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11-22 20:50 编辑
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摘自黄石东楚论坛
阳新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曹仕力—— 阳新为什么被称为“烈士县”,这个我们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当时中央电视台《青年》栏目的一批摄制组的年轻人到我们阳新龙港去实地拍摄一个宣传片,他们面对着阳新龙港百岭山上一片片坟茔时,震惊了。
在他们的解说词里就提到这么一个概念,在全国每一百名烈士中,其中有一名是阳新人,百分之一。全国的烈士2千万,这么说我们就有20万。在我们的党史资料中,发现阳新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有近30万的优秀儿女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
在1927年5月份,当时《湖北农民》有一篇报道,有一组数据,就提到了阳新县农民协会的会员是30万,那么,这就意味着阳新具备了30万的工农群众投入到当时革命斗争中去。这30万其实就构成了阳新土地革命时期的一个力量基础。我们经过调查统计,阳新在1929年有60万人口。那么到了1949年,抗战胜利后,人口锐减到39万,我们减去自然死亡,我们断定有20万优秀儿女为新中国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阳新还有很多是“满门英烈”。现在经过民政部门50年代,80年代两次普查之后,最后认定的有名有姓的才1万8千余人,这个悬殊很大。我们一些老领导就说,红安是“将军县”,阳新就是“烈士县”。王平上将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烈士哪来的将军?将军是烈士中的幸存者。这一点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也是非常受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