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谷未黄

南竹主编、北夫主任请进:《长江网络文学》第2期封面内容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5 13: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需要“她们的写作”
                                         ——解读“鄂军”女性文学
                                                                                      蔚蓝
      在中国文学版图上,湖北女性文学是属于第一行列的。一提及湖北文学,外地读者首先想到的是方方、池莉,这些作家的创作给整个中国文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家庭、职场、亲情、爱情、伦理、婚姻等方面的探索和发现,需要的是来自情感、心灵的诉求,而女性的写作恰恰可以符合这些社会需求,现在热播的这类电视剧几乎都是女性写的。      
                                       立身之本与性别身份
      女性写作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有许多女性作家在中国文坛展示着多姿多彩的创作。当然女性是一种社会性别身份,但我不赞同那种刻意追求性别差异和凸显差异的写作。看一个作家首先不是性别,而是一个作家作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叙述者在思考什么,在想什么问题?她们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文学的表达,她们的经验和创作成果是否能给我们哪些启发?作家的价值是面对世界,可以不间断地去思考,和自己、和世界、读者进行对话,用形象表述生活,表达思想,所以作家的立身之本还是作品,是作品说话。女性作家会有性别特点,可以是性别经验的记录展示,但一定是人类,如人性等共通的内容。如果一定要强调性别的话,就是在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中,女作家在女性解放和平等权益的争取中需要多考虑一下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些年轻的女作家接受了西方女权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开始尝试性别写作。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权主义作家、理论家、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提出了女性最重要的写作理论“描写躯体”,就是女性的身体写作。一些中国女作家在接受了这种西方理论之后,开始用身体写作向过去的写作进行挑战。
        一开始她们写作势头很不错,比如陈染的《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等,成为那个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中很亮丽的风景。这种写作开始是有积极意义的,她们用身体写作来对抗过去以男权一统天下的评价标准,但是到后来我觉得她们越写越窄,最后把自己写没了,身体写作不会长久。你现在看她们在哪里呢?又看到她们写了什么呢?这批女作家消失了,或是如林白在创作上完成了转型,走向开阔的社会生活。今天在文坛上仍然活跃的,还是方方、池莉、毕淑敏等一批虽然也写女性体验、女性生活,但却是关注人性,关切人文关怀的作家。所以今天我第一想要说的就是,说到女性作家,不要先强调性别,她们首先是作家,其次才是女性作家。
                                        地域书写与中国记忆
       湖北女作家都会将她的个人经验和生命经历融入小说写作中,成功地将本体经验转化为一种人生的共通经验。在她们的小说里有武汉熟悉的风物景致,和体现武汉地域色彩的地点,像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花楼街、江汉路、吉庆街、阅马场、洞庭里、六渡桥,或是当代城市文化表征物的长江大桥、简易宿舍、轮渡等。还有那些散发着武汉市民气息的人物,他们在作品中一出现,一说话,就自然地流露出一股浓浓的城市味道,有着城市环境和地域文化所赋予的城市子民独特的性格特征。但她们的这种地域书写却在记录着中国记忆。那些可用的、和需要发掘和发现的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经验,或是存活于读者头脑中的各种影像,从中可以不断地挖掘出新的创作审美资源,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经验来源,或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灵感。
       中国记忆包涵了那些有形的,载入史册的文本资料,方方去年写过一部长篇《武昌城》,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武昌城》属于地域书写,但又是一个重要的中国记忆。《武昌城》重现了1926年北伐战争中的武昌之战,讲述了几乎被武汉人遗忘的一段城市史。方方观照的视点,是在一个个她所感兴趣的有着多重复杂的人格类型上,诸如分属北伐军和北洋军不同阵营的罗以南和马维甫,在攻城和围城中他们内心的纠结和抗争命运的无奈,武昌之战给方方提供了穿透人性的机会,使她就此可以表达属于个人的独到发现。
     《武昌城》分为上部“攻城篇”,和下部“守城篇”。上部人物情节线比较多,写行动多,体现了“攻城”的“动”的特点。在上部方方塑造了一组北伐英雄的群像,从军官、士兵,到女护士,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都令人难忘。下部主要以罗以南的同学陈明武和北洋军参谋马维甫为主来展开叙事,描写围城40天,武昌城内百姓所遭受的饥饿、杀戮、奸淫和抢掠等人间惨状,以及无数生命的消逝。由陈明武这些支持革命的学生策反守城军官打开了城门,结束了武昌战役。方方借小说表达了一种战争观,不论这场战争的合理性和革命性如何,最遭殃的是城中的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尤其是女性,不论是富家小姐洪佩珠,还是学生阿兰,或是下人吴妈,她们几乎是无可逃脱地遭受到战争的蹂躏和戕害。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到深刻的不是敌我阵营的对峙,而是人性的搏斗。
