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6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 积分
- 370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据荆门晚报消息:23日,山西寿阳县一家火锅店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目前已导致14人遇难,47人受伤;而早在去年11月14日,西安一家肉夹馍店液化气瓶泄漏爆炸,导致9死34伤……冬天火锅俏,液化气瓶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关注。我市火锅店液化气瓶安全使用状况如何呢?昨日,记者分头进行了调查。
现状 城区不少火锅店使用液化气瓶
在中心城区的中天街、工商街、美佳乐小巷、九渊路的火锅店(或兼营火锅生意的餐馆),记者发现:火锅店的能源供用一般有4种情况:电磁炉、液化气瓶、简易的酒精锅,少数使用煤炉。大多数的火锅店一般都采用电磁炉或液化气瓶。
在美佳乐小巷,记者数了下,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有大小6家专营火锅店。其中3家就是在餐桌底下配备使用的5公斤小液化气瓶。每个使用液化气瓶的火锅店,都是“一桌一瓶”。
一家小型火锅店的鲁老板告诉记者,他的这家火锅店才开业2个多月。“现在一瓶5公斤规格的坛子气,优惠价格都在50元左右。相比之下,使用电磁炉的成本更低。”鲁老板说,开这家火锅店的时候,本打算采用配套的电磁炉桌椅,但苦于不好进货,便采用了液化气瓶。鲁老板还说,“气坛子有一个优势,就是火力猛。因此,煮食物也快,味道也更地道”。
鲁老板说,他经常提醒员工注意使用安全,顾客走后一定要记得关闭阀门。
隐忧 或液化气皮管裸露未固定或餐桌密度过大
走访中记者发现,城区不少火锅店的防范措施并不好。
首先是连接液化气瓶和灶具之间的皮管、液化气瓶都裸露放在餐桌下面,没有相应的固定位置。如果客人吃饭时,腿脚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踢到液化气瓶或碰到皮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部分火锅店餐桌摆放过密,一旦发生意外,食客不易疏散。
“现在一些火锅店将店内的餐桌摆得满满的,几乎是桌挨桌、人挨人、背靠背。如此布局,虽然满足了餐桌的需求,火锅店的生意也会很红火,但是一旦发生意外,由于食客的密度过大,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现场一位吃火锅的顾客袒露了自己的担心,“虽然荆门没发生什么特别大的安全事故,但我们对火锅店安全还是会表示担忧,建议以电磁炉替代液化气瓶,既节约成本又相对安全。”
欣慰 部分火锅店老板加强防范
在美佳乐小巷另一家火锅店,记者看到(如图),这里的液化气瓶和灶具被放置在钢制的规则笼子里,管理得比较严实。一般情况下,顾客是碰不到液化气瓶和灶具的,要相对安全些。
城区一火锅店所使用的液化气瓶。 当记者提及山西寿阳发生火锅店爆炸的事故时,该火锅店的张老板说,“从电视里看到当时的场景,现在都心有余悸。死了那么多人,而且停在火锅店附近的小车都成了被殃及的池鱼,被冲击波伤得千疮百孔。”
现在张老板相对于以前更提高了警惕,甚至让服务员的鼻子都“工作”起来,时刻注意闻一下,有没有液化气的特殊异味。为保证安全,每天打烊时,服务员会逐个检查液化气瓶的阀门。
用张老板的话来说,作为火锅店方,他们也害怕。“万一出了这样的事情,就完了”。
25日中午11时30许,记者在九渊路奇味驴肉汤火锅店看到,前来吃饭的顾客络绎不绝。老板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店共有20多个气瓶,这两天她们从电视上看到山西寿阳喜羊羊火锅店发生爆炸后,便对店内的液化气瓶进行了安全检查。包括检查连接瓶身和灶具之前的皮管、减压阀、皮管和减压阀连接处的密封圈是否漏气等。
走访中,百味石锅鱼火锅店老板王玉乐告诉记者,他们看了山西火锅店爆炸事故的新闻后,便检查了店内的液化气瓶的安全情况,对老化皮管都进行了更换,并表示以后会更加注意安全问题。
提醒 液化气中掺杂二甲醚会腐蚀气瓶
就火锅店的液化气瓶的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相关负责人。
