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义老师 傅义老师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节课,他讲《魏武将见匈奴使》。 他说:“《魏武将见匈奴使》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是南宋人。同学们知道,宋朝分北宋和南宋……” 他还没讲完,一个学生指正道:“老师,错了!南朝宋不是南宋,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朝代。” 他知道,那个学生看过很多课外书,喜欢钻研,性格率真。老师和同学都称他“小学究”。他也知道,一旦纠缠起来将没完没了,就当作没听见。 他接着讲:“魏武帝就是曹操,曹操当过一段时间的皇帝……” “小学究”有打断他的讲话:“老师,你又讲错了!” 傅义老师糊里糊涂地结束了这节课,下课后他径直走到“小学究”的跟前。“小学究”翻出历史课本,一本正经地讲起来:“你看,南朝宋的南朝是南北朝的南朝。这个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个宋是刘宋,后来的北宋和南宋是赵宋。还有,曹操并没有称帝,‘魏武帝’是死后追加的。” 傅义老师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谢谢!”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傅义老师做起了自我批评:“我们的‘小学究’是个很不错的同学,他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自己的老师,这种精神和勇气是可嘉的。我下去翻了历史书,那两个地方确实讲错了。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犯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啊!” 放学后,他把“小学究”叫到自己的寝室,说:“我这次遇到了点困难,要请你帮我改篇文章。我知道你语文功底好,这是我们公认的。” “小学究”说: “哪有老师向学生请教问题的?” 傅义老师说:“老师也会犯错误,这是难免的。再说,学生如果都不如老师,那社会不到退了吗?” “小学究”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文章?” 傅义老师说:“领导让我们每个老师写篇论文。我昨天上交了一篇,可上面说写得太不像话,责令我三天之内改好。” “小学究”把文章浏览了一遍,说道:“这文章问题还真的挺多。你这一段以《谈骨气》为例,说议论文事实论据的排列要按时间先后顺序。这是不对的,你没发现吗?” “有什么不对呢?” “第一个事例‘文天祥英勇就义’发生在元朝,第二个事例‘不是嗟来之食’发生在春秋,你说那个事例在前?” “小学究”又指着另一段一句话,说道:“这句话不合语法规范,不是‘我给一本书你’,是‘我给你一本书’。” “我们方言中不都说‘我给一本书你’吗?” “你是用方言写论文,还是用普通话?这篇文章只给本地人看吗?” “小学究”一条条地指出问题,他按这些意见慢慢地修改。当他再次把文章上交时,领导满意地笑了。 过了几天,班上评优秀学生。“小学究”平时在班上“知名度”很高,以高票位居第一。傅义老师说:“‘小学究’勤奋好学,真诚正直,这个选举结果令我很欣慰。”他让班长将名字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他。 他走出教室,拿着纸条思索起来。他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人,就掏出小刀,将“小学究”的名字裁下来,扔到垃圾桶里。他走了几步,自言自语地说:“这小子老是当着众人的面揭我的短,搞得我很没面子,太不像话了!” 很快,学校将优秀学生的名单公布出来了。“小学究”问傅义老师:“怎么没有我的名字?” 傅义老师说:“我也想不通,可学校说不能老让那么几个同学得优秀,应该给别的同学机会。” “小学究”说:“我没意见,这次得不了还有下次。” 傅义老师见他没有再纠缠,就安心了。 过了一段时间,教师论文获奖的名单也出来了。傅义老师看见自己的名字也在公告栏上,很高兴。 可他仔细一看,气晕了。原来,不知是哪个爱搞恶作剧的人,居然将他的名字改成了“忘恩负义”的“负义”。 201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