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帮弟弟挣学费,两姐妹街头卖烧饼——
图文:大别山火烧饼 凝聚着姐弟深情
图为:为给弟弟挣学费,姐妹俩专心做饼卖
近日,在洪山区金鹤园小区菜场旁,多了一辆挂着“大别山火烧饼”招牌的推车,一对蓄着短发的年轻姐妹站在推车前,热情地卖烧饼。昨日,记者在金鹤园小区里见到了这对卖烧饼的姐妹花,她们来自麻城市乘马岗镇白果树村,姐姐蔡萍25岁,妹妹陈丽24岁。姐妹俩17岁时便南下打工,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供两个弟弟读书。
为弟弟放弃学业
作为姐姐,蔡萍和陈丽姐妹俩从小就很懂事。上学之余,她们坚持天天帮爸爸妈妈干家务和农活,施肥、除草、收割、晾晒……繁重的农活让两个小姑娘比同龄女孩更成熟。
2001年,蔡萍和陈丽上了初中。因为离家远,姐妹俩住校,每周回一次家,住校的时候为了节约住宿费,姐妹俩就睡同一张床。没钱吃饭,周日就从家里带上一罐咸菜,作为一周的口粮。
2004年,姐妹俩同时考上了麻城市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两姐妹犹豫不已,贫困的家庭条件已经不能承受4个孩子同时读书的重担,她们含泪撕掉了通知书,南下打工为弟弟挣学费。
2004年,两个不到18岁的小女孩,在老乡的指引下,来到了机会众多的广东。7年时光,4个厂的打工经历,姐妹俩在外辛苦打拼,工资也从900元涨到4000元。姐妹俩留下自己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之后,剩下的钱,她们都悉数寄回家,供弟弟读书。弟弟满怀感恩正读研
今年清明节前夕,姐妹俩商量回武汉打工,方便照顾弟弟。于是姐妹俩双双辞了工作,回到武汉,准备创业。
创业之初,姐妹俩打算开个热干面摊。跟着家乡的师傅学了两周的热干面制作,但考察了周围环境后,发现面摊已经没有市场了。回到麻城老家,表哥去她们家玩,妈妈烙饼给表哥吃,表哥一口气吃了3个,吃罢后赞不绝口,姐妹俩灵机一动,打算在武汉开个烧饼店。
今年8月,姐妹俩一边在汉正街寻找烙饼机器,一边跟着家乡来的师傅学习烙饼技术。9月10日,她们的“大别山火烧饼摊”开业了。
昨日中午记者采访的时候,在武汉理工大学读研一的三弟陈高波,正在给两个姐姐帮忙。记者了解到,本科期间,陈高波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陈高波说,“如果不是有两个姐姐,我不会有今天,姐姐是我的大恩人,以后我有的,姐姐都会有!” (文图/ 耿丽娟 王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