方方的《乌泥湖年谱》则将知识分子父辈和子辈互涉影响的人生作为观照对象,力图通过探求历史进程对知识分子个体命运、对其整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来完成对知识分子自身以及对历史的检视。虽然写的是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写的是一群为建三峡大坝而聚集到武汉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的命运却是中国一个时代的记忆。
      方方的另一部长篇《水在时间之下》也应该是一种中国记忆。一个非常有韵味而又蕴含智性的题旨。这部30万字的长篇,叙写了一个唱汉戏的女艺人“水上灯”的传奇人生。 “水上灯”,又叫“水滴”,或是直接被人唤作“水儿”,还有后来的大名“杨水娣”,及至老年时被人称为“水婆婆”。所有的叫法都与水有关,而她的一生似乎也都脱不了与水的干系。她出生在不常见的水姓人家,降生时刚下过雨,在大雨中被生母李翠抛弃,洪水袭城使她失去了养她的姆妈,让她在洪水中知道自己非姆妈所生。又是在那场淹没了武汉的大洪水里,几乎是陷入绝境的她遇到了陈仁厚这个她一生中唯一倾心过的男人…….。方方在小说中首先着力建构的是时间与水之间相互扣合而又不可规避的一种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如水一般流动着的时间,和摧毁一切的时间的洪流。“水在时间之下”给人以种种联想,而“水滴”也有着隐喻的意义,这个叫“水滴”的女性,如同一滴水,滴落在岁月之流中。“水滴”就如一盏明灯,随水而来,而最后又随水而逝,由光芒四射到归于最终的宁静。在她那痛苦的人生中,时间之水以流逝的方式抚慰她,让紧张变得平缓,让痛苦逐渐递减,终于,水埋在了时间之下,连一点光亮都没有露出来。
       望见蓉的《铁血首义路》是在纪实与虚构中建构起来的叙事文本。主体框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都不是凭空虚构的。望见蓉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第一手素材,这些相关辛亥起义的基本素材,成为她演绎历史话语所必具的一个先决条件,这部主要定格于1911年辛亥起义的小说,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记忆。
      关于中国记忆,我还要说到另外一个女作家,就是王建琳。她的农村题材小说是特别具有当下性的小说,对于中国农村的揭示就是一个中国经验。现在很多写农村的小说是一种符号化的农村,是作家在城市当中远离乡土、想像出来的乡村。但是王建琳的小说全部都是跟着中国农村的社会进程在写,突显出的是对中国乡村的现实经验的传达。主要的作品有三部长篇小说《风骚的唐白河》表现的是“三农”问题中的乡土;如城市扩建中对农村耕地的廉价征用,征地补偿费和农民地搭工问题,兴建机场、国道等项目对良田的占用,投资科技园所带来的污染,开发旅游风景区的产权归属问题等。另一部《迷离的滚水河》写的是猪蓝耳病对整个乡村养猪的冲击。还有一部是《燃情的汉水河》,观照的是城乡一体化中,基层乡镇村干部、企业家、老板、农民们在一轮轮思想转轨、经营转体中所产生的迷惘与困顿,人性的焦灼与变异。中篇《玉屏山》、《永乐村》、《木鱼镇》,被人称为她的“新农村三部曲”。读王建琳的小说可以给我们另外一种中国记忆和中国当下乡村的现场经验。
                                        女性经验与社会思考
      池莉是武汉人最熟悉不过的作家。作为女性,她有一种特有的细腻感觉,就是用一种非常细致的东西来感受这座城市,描绘市民生活,使你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她很善于从女性经验中寻找写作是素材,描写细微,在小说《烦恼人生》中,她把中国当时社会普遍的心理写了出来。
      池莉还很会为自己的作品命名,标题都起的很特别,比如《小姐,你早》、《怀念声名狼籍的日子》、《来来往往》、《一夜盛开如玫瑰》、《你以为你是谁》、《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熬至滴水成珠》、《所以》等,还有《有了快感你就喊》,打破了中国人的常规思维。
《水与火的缠绵》应该算是池莉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曾芒芒的爷爷是革命干部,而丈夫高勇则是资本家纺织大王高秉承的后代,这两个人或许就像是水与火,他们话不对茬,总在误解对方的意图,会经常出错。曾芒芒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四个字:文不对题,这应该是作家的一种社会思考。
       池莉还有一部长篇《所以》,采用了自述状式的书写文本,“独白”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在一个片断化的、零散的叙事结构中,用一种很随性随意的、近乎是写实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叶紫的成长历史,在她40岁的门槛上,返视观照着自己的过去。小说在叶紫女性的限制视角中开始了叙事,叶紫是体验者、观察者和叙述者,她以自己的感知和悟性,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在四周生活中打捞着人情百态和世俗心相,并且加入记忆和想法来展开叙述,将主人公一生中所经历的爱情、婚姻,以及工作和生活的种种遭际一一道来。《所以》从小说的题旨到文本的内容,通篇都贯穿着池莉的一个创作意图,即用人物形象和情节来论证“因为”与“所以”之间的种种关联。由“因”循“果”,或由“果”而追溯“因”。而在小说的结尾,更是连续排列了18个“因为”,或许说更多,因为还有几个“等等”的省略。小说基本是通过女主人公叶紫的独白,完成了她由出生、取名、成长到上小学、读名牌大学、恋爱结婚,以及三次“恋情”,两次离婚的40年的人生叙事。
       池莉在开篇就已经把这场有关“因为”与“所以”的论证前提告知了我们,叶紫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于被街坊邻居夸奖的“好女孩”。池莉给叶紫安排了多舛的命运,给人的感觉是正因为叶紫是个“好女孩”、“好女人”,所以她才这么善良、忍让,从小受到家庭的不公待遇,被母亲所轻视,被霸蛮的哥哥叶祖辉和恃宠的妹妹叶爱红所欺负。在与三个男人之间交往的关系中,又饱受欺骗和打击。叶紫不管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和动机,不管在爱情、家庭、事业等各个方面如何全力以赴,煞费苦心,她最终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果”。在这个看似人物关系比较多但叙事并不复杂的小说中,贯穿着池莉对社会所做的各种思考。
