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0 14: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2-12-15 16:59 
谢谢石主编支持。请单独发一帖。
构筑情爱的精神家园
——读姜燕鸣的中篇小说《白雾》
活石
前不久,接到编辑部的通知,要求《长江》杂志编委们都要当一次砖家,评论杂志即将刊发的小说。因年底事情特多,又答应外地杂志的约稿,我不得不进行推诿,愿意去请一位真正的“砖家”来评。事后,总策划人谷未黄先生又打来电话,一定要我亲自操刀,主编副主编要带头写评论。见状,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编辑部要我评论的是作家姜燕鸣的小说《白雾》。第一次拜读姜燕鸣的小说,是在安徽省作协主办的《传奇传记》杂志的2006年的第二期上,这一期杂志正好转载了我的小说《短信事件》与她发表于《青年文学》的《汉口往事》。因为说的是汉口故事,同是湖北人,所以便记住了姜燕鸣。《汉口往事》属于情感类小说,写的是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而《白雾》写的是农村女孩小萍进城打工的情爱故事。两篇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作者精心构筑了情爱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说是精构筑了情爱的精神家园?单从《白雾》来看,一个遭遇家庭不幸的农家女子,在她身处绝境的时候,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遇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将自己交给了那个男人。她尝到了“爱情”的快乐。在这稍纵即逝的爱情中,幸福并不长久。她不得不走向社会,成了另一个有钱男人的玩伴,她的虚荣心得到了短暂的满足,然好景不长,因一起命案,终结了她的虚荣。随之她又遇上了真正心仪的男人,这个男人是一名办案警察,“一路聊着,两人竟有了新奇的感觉”……作者在这短短的两万多字的小中篇里,围绕女主角小萍一波三折地讲了几个故事,其目的就是为了构筑了情爱的精神家园,让爱回家,甚至带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向往。
那么,小说如何表现情爱的精神家园呢?
我想主要是四个方面。首先,《白雾》主题鲜明,立意相当好。客观地讲,姜燕鸣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而且是善于讲情感故事的人。她通过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来诠释真善美,来抨击邪恶与伪劣,让作品“出染泥而不染”。这也是当下许多文学刊物所倡导的,说明作者创作很有经验。
其次,《白雾》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升华。小说通过对小萍、老汤、凤姐等人不同角色的定位,揭露了丑陋的人性。
第三,作品的叙述方式比较灵活。小说通过不同的故事场景,不同的时间顺序,不仅很好地烘托了主题,而且将小说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将情爱的精神家园剖析得淋漓尽致
第四,文学语言朴实无华,使故事更具耐看性。比如,“刚死过的她又像是还阳了。”比如开头和结尾:“有个人在白雾中行走。时隐时现,像在梦里游移。”“蓦然记起白雾中的那个身影,飘飘然,真像天外来客似的。她呆了一下,不觉轻轻地微笑了。”这样的朴实的语言,无不让人喜欢。从而,提升了作品的质感与魅力。
而作品美中不足的地方,故事中的一些描绘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有些轻描淡写,致使作品缺乏一定的张力。
2012.12.12金地大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