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942|回复: 2

我生活的小镇,浙江诸暨店口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48

主题

445

帖子

66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60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11-22 08: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上海、杭州放的电影,一个小乡镇的电影院能同步上映,简直不可思议。"今年春节后刚从江西赣州农村来浙江打工的年轻女孩刘小菲说。  在绍兴诸暨市店口镇的占地40多亩的铭仕广场,刘小菲在几个老乡的带领下不但走进了电影院看了最新上映的电影,还逛了旁边的联华超市和新华书店,并打算去广场另一端的两岸咖啡连锁店坐坐,想吃上一份"城里人"才吃的铁板煎牛排。
  店口镇座落在诸暨市北部,驱车从杭金衢高速公路"临浦"互通口下来,还要开大约20分钟,在相对密集的环杭州湾城市群里,这样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
  资料显示,此地常住人口6.1万,目前外来人口也超过了6万,本地和外地人口接近1:1。全镇拥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上市公司6家,被称为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
  店口镇副镇长郦华丽介绍说,目前,店口镇已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骨干、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强大企业群,初步构筑铜加工、汽车零部件、制冷配件、中央空调、新型管材管件、绢丝纺织、电线电缆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店口的企业家恋旧,在这里做大了也不愿搬走,但我们要考虑企业里的员工,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工作,没有好的环境留不住人。"
  而令人惊讶的是,像铭仕广场这样具有都市风情的"SHOPPING MALL"并非近两年的新生事物,而其背后更凝聚着店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精神。
  浙江铭仕集团董事长冯剑铭说,"2005年我拿到了地,2007年就开业了。为这个项目我每年亏钱也要坚持做下去。"
  记者了解到,这个广场建筑面积5万多平米,包括4个独立楼群,除了书店、电影院、超市和连锁咖啡店之外,还有汇集了国内外一线体育品牌和一些精品男装、女装的购物城,甚至还有跆拳道培训班,书法、拉丁舞、健美培训班和一幢独立酒店。
  让冯剑铭经营"亏本"的,是他"只租不售"的经营理念。"我不愿意书店旁边开一个火锅店,或者书法室旁边是整天放着大喇叭的理发屋。"冯剑铭说,"卖出去的店面你就没办法控制,我宁可低租金做几年,吸聚人气,提高服务品质,让别人知道,我一个小乡镇的商业品味不比大城市差。"
  从"事业留人"到"生活留人"
  俗话说"大树下面难长草"。当地干部和企业家说,地处杭州、绍兴等大城市之间,一个小镇对于外来农民工,尤其是向往城市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高级人才等有多少吸引力,这是需要大上一个大问号的。
  店口镇副镇长邹利吉介绍说,从近5年来看,店口镇一直出于用工紧张状态,不但是一线普工,更需要高级技工。到目前,当地政府预测规上企业缺工5000多人,占比15%。在2008年,店口镇还组织企业到杭州去开中高级人才的专场招聘会,这还是浙江第一个专门到省城开"猎头招聘会"的乡镇。"普工相对好一些,企业普遍跟我们反映,希望政府最好多跟一些猎头公司合作,寻找更多中高级人才。"
  店口镇党委书记张壮雄说:"我们现在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人"怎么搞好软环境,让人们安心留下来,这是最急迫的事。"