      说到女性经验和社会思考,吴治平的《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随州视角》,是值得推荐阅读的一本书。读完这部26万余字的长篇巨制,我们会突出地感觉到作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使命感。尽管吴治平把她观照和调研中国乡村社会的视角,限定在湖北随州这样一个看似很局限的地方,但仍然能从中感觉到作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大胸怀和大视野,即把考察中国农村现状、研究农村妇女问题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担当,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并把这设定为人生的一个新的目标,赋予了自己的写作以特有的使命,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以踏实沉入的田野作业精神,深入到随州28个乡镇的47个行政村去做调研,脚踏实地去一步步加以实现。
       姚鄂梅的《像天一样高》,是以女性经验为主体的叙事,有一种女性的伤感与忧郁,《像天一样高》既是姚鄂梅向过去的告别,也是一个开始,如同主人公小西一样,在现实的碰撞中,生命中有过了一些经历,对人生和社会有了自己的思考,日渐透彻,日渐大气起来。《像天一样高》是对过去了的时代的遥想,就像天一样高,无法伸手可触。正是这种“精神的高贵”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并且引发人们对曾经有过时代,以及对当下的思考。
                                     日常生活与人性深度
       女性作家比较善于写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中,可以看到她们对人性深度的表现。方方的《出门寻死》、《万箭穿心》、《中北路空无一人》都是写的底层的下岗职工的日常生活,在那些小人物身上,如何汉琴、李宝莉、郑富仁等,都可以看到人性的光彩。李榕的小说《深白》也是一部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的好作品。女医生高飞处处不如意,和丈夫黄成及家人的矛盾;与仍为同事的前夫欧阳锦程的恩怨;从小抛弃了她们母女的父亲,却因年老转而投靠年幼的女儿时时需要照顾;唯一的好友沈心也到了乳腺癌晚期,于是她在生活中跌跌撞撞,苦不堪言。人到中年,在面对社会与情感的多重危机时,也许我们对幸福含义需要又一次的深层反思。
       像池莉的《烦恼人生》关注的是印家厚的日常生存状态和生活烦恼;对《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池莉看到的是处在经济大潮的旋涡中的男性的欲望浮沉,他们在欲望中行动在麻木中快乐;对《有了快感你就喊》中的卞容大,写出了人无奈的一种生存境遇,写出了人在社会冲突之网中的身不由己,难以突围的困窘。正像她在小说中表述的“一个人,只要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是会有快感的。悲哀的是,有的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的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却无法获得快感。更为悲哀的是,有的人,有了快感也无法表达。”这可说是对卞容大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而且更为不幸的是,他偏偏同时承受着男人的这几种悲哀。不论是悲哀,还是快感,他都不能表达,也不愿表达。
      小说《深白》的题目起得很是有些特别,也多少有点出人意料。的确,在常识中,白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可李榕偏要给分出深浅,还未读小说就先声夺人,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联想,也容易引发人的猜测和思考。在《深白》里有一句话很俏皮,“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白,虽简单,岁月却将它洗礼得愈加洁净与纯粹”,这既是对小说题旨的解释,也是小说通过人物和故事所展现给我们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两代人几对男女的婚姻感情纠葛,从中体会出作家对婚姻情感,对不同的男人的理解和判断,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小说体现出女性写作的特点,叙事偏重于感性,情态各异的男女刻画得很细致,情感描摹很细腻,最能提供意义的是作品的细节,只有在小说大量的细节中,才能细致地品味到李榕的《深白》的创作旨义。
       王芸的《与孔雀说话》,是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也表现出这个青年作家在创作上的功力。小说篇幅短小,人物、故事都很简单,但却集中、紧凑,呈现出较大的概括力。主人公老顾从下乡当知青,招工,一步步向上走,几十年奋斗成为园林局领导,因家中遭小偷而意外翻船,以贪污受贿罪被判刑,最后弄得妻死子散,晚年只能每天与公园里的三只孔雀说话。曾经是风光无限而如今破帽遮颜、孤独落寞,老顾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下中国现实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王芸在日常生活中,在单一的人物,有限的情节中,细致地写出了老顾的心灵历程,尤其是她深刻、细腻的感悟和观察,逼真地刻画出老顾精神失落的种种细节,使人物真实可信,也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感受到更多的东西。
       梅子写过三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祸水女人》、《请别这样爱我》、《我是谁的灰姑娘》。她的小说可以作为解剖中国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创作的病理性的文本。这是些很个人化的、带有女性自恋情结的文本。个人化、自恋,纠缠于情感与身体,这可能是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女作家所共有的特点。她们不大去关注历史和社会,唯一可以关注的就是自己的情感和身体,她们破坏不了别人,只能选择破坏自己,破坏自己的身体,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就要把自己搞得满身是伤,就是想去体验那种撕裂和痛感,就是要选择孤独。梅子的叙事就文本而言,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爱情、婚姻这样一个日常范畴里去进行叙事,有一种特殊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叙事是比较散文化的,或说是情绪化的。像梅子这种过于自我的表达,在中国并不少见,但在湖北,梅子可能算是一个特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5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2-15 16:46 编辑

