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12-10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周末:襄樊官场
2007-03-13 13:59:14 来源: 南方报业网(广州) 网友评论 11 条 进入论坛
2003年12月10日
吏治清明是每一个襄樊市民的心愿本报记者 黄广明 摄
襄樊市原市委书记孙楚寅
湖北襄樊反腐风暴:70余名官员集体涉案
让人痛心的是,这种官场意识在当地几乎无处不在。一张从老河口市寄来的写给孙楚寅的明信片上写道:“孙爷爷,我爷爷与你共事多年,也没得到提拔,您现在当书记了,能不能帮我爸爸一下……”
《南方周末》记者 黄广明 发自湖北襄樊
这是一次“送旧迎新”的会议。10月25日,中共襄樊市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枣阳市、宜城市、襄阳区和樊城区党委书记拟任人选。
在此之前,这四个地方的一把手已经“消失”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涉嫌腐败,四地的前任党委书记或已被定罪量刑,或正在接受纪委调查。这只是涉案官员的一小部分。
10月6日,武汉《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省纪委透露,正在查办的襄樊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楚寅案,牵扯到领导干部74人,其中该市相关单位、县市“一把手”30余人,厅级干部11人。尽管湖北省纪委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相关数字并不准确,还有待确认,但襄樊官员大规模涉案已经铁定。
位于长江最长支流汉江上游的古城襄樊,这座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正经历着一场反腐洗礼。
市委书记的脾气
“头一天我还在会上见过他,第二天他就被纪委带走了”,一名湖北日报驻襄樊站记者说。孙楚寅出席的最后一次会议,正是襄樊市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动员会。其时是2002年12月初,距孙楚寅出席十六大回来只有半个月。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孙楚寅对他全国党代表身份的珍视。十六大闭幕后不久,他接受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时津津乐道:5年前作为党的十五大代表,他的代表证编号为“1253”。这次作为十六大代表,代表证的编号又是“1253”。据说这种巧合是极少见的。说话时,孙“抚摸着两个编号相同、相隔5年的珍贵证件”。
在这起大规模的腐败窝案中,孙楚寅是焦点。纪委人士透露,长期养尊处优的孙书记受不了“双规”之苦,很快交代了几十个向他行贿买官的县局级“一把手”以及一些重大经济案件。
《襄樊日报》10月17日头版刊出《依法罢免孙楚寅市人大代表职务》的消息,其中称孙“利用职权,在为他人提拔、调整职务中,受贿数额巨大,涉嫌犯罪,且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与多名女性发生两性关系”。
据孙楚寅的履历表,孙是湖北黄冈人,历任老河口市经委主任、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1991年任襄樊市委副书记,后兼任市政协主席,1996年任襄樊市委书记,直至案发。
一位了解孙楚寅的襄樊市老干部说,孙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他从做企业转向仕途,当时“文革”结束不久,国家开始重视知识分子。
1991年,孙楚寅刚提拔为襄樊市委副书记,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是在襄樊市举办的首届“两会一节”(诸葛亮研究会、诸葛亮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动员会上,“形象工程”推进缓慢,孙楚寅在会上发了脾气,说:“‘两会一节’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与市委保持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谁砸我的锅,我端谁的碗。”
1997年,襄樊市在搞城建时,推倒了一段古城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毁坏文物的情况,孙楚寅观后又发了脾气。不久,中央某大报就受托发表了一篇报道,称襄樊市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其中孙在报纸上侃侃而谈,只有成绩,没有过错。
有一年,保康县天旱,一名老干部下去检查灾情。车行至南漳县某地,车堵了好几里路,交警忙前忙后地命令来往车辆稍安勿躁。原来,前面孙书记正与马路边的一农户促膝交谈,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忙个不停,好记录孙书记体察民情的这一幕。孙书记的车马横占了整条马路,来往车辆一堵就是一个多小时。
市委书记的脾气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襄樊政界对孙楚寅的评价并不是一边倒。相当一部分襄樊市委市政府的干部表示,孙楚寅给不少人的感觉“像一位学者”。在他们看来,上述孙的言行在官场并非过分之举。孙对襄樊的发展还是有不少贡献的。
襄樊市纪委一名干部说,对孙楚寅两种相悖的评价并不难理解,现实中,有许多与孙类似的贪官,他们可以在“人民公仆”和“腐败分子”两种角色的转换中游刃有余,心安理得。现实给他们提供了演戏的良好土壤,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刘有庆“仕途怪相”带来的负效应
纪委人士透露,襄樊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有庆案发,牵出了孙楚寅,孙又牵出了众贪官。
8月11日,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有庆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3万元。
刘有庆早有前科,成名已久。1994年7月30日,经中央纪委和湖北省纪委联合调查,从1990年10月至1993年4月,担任谷城县委书记的刘有庆连续三次更换轿车,将乘坐的一辆黄色桑塔纳轿车先后换成新白色桑塔纳、进口蓝鸟王和进口现代王轿车,购车挪用企业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共计40多万元。
带来的后果是:谷城县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效仿刘有庆,竞相买车和换车,购车资金多数来源不正当,有的动用企业流动资金,有的挪用水利、林业、交通、城建等专用资金,有的甚至挪用“新灾夏粮救济款”和群众捐款。
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他因违规超标购买轿车被查处的消息后,刘有庆被撤销县委书记职务。
知情人士称,1994年人代会,襄樊市政府换届选举时,刘本来已列为副市长候选人,就在人大代表表决的前一天,接上面通知,取消刘的候选人资格,原因即在他的超标购车行为暴露。
按照官场惯例,一名官员经过这么一折腾,其政治生命不说终结,至少也是止步不前。但刘有庆却不然。1996年底,刘有庆被任命为襄樊市委副秘书长。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市委书记孙楚寅。知情者称,孙提拔任襄樊市委副书记前曾任老河口市委书记,与主政谷城的刘有庆私交甚笃。
刘有庆就任市委副秘书长后,行为未曾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湖北奥西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谷城一家小有名气的乡镇企业。1997年春节前,公司负责人卢某某为了请刘有庆“支持工作”,送给刘有庆4000元现金。此后不久,经刘有庆打招呼,赵某某所在的公司承接了襄樊市交通局养路征稽处办公楼建设工程。
1998年底,刘有庆更上层楼,被任命为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副厅),主持工作。
根据法院调查,1997年至2002年,刘有庆在担任襄樊市委副秘书长、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共计46.3万元。
刘有庆的仕途经历大难而不死,相反还屡攀新高,这背后相助的神人,就是孙楚寅。例如,刘有庆在襄樊学院的权钱交易早已触犯众怒,100多名教职工联名告状,甚至有人贴出了大字报,但后来,刘有庆仍擢升到地位更重要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而这时的襄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正是由孙楚寅兼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