  而围绕如何解决"吸引人、留住人"的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想了种种办法:如在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上,店口在去年就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外来人口在店口买房的,政府一次性发放6万到12万元补贴;店口在2005年就兴建了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外来学生总数超过5000人,超过学生总数的50%,目前政府还投资新建了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在2004年,店口就建立了专门的外来建设者爱心医院,实行药品平价、看病单次处方不超过50元等优惠政策,不仅外来人口在当地大病、住院有专项医疗补助,连外地人口孕妇在当地孕检、分娩也分别有100元、500元补助。
  在1988年靠趴火车来到店口的江西人李景峰,是当地第一代打工者,现在已经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去年纳税超过250万元。他特意招了一个本科学心理学的大学生担任专职"心理辅导师",试图用专业的方式与员工建立更好的沟通渠道。"留住人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企业更要努力跟上",李景峰说。
  让张壮雄颇为自豪的,还有这座小镇自己办的一份杂志《城o店口》,装帧素净,设计考究,刊登的内容有这座小城的商业大人物的创业史,也有街坊邻居的小故事。"没想到这本小刊物很多人喜欢,不仅本地发行量越来越大,来的客人都要讨一套带走,甚至还有人在淘宝上叫卖",张壮雄乐呵呵地说,"大家喜爱这本杂志,说明两点,一是只有生活品味达到一定层次的人才看书,越来越多的店口人达到了爱读书的生活;二是大家越来越关心店口,愿意阅读这里的故事,本身就有情感的认同。"
  "共性难题"的"个性解决"
  去年以来,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难"是蔓延全国的"共性难题",但在店口,却有着更具"个性化"的解决路径。
  3月初的一个周末,刚上任2个多月的中国银行诸暨支行行长杨仁芳就带着下属店口支行行长黄文刚,开着一辆车跑企业。
  在店口镇的浙江军联铜业公司,总经理陈学军正在诧异怎么两级行长会在周末"突然造访"公司,杨仁芳笑着对他说道:"现在银行行长不好当,没有坐办公室的。"
  大约聊了半个小时,两人又转到另一个地方,走访浙江敏特卫浴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徐红伟对杨仁芳说:"我有个深刻感受,搞企业的人,找一家主办银行跟找老婆一样,找不好的话,企业也办不好。银行要看到企业发展的潜力,企业要把银行当作一家人。"杨仁芳笑答:"银行和企业,就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你们好,我们就好。"
  黄文刚告诉记者,店口的企业和银行不仅仅是借贷关系,实际上银行通过根据公司不同需求设计产品,让企业从理财中获得了增加财富的机会。"比如我们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开办的"即期转收款业务",可以提高结汇价格,1美元大约可提高1-3分人民币。假使一家企业有100万美金的业务,就可提高5千到1万人民币,一些外贸企业不知道,我们就会主动提供服务,帮企业多赚点钱,也减缓了他们的资金压力。"
  从事卫浴洁具部件制造的艾默樱控股集团董事长陈雪峰说,在30年前,店口如果有企业向银行贷款,大家心里就在想,"这个人完了,欠钱都欠到国家了。"而现在,能否灵活运用银行的资金杠杆,几乎成为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店口的企业家在学习,店口的银行也在学习。
  "我们迫切需要更多银行进驻店口,要是你能拉一家进来,镇里奖励25万元!"私下里,店口一位干部跟记者笑言。
  走在店口宽敞的大街上,看着四周的正在施工的写字楼、商业大厦,张壮雄说:"我们已种好梧桐树,就等凤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48