    武汉作家协会举办第十届长篇小说笔会

      本刊消息 2012年11月19日-29日,武汉作家协会第十届长篇小说笔会在武汉市凤翔岛会展中心(度假村)举行,来自全市的资深作家彭建新、刘益善、董宏量、吕幼安、王汉清、马竹、谷未黄和签约作家梁小琳、望见蓉、梅子、叶子紫、喻进、谢络绎、伍剑、姜燕鸣、黄春华、方苑、张慧兰、周娴、韩雪、翟锦、汪潮、彭丽丽、袁磊等20余人参加了笔会。
      笔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汉桥,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圣章红、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吕兵等到凤翔岛看望了与会作家,并作重要讲话。笔会由武汉作协驻会副主席王新民主持,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到会致词,并作总结。
      据统计,此次笔会将诞生22部长篇小说,有姜燕鸣的《珍珠》、梅子的《二号人物》、喻进的《房子,房子》、望见蓉的《再婚咏叹调》、舒辉波的《寻找幽灵国》和《45°的忧伤》、方苑的《归心似箭》、梁小琳的《红房子》、高士林的《那一畦芦苇》、陈梦敏的《阿织》、谢络绎的《空战》、叶子紫的《第一百零一次分手》、周娴的《屌丝翻身记》等。创作作品累计达五百多万字,成效十分显著。
     蔡甸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笑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永,区文联主席龙建平,文化局副调研员陈进军,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高池,凤翔岛会展中心总经理肖毓加热情接待了与会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5 1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2-17 15:41 编辑

