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7
版主
   
- 积分
-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家乡的甜酒
刘继智
“卖甜酒哇,卖甜酒哇!”每每听到街市之上卖甜酒那悠扬而清脆的叫卖之声,我就想起小时候父亲做甜酒,母亲煎甜酒,自己喝甜酒时的情景。
甜酒是家乡人最看重最喜欢的一种副食,每到新年或者添丁加口的时候,甜酒是必做的,遇到结婚,或者做房子,也有做甜酒的习俗。可见这种副食不但被家乡人看重,而且还带着一种喜庆欢乐的文化氛围。
每年腊月二十左右,我的父母亲总是要忙上一阵子。父亲便首先把家中贮存的糯谷驮到村子里的加工厂加工成米,然后淘洗干净,把米放在水缸里浸泡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下午,便到邻居的家里借来一只木甑,把浸泡过的糯米倒在竹箕里滤干,然后再把锅里盛满水,把木甑放在盛水的锅里,灶里架起劈柴,旺火蒸煮。等到锅里的水沸腾之后,母亲总是要加上几遍凉水。母亲介绍说“这就叫上烹,大概得两次上烹之后,等到甑里的糯米散发出一股股浓香的味儿,开始大气升腾之时,母亲就在木甑之上反复摸了几次,直到木甑有些热烫之后,母亲便高兴地说:“好了,可以暂时把火熄一下!”
父亲于是便把盖子揭了,双手抱桶,母亲拿出簸箕放在桌子上,父亲一用力,连同木甑和甑里的糯米一起倒扣在簸箕之上,然后用力一抽木甑,簸箕之中便堆了一摞香喷喷的糯米大团儿,那糯米团似稠非稠,软软的。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要从中抠出几坨糯米团子,分给我们兄弟伙尝尝鲜,但她自己是不吃的。
香香的糯米团,是那么的滑润爽口,吃起来有一种很甜美的感觉。
这时候,父亲便端了一瓢凉水,均匀地洒在糯米团上,仍然再把它扒开,把团子弄散,糯米于是便铺了满满的一簸箕,一直到糯米完全冷却为止。
等糯米完全冷却之后,母亲便把早已经买回的粬子捣碎,撒在糯米之上,拌合均匀,连续撒了几遍之后,父亲于是把拌粬的糯米放入一只大瓦盆里,上面盖严,再把盖严的瓦盆放进一个垫有稻草的箩筐之中,上面又用棉絮盖得严严实实的。
父亲于是把箩筐抱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砖灶之上,把大灶里的炭火移到小砖灶里,给甜酒加热,炭火需要温火,但却不能够停息。
大概过了三五天的时间,母亲便揭开箩筐上面盖着的棉絮,端出陶盆,再揭开盆上的盖子。早已经心动的我,看见那盆里的糯米已经变成了淡黄色,有一股浓浓的酒香的味儿扑鼻而来,弄得满屋子都是酒香的味儿,我已经有些醉了。母亲便拿出一把勺子,从中挖出一坨,先给我尝尝。
我满口包下,一股清香甜润的味道浸润全身,浸入心田。
煎甜酒的时候,一般要把油锅洗干净,然后再添加凉水,把甜酒倒入凉水之中熬煎,等甜酒沸腾之后可加上小块状的糍粑,糍粑变成软状便可以盛起。喝了之后,几份香甜,几份醉意,酒的浓度虽然不高,但多了,也会把人醉倒的。
家乡的甜酒,是让人难以忘记的美好的风味!
【432824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继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