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当才子很多年 苏白 我时常认为才子是一个贬义词,比如在一个小单位会涂抹点小蚊子,在报纸发点花团锦绣的豆腐块,很快就会获得一顶才子的帽子,让你飘飘然起来。 一位书商告诉我,你可以花钱搞本书嘛,这样可以在单位获得才子的美誉,我说没那必要,我不当才子很多年了。 曾国藩用人,有个原则不用才子。孔老二也说过,巧言令色鲜仁也。意思是说善于花言巧语的都是小人。而君子总是谨言慎行,厚重少文的。庄子也说过,语言其实毫无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才子和小人接近,很符合那个颇为恶心的词语,文人无行。 我其实最不喜欢别人称我为才子,我伪装君子很多年,诸如和孔老二所描述的那般,敏于言而慎于言。诸如和庄子说描述的那样,委曲求全,呆若木鸡,再诸如和老子之道那般去上善若水,去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也。但最终我失败了,在广大群众眼里,我基本上成了一个“哈巴苕”,“老实坨”,也就是我常说的“2B青年”。 最后我总结了一下,那就是我们古代的哲学都是服务统治阶级的,上层人士的。这些其实都是御下之道,也就是管理之道,也就是王道霸道,最低也是权宰中枢之道。俺不过是个工人,目下不过管几个临时工,这些道根本用不上,对于有限的下属,豪爽些,请他们吃饭、旅游、K歌,为他们谋取点福利,显示我宅心仁厚,爱兵如子就行了。实在是不用那么复杂高深的伪装。 不过话说回来,做一个才子,其实也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一个工人作家,工人才子。底层有很多生活,很多经历,基层有很多养料和矿藏,能写写贫下中农、工人阶级的生活,那也是不错的事业。 小才易骄,大智若愚,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越学越觉得自己不知道,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那只是个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更不是才子。虽然俺总是以知识分子自居,其实知识分子是很高雅高贵的词汇,中国知道分子很多,知识分子很少。 冰心说,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也就小了。过于清高,封闭自我于小天地和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在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时候,林黛玉们是没招架之力的。好在俺不姓林,俺姓苏。俺一直以为有句话很对“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刻有被埋没的危险。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人们把你踩成一条路。” 是的,让别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做一个压不扁、煮不烂、嚼不碎,响当当的铜豌豆。如果说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那么我希望做弹簧,在压力下有弹性,有韧性,你越是踩弹簧,弹簧就跳得越高。 我不做才子很多年,我更愿意做铜豌豆,做弹簧,做一个江湖夜雨十年灯,一剑在手走江湖的剑客。君持长剑在手,何惧路上不平?君有长剑在手,何畏前程困难险阻? 当才子并不累,只是我不当才子已很多年。 1069字 2012年12月5日手草于汉口丹水池 2012年12月9日电稿于鄂州南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