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来神坛都在议论神农架发展的问题。神农架如何发展?就俺呆在神农架这么多年来看,神农架请了许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科学家、教授、经济学家会诊,给出了无限多的主意。近几年,貌似转向了,来了实业家,招商的步子越来越快。俺个人觉得,来实业家才能解决问题。比如资本问题,就业问题,财政税收问题等等。但在神坛气氛上,好像不太欢迎外来投资者,大家可能更希望自己干,或一种想法,把钱放下,人走。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与过去的中国整体草创时代不同了。有些行业需要一个大品牌来带动,比如上海浦东,中央给了一个政策,上海给了一个规划,却迟迟没有效果。后来,说服了通用公司进驻浦东,通用进来的景况可以说是史无前例,29个相关部委的章子一天盖齐,而且是星期天。美国副总统戈尔专机去往南美洲访问,被电召掉头飞往中国出席签字仪式。全球著名品牌通用进驻浦东,它的带动效应立即出来了,一些其他国家的犹豫和观察中的企业纷纷随之进驻浦东,才导致了邓小平南巡之后的上海繁荣。神农架现在的情况恰如当年的浦东,国家有政策,神农架有生态品牌优势,但是一直没有一家有号召力的大品牌企业进驻神农架。 也许大家认为,神农架有资源地理优势,只是交通不便而已。如果高速公路、铁路修通了,神农架早就发展起来了。这里有一个误区,即神农架的客货运量不够,高速公路、铁路,人家也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运量不够,修进来必然赔本,这个也可以解答为什么神农架呼吁了那么多年就是不修。这个一样有一个马泰效应,经济越发达,人家越愿意修,经济越不发达,人家越不愿意修。机场则不是一样,机场都只是半民用。
有大品牌企业带动,有业绩和销售量,修高速修铁路有钱赚,人家凭什么不愿意修?所以,俺觉得现在神农架的路子走到了正确的方向。优先大品牌进来,神农架的建设宏图可观。
2、习总上任,说了空谈误国。那么,迎接神农架经济腾飞的时代大家在干什么?得罪,说点儿真话,打麻将,斗地主的活动持续不衰。几乎是村村户户打麻将。这与俺去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看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同样种地的,山东的寿光一个县级市,他们有5000农民在外面当农技师,教人种地。种地是要研究的,俺尝过他们种的水果辣椒,可以生吃。当年寿光管农业的副市长请俺吃饭,说起寿光的老底,感觉比现在的神农架差得远。条件更差的甘肃景泰土豆,还有山西五寨土豆,人家卖得相当好。说到底,招商引资,只是启动,真正把神农架建设起来,各自都有发展,都进入富裕阶层,还是要靠自己。外面资本进来,当然愿意用当地人,这样成本低。但人材不足,只好从外面请了。神坛也是真正的神坛,讨论经济以及技术的贴子太少了。
3、外国政府如何征地?近时征地也是很吵,俺说个外国如何征地。外国征地比国内有经验,老牌资本主国家,比如建一条地铁,就将地铁沿路的地一起买了。地铁建起来后,土地增值了,再卖掉土地提给供经商者。这样,能把修地铁的投入赚一部分回来,或全部赚回来。政府是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它靠征税。所以政府的钱就是大家的钱。现在神农架土地增值了,这是政府投入了许多成本,也是大家投入了许多成本,比如宣传、规划、谈判以及基础建设等等,如果神农架的公路很烂,人家就不会觉得这里土地值钱。森林没有投入保护,生态状况不好,人家也不会认为这里值钱。行政交易的成本,当然是从土地交易上收回。
4、神农架什么农产品最有价值?当然不是玉米和土豆。尤其玉米,高杆作物,吸收土地的营养多,因为它需要许多营养来长杆子,长完杆子才能结玉米。俺在2004年头一次进来的时候,感觉很纳闷,为什么要种玉米?现在知道,它是一种懒庄稼,还有土豆。俺个人觉得,神农架可能发展药材最有前景。不过,大家想到药材就指天麻。俺不认为天麻最值钱。这一点也是俺与神农架的理念有不同的地方。如果种重楼呢?云南白药60%成份为重楼,有这样的著名的品牌且有需求,做它的供货商呢?俺的理念不是一天要赚多少,一次赚多少,而是要持续性地供货,这样才可以安心发展。俺个人就是这样的理念和运作。眼见着茶叶产量要提升,有朋友让俺去北京游说做政府采购,做礼品茶,也有许多城市的商人谈代理,比如杭州、苏州、广州、重庆这些城市的,俺都没有答应。它不是著名品牌,即俺认为的当地顶级会所、茶楼、酒店,俺不与它签约。为什么呢?它会降低俺的茶叶的声誉。北京大董,这是中国烹饪界的旗帜,用俗话说吧,去大董酒店消费的人非富即贵。今年,俺已经转为他的正式供货商,即要货不再需要俺打电话给大董本人,通过他的采购渠道进货,这是长久的商业模式。鼎泰丰是台湾的跨国企业,全球有60家连锁,分布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能做它的供货商,这才是商业的持续可靠。政府采购有一拨没一拨,在困难的时候,政府可以支持一下,完全懒上政府,那是做不出品牌。人家政府消费也要名牌,18大用了9千袋茶叶,全是龙井和碧螺春。
