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2 亿元、全长13.71 公里的上海大道,是国家级荆州开发区今年“两纵六横”大路网建设中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北起豉湖渠路,南至镍业北路,与已建成的荆监一级公路相连,途经3个乡镇场10个村(分场)。
8 月20 日上海大道项目建设全面启动,10 月30 日完成征地拆迁等第一阶段工作,即将进入道路施工阶段。
上海大道纵贯3 个乡镇场,征地拆迁涉及数百户村民利益,却以零事故、在70 天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这一体现着荆州开发区速度的征地拆迁,也创造了荆州开发区和谐拆迁的样板。 是什么支撑并创造了上海大道的拆迁速度与质量?
拆迁户:“修路发展亏本也要支持”
11月5日清晨,荆州开发区联合街办竺桥村5 队。61 岁的沈作富又来到了自家原先的养鸡场前,这是他在过去两年养成的习惯:每天清早到鸡舍,给鸡仔们添一把食、换些干净水,听着鸡仔们闹哄哄地鸣叫,他觉得很踏实。现在,尽管鸡舍拆了,但他仍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不过,他是站在鸡舍的瓦砾上向远处眺望,感受这片他熟悉的土地,如今处处迸发出的大建设、大发展新气息,他期盼着新的开始。
2010 年,老沈与儿子沈述林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10 亩的养鸡场,养殖规模15000 只,年产蛋430 万枚,年产值220万元,年获利40 万元。他们家也由此成为联合街办创业致富带头人。
今年,荆州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序幕。新建的上海大道,由北至南,贯穿竺桥村,他家的鸡舍和住房也在拆迁范围之内。作为竺桥村村委会班子成员,老沈知道,有破才有立,这些都是为加快荆州开发区腾飞发展。
9 月27 日,尽管市场行情看好,他仍将家中每天产蛋1.1 万枚的蛋鸡按肉鸡价格贱卖了。“老沈家的鸡舍,迟拆一天就能为他多带来1000 多元的收益……”联合街办上海大道分指挥部工作人员的介绍,被老沈打断了:“修路为发展,我就是亏本也要支持!”
在沙市农场、岑河农场、联合街办,像老沈家这样的拆迁户有172 户,有722 户村民涉及亲人坟墓迁移,多家养殖户涉及养殖地重建。拆迁过程中,有泪水有不舍有心疼,但更多的,是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同样是拆迁户,如今与妻子租住着8 平方米小屋的竺桥村村支书郭启林说,“我们村的拆迁户中有身患尿毒症的村民,有新建300 多平方米的住户。舍得吗?当然舍不得!但大家都知道,荆州开发区有了大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富裕。”
拆迁工作人员:“再苦再难为了发展”
村民的理解、支持、奉献与荆州开发区工作人员的和谐拆迁理念形成交响,加快了拆迁进度。
“我们本着‘腿勤、嘴勤、心勤’的原则,在工作中换位思考,替村民周密着想,才实现了30 天完成拆迁42 户、迁坟190 座的任务。”联合街办上海大道建设分指挥部工作人员说。
刚刚托管到荆州开发区的岑河农场,首次经历如此大规模征地拆迁,其间最难的,是岑河景陵园公墓的整体搬迁。“我们始终以尊重逝者、安慰生者为出发点,以亲人情怀投入工作。”该农场成立了综合协调、迁坟转运、安全保障、新墓建设多个工作小组,在公墓迁移过程中,按照地方习俗雇请民宗人士参与,同时,将迁坟与新墓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迁墓当天,大雨中,党员干部为逝者家属铺路、打伞、抱骨灰盒,正是这种作风与情怀,让该农场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435 座墓穴的搬迁,并为17 座“无主墓”找到了“主人”。
拆迁任务占上海大道总拆迁任务65%的沙市农场,工作人员始终做到工作目标清、拆迁对象清、补偿标准清,思想工作到位、登统工作到位、协调工作到位、补偿工作到位。荆农分场支部书记胡宝国说:“我们实行‘5+2’、‘白加黑’工作制,坚守一线办公,家家上门宣讲政策,就是为了让村民们理解上海大道建设的意义,拆迁过程是阳光操作,他们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都介绍清楚。我们再苦再难,是为了荆州开发区的大发展。”
“干群一心建设提速”
“气场强、心气足,从群众到干部都期盼荆州开发区加快发展,展现国家级‘气质’与‘风度’。这就是支撑上海大道第一阶段建设又快又好的根本原因。”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上海大道建设指挥长朱俊说。
上海大道第一阶段工作总体呈现又快又好的特点,征地拆迁速度与质量创下了荆州开发区道路建设前期工作之最。朱俊介绍,指挥部按照开发区党工委要求,本着“用最快速度、最好质量、最低成本、最严作风”的工作理念建设上海大道。工作中,组成三级工作专班一线指挥,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保障措施得力有效,落实政策一视同仁,保障了第一阶段工作安全稳定快速推进。“干群拧成一股绳,就会释放出强大的加速发展正能量,这是我们把上海大道打造成道路建设标杆和典范的动力。”朱俊说。
据悉,上海大道建设即将全面进入道路施工阶段,至春节前,两个工段将完成70%的工程量,预计2013 年10 月全线通车。(荆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