主题

445

帖子

66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60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11-22 0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暨店口:店口10年,前后宛若两个时代 十年弹指间。当时看来似乎是个笑话的场景,今天已在店口成为现实。站在今天的店口中央路上,路边高楼林立。在这个密集的工厂群落里,分布着“盾安”、“海亮”、“万安”等上市公司。



时光回溯到10年前,2002年,诸暨市店口镇中央路。
我穿过不时可见的田地,去一家新落成不久的工厂——“盾安”采访。在一张不乏灰尘的桌边,这个工厂的年轻老板姚新义说:“如果10年后你来店口,这里将是一座城市。而从这里望出去,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工厂。”
走出工厂的时候,我在路上遇到了一条野狗,而脑海里是一个手舞足蹈的乡镇企业家的形象。
十年弹指间。当时看来似乎是个笑话的场景,今天已在店口成为现实。站在今天的店口中央路上,路边高楼林立。在这个密集的工厂群落里,分布着“盾安”、“海亮”、“万安”等上市公司。
店口10年,前后宛若两个时代。
全球性产业集群崛起
2002年,店口镇上一个叫冯海良的人,带着翻译和傻瓜相机,去了美国的芝加哥,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五金展。在美国见到的一切,让冯觉得很新鲜。回国后,冯立即着手组建了海亮集团国际贸易部,首次确立了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并在当年底做成了第一笔出口订单:100万美元。到当年底,海亮集团铜加工总销售额超过24.2亿元,成为中国首家铜加工年产量突破10万吨的企业。
这个在当时令人激动的数字,今天看来太过稀松平常。到去年底,海亮集团的营业收入奇迹般地增长到了678亿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铜巨人。
在店口庞大的企业群落里,在过去10年里,大量的企业经历了类似“海亮”的这个过程。在冯海良去美国之前的一年,姚新义刚将一个叫三尚机电的企业进行了改组,选择和安徽合肥的一个研究所合作,重组为盾安环境。而到了2004年,盾安环境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店口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但到了去年,店口的企业集团已经拥有了6家上市公司,被媒体惊呼为“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而在短短的一条中央路上,如今还涌动着广泛的上市浪潮。
10年世景变迁的力度如此之大,几乎让人恍然。10年之前,像姚新义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被称为乡镇企业家,那时候中国刚入世不久,大家都在广泛地谈论狼来了该怎么办?担心乡镇上的这些企业,遭遇国际资本的冲击。
但事实证明,过去10年,像店口这样的地方,尽情地分享了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万安”三拒跨国公司招安,“露笑”将超微细漆包线做到全国第一,像这样的新闻,不断从店口小镇传出来。而店口,也从当年一个以块状经济闻名的小镇,变身成一个铜加工产业的全球性产业集群。
乡镇开上城市化战车
在制造业领域的狂飙突进,仅是店口过去10年的财富前传,从一个传统小镇向一座小城市跃进,才是店口传奇的主轴。
2005年,店口当地一个叫冯剑铭的人,给当时的诸暨市长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市长,自己计划建设一个5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商业中心。冯的这种勇气,来自于他此前一年的欧洲之行。因为国际贸易生意,冯到达了那些欧洲小镇,其间所见,让他大呼神奇。
2007年,被冯称为乡镇CBD的铭仕广场在店口开业,两岸咖啡、世纪联华超市、五星级电影院,这些闻所未闻的商业业态,出现在这个广场。
“店口农民流行花钱‘吃苦’——喝咖啡。”当这样的新闻还刚开始在店口相传的时候,更为庞大的城市化计划来到了店口。2007年,店口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出现了这样的字样:“树立店口是城市的观念,破除店口是乡镇的传统思维。”
事实上,从当年度起,店口的造城运动就开始被引爆。一块又一块的商住用地被拍出新的高价,大批的地产楼盘开始动工建设。到了2008年,24层的摩天大楼——海亮商务酒店出现在店口,随后一百万利来广场开业。就像一股旋风,店口被绑上了城市化的战车。
通过市政设施向民资开放,店口建成了城市的天燃气供应管道、垃圾发电厂、污水处理厂;通过给新店口人同城待遇,公立学校向新店口人子女开放、享受刷卡打折看病等措施,在最近的短短两年,店口新增户籍人数近万人。
目前,店口的集镇建成区已达12平方公里。2012年,随着解放湖高新区的打造,店口除在制造业领域将再造一个店口外,还将实现店口城市的大突破,崛起一座崭新的新城,对老城功能进行全新的调理。
城市化的普惠效应,让新店口人也得以充分分享。10年前,店口来了一个身无分文叫齐克刚的河南人,他被要求办暂住证,在临时住所里不时被检查,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严格管理,让齐克刚们不时皱起眉头。10年之后,所有这些制度被取消,像齐克刚这样的人,被店口视为城市的宝贵财富。“一座成长中的城市,要让迁徙来此的移民成为住民。”店口镇的官员这样介绍说。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齐克刚已经成了店口一名产值超千万的企业主。在店口,像齐这样由打工仔跃升成千万级老板的新店口人,在过去10年里,出现了10多个。百万级的老板,新增了100多个。随城市功能的细分、产业集群社会化外包趋势的增强,店口成为一个创富机会无处不在的小城市。
“今天的店口,就是10年前的诸暨城关镇。”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选择在本地创业的店口企业主蔡少华说,过去10年,现实远比想象更精彩,店口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48

