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4
中尉
 
- 积分
- 2426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灵”山归来
还没踏进武当山山门,我就感觉到武当山的“灵”气飘逸在我的身边。东道主十堰市教科院的贾老师在作总结性发言时,非常自豪地介绍武当山这道盛宴。她说,武当山之精髓可以用一个“灵”字来概括:武当仙境,神秘空灵;武当武术,玄妙飘灵;武当文化,华夏魂灵。她还满怀激情地把武当之“灵”拓展到我们的会议精神上:用灵机应变的策略抓好复习备考,用充满灵性的语言点燃学生激情,用灵活多变的方法点拨学生思维。言者动情,听着动心,对武当山心驰神往的我,不禁轻声吟诵“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只镜中”的诗句。
伟人毛泽东诗云“不到长城非好汉”。游武当山,不到金顶非好汉。金顶位于人称“一柱擎天”的天柱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要到达金顶,有两种选择:一是坐缆车,“稳坐中军帐”,省时省力;一是登石级,山高坡又陡,费时费力。两种选择,各有长短。自古以来,武当山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其磅礡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如果坐缆车上金顶,难免浮光掠影之中不留下遗珠之憾。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从南岩上金顶,老天似乎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一路上,飞云荡雾,小雨间或亲近我们。“为寻胜景武当游,步步崎岖兴不休”。如此插曲,小菜一碟,岂能让我们打退堂鼓?石级旁,颇有寒梅遗风的山花,脚很勤,正热烈地开放在这早春二月,给我们一行人带来了些许暖意。一声鸣叫,一只飞鸟,从我们眼前倏忽一闪,消逝在远处氲氤之中。清脆的鸣叫声,回荡在山谷。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闻仙音”。沿着忽陡忽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台阶,拾级而上,当我们因体力不支而倚石休憩时,悠扬的诵经之乐追绕山缠峰的云雾而去。再看看我们的头顶,几座高耸雄峙的山峰,一副“万丈雄山势欲奔”的姿态。耳之所填,目之所及,除了神秘空灵,别无杂感,真是仙山踏云海,乐哉逍遥游。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姚鼐在泰山日观亭“一览众山小”之景。登上金顶,我惦记着是否有机会看一看“万山来朝”的奇观。可惜天公不做美,大风顿作,呼啸有声,雨点夹雪花横扫游人。我不禁大声吟诵,大风携雨点击面,游人展风采金顶。站在金顶眺望,“四面烟峦归眼底”。此情此景,那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士,不知能否豪情依旧?我想,风起云涌,也许能令人豪情喷发,但风一旦与雾连在一起,风也是飘逸的。面对飘逸之灵美,再怎么豪情,恐怕也要消弭一尽。这让我想到武当山的武术,其以柔克刚之理,使它有着玄妙飘灵之美。难怪武当武术自成一家。这样看来,我责怪天公不做美是毫无道理的,想想一路上,山上山下,空灵飘逸,遥相呼应,莫非上天的特意安排,让我体验到武当山的“灵”气?
听人说,金殿许愿很灵验。我的前后左右满是许愿之人,一波涌过一波,其热闹之势不亚于挤戏台口,以致我想看一看真武金身都不能如愿。同行曾老师另有灵验的说辞,在南岩下车时,他不小心撞了头,“上武当山不能乱讲话,我大概言谈之处对神灵多有不恭,得罪了神灵,受到了惩罚。”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倒也颇能代表大多数人上金顶的心态。他们关于灵验的心态和行为,与其说带有迷信色彩,不如说是要把武当山的灵气之美带回家,去装点自己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