科学性?第三,东津新城,响当当的一个城市规划,却已经与上报给国务院的《襄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相互矛盾。而变动已上报的规划,是需要经过国务院审批的,轻而易举就变更了,是拿国务院批复当儿戏吗?是前面的规划不科学吗?出现前后两张皮现象,为官者不应该认真反思吗?
领导换了一届,规划就换了一次。规划只有“5年生命期”的现象,已在一些地方出现,襄阳也不例外。这简直就是拿城市发展当儿戏,拿城市发展玩“过家家”。作为决策者,能否确保制定的决策规划是“金科玉律”,又能否确保继任者甘于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一切都在未知当中。一个巨大的问号正在襄阳新区面前不断膨胀,遮挡着科学发展的道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一条流传下来的谚语。襄阳东津新城,是一个正在铺开的答卷,是流传下的古语正确,还是新城更具生命力,恐怕只有时间来检验了,我们也将拭目以待。而围绕新区的诸多发展之虑,又有谁能够解答一二呢?
【襄阳政府网消息】笔者10月29日了解到,东津新区一期征迁安置工作涉及的拆迁工作完成,实现了依法拆迁、文明拆迁、和谐拆迁的工作目标。
据了解,东津新区征迁安置工作一期拆迁涉及西岗村、张湾社区一组,共949户、7500亩土地、5平方公里的征迁任务。 东津新区征迁安置工作专班人员针对群众白天在外务工的实际,利用晚上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积极宣传东津新区建设带来的好处,耐心地解释征地拆迁政策,重点做好弱势群体的拆迁安置。采取帮助选择安置房、协助搬迁、协调落实补偿资金等服务措施,妥善解决拆迁户的实际困难等办法,鼓励群众积极拆迁。 经过宣传发动、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摸底调查、入户丈量、纠错补漏等阶段工作,排除外界影响,集中精力推进工作等措施,使得一期拆迁工作首战告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