蔡甸九真山举行推动网络文化科学发展论坛

      本刊消息 2012年12月1日-2日,我省三大网络荆楚网、长江网、汉网与蔡甸区委宣传部、蔡甸区文联、大好河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推动网络文化科学发展九真山论坛”在知音文化发祥地蔡甸举行。蔡甸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永,区文联主席龙建平,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高池到会看望了网络作家和网络摄影家。
     三网联合推出“推动网络文化科学发展九真山论坛”,13天迎来近10万人次网友抢帖,来自上海、安徽、湖北等地的60多位网友获得九真山论坛门票。网友们目睹了过去几年九真山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鄂州网友阿林子4年前就与九真山炉房村63岁的村民曾宪田结为知音,曾宪田如数家珍的向她和网友介绍我省首个以中国传统隐逸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桃花源”项目,蔡甸区重点打造的“一河两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九真山片区涵盖花园村、炉房村两个自然村落,规划面积约100公顷。
     “桃花源”景区将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九真山风景区市场部经理梁忠赤向网友介绍,大好河山着力打造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区、华中地区知名文化休闲旅游区及武汉大都市圈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区。景区的功能布局分为一带三区,即九曲花溪滨水休闲带和桃源综合服务区、桃源风光印象区以及世外桃源寻梦区。重点建设九曲桃花溪、桃源林、世外桃苑、桃源诗径、阡陌田园、东篱隐逸园、黛山沁园等景点。那些网上的世外桃源将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成为现实。
      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长江网络文学》总编辑张坚,武汉蓝色星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江网络文学》副总编辑钱省,仙桃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汉水文苑》副主编老糊涂仙,利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泽勋,安徽《大别山诗刊》主编碧宇,《长江网络文学》主编谷未黄、执行主编南竹,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网长江论坛主编彭向东,汉网荆楚文坛总版主柯伦、郑荆河,副总版主黄叶斌,中国大众在线总版主雪之韵、副总版主中沙河,《中国当代诗歌》副主编高山松,网络红人弯弯等参加了论坛发言。
      武汉大好河山九真山风景区位于武汉市西郊的蔡甸区永安街九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是集观光旅游、别墅度假休闲、会务接待、农家美食、土特产销售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作家们考察了抚琴石、连理湖、锁情台、九曲桥、山人居、野狼谷等景点,大家极为赞赏“九真养生堂”具有蔡甸地方特色的九真养生菜系列:养生、养心、养性。九真系列菜品九真土鸡汤、九真野菌汤、九真竹笋汤、糯米土鸡汤,还有野生的鳊鱼、草鱼和胖头鱼,美味的鱼丸子博得游客的青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5 16: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无敌 发表于 2012-12-14 11:32
九真山风光~~

谢谢石主编支持。请单独发一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5 20: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2-12-14 03:24
两处“叹谓(wei)”原意为叹说,改为“叹喟(kui)”则只是“叹”,似乎“叹谓”要准确些。须各位帮助斟酌。 ...

今天报社本来安排我去试乘地铁,凌晨两三点下班回家,我还是喜欢试乘梦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15 22: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2-12-15 20:19
今天报社本来安排我去试乘地铁,凌晨两三点下班回家,我还是喜欢试乘梦床…… ...

试乘感觉如何,写诗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7 15: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2-12-15 22:33
试乘感觉如何,写诗未?

呵呵,梦见我父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7 15: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2-17 15:17 编辑