据了解,液化气瓶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使用操作错误、不按期检验、违规充装等。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掺二甲醚,这些都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由于二甲醚对气瓶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目前,我国规定其添加量不能超过5%。但二甲醚比液化气每吨便宜2000元左右,一些非法小气站在利益的驱使下,过量掺杂二甲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按照相关规定,一个液化气瓶的正常使用年限是15年,未超过15年使用年限的气瓶,应每4年检测一次。“如果液化气瓶发生爆炸钢瓶肢解,一般都是过期的气瓶。合格的气瓶一般只会引发火灾,罐体不会炸碎”。质监局特种设备相关负责人提醒,火锅店一定要使用合格的气瓶,并到具有液化气充装资质的气站去充装。
警惕
液化气瓶不能卧放、倒立
液化气瓶引发的事故不断,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慎用液化气瓶。但到底应该怎样正确使用液化气瓶呢?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消防支队东宝中队中队长赵小明和荆门市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国。
据介绍,天然气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600倍,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扩大250-350倍左右,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城市燃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管道和阀门等设备损坏等,家庭发生燃气泄漏的原因主要有点火失误,即未打着火;烧水或熬汤时冒锅浇灭火,或风吹灭火;因燃气压力变化,灶具中途熄火;关火后总阀未关严;燃具使用错误,如误开,未关严等;胶管或阀门损坏等。
具体使用中,液化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允许卧放或倒放。像现在部分餐馆老板将快使用完的液化气瓶卧放或者倒立继续使用,一些用户冬季也喜欢将液化气钢瓶底部泡在开水盆里,认为这样可以增大瓶口的出气量,燃烧火焰大,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据了解,液化气瓶内的液化气下部呈液体,上部是气体,正常情况下,通过减压阀出来燃烧的是气态液化气,若卧放或者倒立,通过减压阀的都是液体,液体出来后,其体积迅速膨胀近250倍,这样就大大超过了灶具的负荷,从而导致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可能窜出很高很大的火焰,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另一种可能就是气体来不及完全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爆炸。如果用开水烫、火烤液化气钢瓶,会使瓶内液体膨胀、压力上升,如超过了气瓶的耐压能力,就会发生物理性爆炸,气体泄漏后,还可能引起化学性爆炸。
液化气瓶要远离热源
气瓶必须远离热源,摆放在易搬动、周围没易燃物、较通风的地方;装减压阀前要检查密封橡皮圈,做到无变形、无缺损,减压阀手轮要对准阀口,要逆时针旋转上紧;橡皮管、灶具开关、减压阀及手轮至瓶阀连接部位是较易漏气部位,检查是否漏气时,可用肥皂水涂刷检查部位,切勿用火查漏;不准私自拆卸、改装液化石油气专用设备,有问题时请求专业人员处理。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要及时关紧瓶阀,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疏散;在发生泄漏的场所,要严禁各类明火 (包括烟头),严禁开、关各类任何电器设备,包括不能打手电、按门铃、拨打室内电话或手机,也不要迅速脱下衣服,以免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如果发现邻居家有燃气泄漏,不要按门铃,务必敲门告知,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进入事故区域。如果液化气瓶瓶口和皮管起火燃烧,阀门完好,市民可手握湿毛巾关闭阀门。
发生火灾后要尽快切断气源 (关瓶阀),并及时报火警;勤检查,细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为保证安全,出门时请关上气瓶角阀。
液化气残液不能随意倒
赵小明和胡天国同时提醒市民,液化气残液在瓶内虽然很难气化,但是倒出来后极易挥发,一定体积的残液挥发后能生成250倍至300倍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因此液化气残液不能随意倾倒,只能送到液化气站回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