回到前面,神农架年年月月天天宣传神农氏在此采药,如果再不搞点药材卖出去,还真对不起神农祖先。去年俺个人去考察了一下广州市场,广东人最爱喝凉茶,就是中药泡的。王老吉大家知道,其实广东人自己泡凉茶更多。都是商店配好了药材,或药店买了回家泡。这有多么广阔的市场啊。但是,俺来种完全不行,一个要租地,二个工价高,农民自己种可以。遗憾的是,农民自己种又没法卖出去。
5、文化。像俺这种跟文化界打交道惯了的人,初到神农架好不习惯。比方说,人见俺挂个照相机,跟俺开玩笑,说,古老师,把你相机送我吧。弄得俺十分尴尬,给吧,一个相机一万多呢,不给吧,人家都开口了。后来,俺注意到这事情,从北京过来就带上一些东西赠送。有一个赠送的事情得罪人了,俺答应送人一个硬盘,那年背来了,一个T的硬盘,俺让新华网的数码频道主编给买的,1千元一个,他砍到680元。俺来了没见人,在茶园也不见人来,俺就自己使用了,正好装照片,07年俺去螺圈套拍的照片,就因为小偷偷走了笔记本,都没了,包括俺一气跑14个省市的照片和文章。这样的事情,北京就不一样,比如俺今年出书,就跟朋友打个招呼,俺要出书了,你有什么菜可写一下?这是个礼貌,人家不一定要俺写。俺这个人实说,从来不习惯送礼。
当然,俺现在明白了,神农架人喜欢开这样一些玩笑,不是真要,当不得真。但是,文化理念不同的还在于合作。俺请工做事,别人也请俺做事,俺发现这边都是马虎。仿佛马虎能占便宜。俺们给别人做事,也就是写文章,都一遍遍地搜索资料,调整心态,用最好的文笔来写,以得到别人出自内心高兴为止。《金丝猴部落》有些糙,但是只有四十天时间,连观察带写作,为了对神农架地理北方的观察,俺特地从北京骑摩托车过来。当然,这里面也有预设为宣传书的准备。做事马虎是俺最头痛的,俺本来就出了比市场高10%的工钱,但是,事情马虎了,茶树就长不好,茶叶味道上不去。没有高科技,种地扎实也行呀。说这些,俺觉得是关心,不是批评。再说句实话,神坛也有许多贴子以热爱神农架出现的,但是俺知道大家也一直想出去,至少置不动产,没在神农架。俺最不喜欢说热爱哪儿,俺只爱去好玩的地方。神农架好玩,有三千多种植物等俺去认识。
真正迎接神农架经济腾时代的人,肯定是那些已经有准备的人。寄希望大企业施舍或只做一锤子买卖,都不可行。俺在1994年去北京大红门的浙江村,人介绍俺去见他们的黑老大,人文质彬彬,反倒俺像黑社会老大。当时他说,他准备搞物流。那个时代民间物流没有开始,现在的顺丰都已经买了飞机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大企业进来,神农架的物流会怎么样?俺觉得种天麻或找天麻,都是寄希望于运气,它难持久。当然,能持久的人,必大发。然而,种土豆种得超人,难道不能大发吗?
说了好多废,先道个歉,浪费网友时间。再一个,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漫骂没有意义。前些时见有个贴子,说俺赚了神农架的大钱,给老百姓做点实事吧。回应一下:一个俺没有赚到钱,到神农架多少年头了?估计赚回了路费钱。要知道,俺的一切经费是自己的,不是报销的。二个,什么是给老百姓做实事呢?将茶叶的价格降到木鱼镇一样的价格?那俺势必将工价再压低,怎么也不能亏本卖啊。只有茶叶的价卖得好,才能出起好的工钱。这算不算给老百姓做实事呢?至于木鱼镇的茶叶价格涨起来了,这应该与俺没有关系,俺不在木鱼镇卖茶,再看看其他什么东西没有涨价?06年俺在神农顶问挖路工的工资,当时50元一天,现在是多少呢?年后,俺出的新书就是写神农架的,这是俺跟出版社的合约,不是让神农架掏钱的,以前掏钱也不是给俺的。如果俺不种点茶叶卖,俺能持续呆在神农架研究生态吗?现在肩起一个打品牌的使命,俺的压力的确有点重,俺不懂经济,更不会商业,人家卖东西都是去公关,俺则守在神农架等电话要货,过去养成的习惯,写作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主动投稿,要等着别人来约稿,哪怕就要揭不开锅,这完全是不正确的,俺知道只要在北京晃荡,茶叶就好销。可是,俺也得守着整茶园,冬天整得不合标准,明年一年就废了。
当然,俺也要在年底的时候,感谢林区、保护区和红坪镇的支持与关照,感谢帮俺出力的农友和炒茶师,不然俺根本做不出名茶,只会做出笑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