凤凰古城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诠释
——读望见蓉中篇小说《钻戒》
张会军
       湘西古城凤凰,因为沈从文先生《边城》中沱江之畔吊脚楼上纯美的爱情,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爱情圣地。游人如织的凤凰,有着无数追寻边城爱情的脚步,却总是在异彩霓虹中迷失。为物质所累的爱情,仿佛早已成为现代人难以逃脱的爱情命运,甚至连文学都慢慢淡出了“边城”的视野,不再成为人们精神寄托与休憩的场所。望见蓉的中篇小说近作《钻戒》,让人在闪烁着霓虹灯的凤凰古城里,再一次看到令人动容而扼腕的爱情。
       《钻戒》中,主体上讲述了两个关于钻戒的爱情故事:原本在爱情中甜美如蜜的米儿和俊石,因为一枚昂贵的钻戒,而产生嫌隙和隔膜,原本的山盟海誓,在钻戒的闪光之下原形毕露、脆弱不堪;在困顿中相濡以沫的凤卿和阿香,用一枚倾尽所有买来的钻戒刻下了他们白首不离的爱情,哪怕徒生变故,也始终糟糠不弃。两枚钻戒背后截然不同的故事,让米儿在失落中去寻找那份边城的美好,让凤卿在责任中去打拼自己关于音乐的事业和梦想,他们足迹交汇的地方落在了有着“边城爱情”的凤凰,从而诞生了另一段心有所恋而实难成全的爱情。
       米儿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对于爱情,她始终相信,最美的是那份精神上的依赖,正如她喜欢的只是俊石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令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陶醉。所以,钻戒对米儿来说,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一种关乎爱情的契约,关乎名花有主的宣示。当俊石将钻戒量化成爱情的价值而打上算盘的时候,他和米儿的爱情便已经为物质所累。凤卿是一个精神上的平民,对于爱情,他始终相信,假如爱着对方,哪怕倾尽所有去买一枚钻戒,只要刻上彼此白首不离的爱情誓言,便是钱财最大的价值所在。所以,他肯花尽自己辛苦卖唱攒下的所有积蓄为阿香买一枚钻戒,哪怕阿香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之后,他也坚定了守护在阿香身边,哪怕万人追求,也从不心动。直到有一天,米儿出现在凤卿的世界里,两枚钻戒的故事产生了碰撞,精神上的贵族和平民的相遇,让米儿和凤卿顿时有相识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个人在音乐和绘画世界里的默契,激荡出凤凰古城那最为淳朴的爱情画面。正如《边城》中的傩送一样,他在有着新磨坊做陪嫁的团总女儿以及只有一艘破渡船可以继承的翠翠之间,毅然选择了翠翠。爱情,永远不能为物质所累。
       或许会有人说,凤卿对阿香的爱情,是因为阿香是为救凤卿而落得如此下场,不是真爱,只是内疚,因为到后来,凤卿对米儿产生了别样的情感,这对阿香来说,是一种不言自明的背叛。可是,正如小说最后,当米儿要离开凤凰的时候,凤卿因为要照顾阿香而差点没赶上为米儿送行时所说的那样:对不起,米儿。一大早,阿香突然昏厥。我给她喝了点药,总算缓过来。对于米儿,他可以用歉意来表示遗憾,所以,他永远无法突破那枚钻戒背后对爱情的誓言,哪怕知道对方有意,也只能挥手道别;而对于阿香,他会在众人的不解和外在的诱惑之中,永远守护在阿香身边,相濡以沫,白首不离。我想,无论是米儿选择不越界的成全,还是凤卿选择从一而终的坚守,都是对凤凰古城文化背景“边城爱情”的最好诠释。正如《边城》中的天保、傩送对翠翠的爱情一样,他们都深爱着翠翠,可是,最终却因为其它感情的羁绊而留下一段关于淳朴爱情的凄美故事。《钻戒》也是如此,凤卿对阿香有一份上升至生命层面上的爱情,对米儿有一份在精神层面上惺惺相惜的情感,最终,他在无尽的遗憾当中选择了对阿香的守护,让“边城爱情”的真谛得到最为淋漓的诠释。遗憾,并不等于情感的背叛,哪怕后来凤卿经常到沈从文故居门口反复弹唱那首“此刻的我开始想你了”的歌曲,也只是对音乐和知音的一份愿如初见的怀想。高山流水遇知音,在现实中历经困顿而依然保持着音乐梦想的凤卿,对米儿的感情,便在精神契合的层面带上淡淡的忧伤,心有所念而空留怀想。
       小说中,有一个伟大的不幸者,那就是阿香,她为了救自己的爱人而沦为植物人,更为可贵的是,她看到善良的米儿之后,执意要将凤卿的定情之物——钻戒戴在米儿手上。这种感情上无私的成全,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边城》中天保的身影,那份因为深爱而选择成全的一往情深,在这个到处充满横刀夺爱的时代,该会让多少常常将爱挂在嘴边的人汗颜。而关于钻戒,凤卿和阿香的钻戒故事,让米儿,更让我们懂得,爱情永远都不能为物质所累,而爱情足以承载所有物质的分量。我们早已错过《边城》的时代,而那种一往情深的爱情,将和“边城爱情”一样永远沉淀在沱江之畔古老的故事里,供后人无限地诉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7 15: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2-17 15:18 编辑

请南主编选用张会军评论,我已阅读。他的简介和照片稍后发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28

142

主题

887

帖子

2054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054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2-12-17 15:3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飞云,男,本名,钟士元,上世纪七十年代生。自幼酷爱文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写作,2006年开始接触网络文学,在网上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参与网络文学版面的管理,现为荆楚网和汉网文学版块超级版主,长江网络文学评论栏编辑。文字以现代诗歌和文学评论为主,散文和小说写作均有涉猎,有各类文学作品近五十万字散见于各大文学网站及民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