主题

445

帖子

66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60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11-22 0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店口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试点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华东地区首个乡镇级金融安全小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该镇就开始了工业化的早期探索,经过3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五金管业生产基地,并形成以2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上市企业和6家10亿元以上企业为龙头、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4000多家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企业集群,初步构筑了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等四大产业集群和电线电缆、环保新能源多元化产业格局。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96.05亿元,财政总收入13.4亿元,工业总产值64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0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绍兴市第一、全国千强镇前二十位、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对象前列。
工业的先发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极大地加快了店口镇人口集聚。目前,外来人口数量已占店口12万总人口的一半,为店口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也成为政府能力建设的必修课。鉴于此,店口镇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供多元化保障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外来人口的幸福感、归属感,加快人口的集聚,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公共服务保障。店口镇大力推进城镇职工、被征地农民、低收入阶层和自由职业者“四位一体”社保体系建设,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近5年来,共计完成一万多名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险;推出新店口人大病医疗补助,探索建立新店口人异地医疗报销制度,农村医疗门诊报销比例从20%提高到50%;实施十五年制免费教育(涵盖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和贫困家庭幼儿入园保育费减免)和大学生奖助学政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小城市教育网点布局。新店口人凭居住证可以在指定的超市、书店、影院等商家享受到会员价或低于会员价的折扣。
二是就业创业保障。店口镇实施新店口人和本地居民平等的就业政策,着力打造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劳务中介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联合高校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强化就业保障。启动占地100亩的“三新”创业园建设,目前已有39家企业进入。通过给“新青年、新农民、新店口人”提供土地、厂房等资源,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银行为农民工创业所稀缺的资金提供联户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扶持其创业创富。目前,这一创业群体日益壮大,已有100多名新店口人在店口成了百万富翁,10多个新店口人创办的工厂,年产值进入了千万元级。
三是素质提升保障。2008年,店口镇开始实施“三百人才”培训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对100名机关站所干部、100名农村党员干部、10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旨在提升这部分人的发展观念、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理念,更好地引领店口的发展事业。
四是住房居住保障。店口镇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工程,切出1.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民进城购房补助及限价房建设。在已经开工建设的304套限价房中,有230套将配置给新店口人;符合一定条件的还能在店口城区购买商品房时享受到6-12万元的补助。这些举措,加快了“本地农民市民化,外来人员本地化”进程,2011年建成区新增常住人口9000余人,其中新增户籍人口3000余人。
五是**地位保障。店口镇通过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地位着力推动公民**建设,去年下半年,10名新店口人成为店口镇的党代表,与本地代表一起参与本镇发展战略、建设计划、公共政策的讨论制定。还组织开展“优秀新店口人报告团”巡回报告演讲、文明志愿者招募等互动活动,《城?店口》杂志、官方微博、“对话墙”、“民意墙”等多重渠道畅通民意表达,使小城市建设内容更符合民心。结合城市文化体系的构建策划“365个人系列文化墙”,对365个各行各业的人进行拍摄,把每个人的巨幅影像布置在主要街道,其中有一半是新店口人,在与本地居民双向互动中,他们成为小城市的“明星”,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城乡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的促进了店口的发展。自2010年开始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以来,店口的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与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8%,财政收入增长了35%,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4%。实践证明,店口镇的工作是行之有效的。
作为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店口镇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该镇将围绕打造诸北现代化小城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今后五年,店口将至少培育拟上市企业15家,推动平均每年至少1家企业上市,积极打造“中国资本市场第一镇”。新增市级规模企业50家以上,总数突破1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突破20家,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500家。到201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经济冲150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这样的发展目标,现有人口集聚的规模和速度都不能保障其圆满实现。为了更好地推动人口集聚,下一步除了继续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外,店口镇将主要在如何更好地固化集聚人口上下功夫。对新店口人,进一步实施居住证制度,在店口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工作一定年限以上,就可以转为店口户籍。对建成区外的本地人,着重通过宅基地置换、鼓励城区购房等措施,吸引其来店口居住生活,增强小城市“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