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仙嘉高速是否可以考虑一下老区的杨林尾太阳脑,还有沙湖的尤拔,这些以前靠通顺河繁荣的老地方真是不如过去了! 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杨林尾太阳脑成水运死角 昔日码头小镇盼建桥 记者 费力 雷闯
在公路密集的江汉平原,竟有一个十分繁忙的渡口。
“婆婆,我们要过河。”2月7日12时,仙桃市杨林尾镇太阳脑村,10来个小学生正站在通顺河边,朝河中撑船的婆婆招手。寒风中,孩子们冻得直哆嗦。
太阳脑村支书黄长权向记者介绍,现在是枯水期,水流平坦,过河还比较安全。到了汛期,河面宽度达100多米,摆渡十分危险。孩子们上学时,家长们总是提心吊胆。
77岁的老支书张记成回忆,在他小时候,太阳脑是个码头小镇。通顺河与东荆河在此交汇后流入长江,汉口的许多轮船在此停靠,湖南人放排在这里上岸。镇上的街面铺着青石板,街上开有湖南、咸宁等会馆,还有上十家杂货、家具等作坊,十分繁华。1956年以后,随着通顺河改弯取直,东荆河筑堤改道,太阳脑成了水运死角,风光不再。
黄长权介绍,太阳脑从解放前的“镇”降成了村,但仍是周边村民的生活中心。通顺河两岸21000多村民出售农副产品、购买化肥农药、生活资料,都在太阳脑老街上进行。附近15个村庄的孩子都跑到老街上小学。
听说有记者采访,沙湖镇新河村多位村民渡河赶过来,向记者倾述自己的烦恼。村民张铁平说:“这里离上游的尤拔桥和下游的沙湖桥均有10多公里,两万多人来往、运货都靠这一条船。由于上下船搬运,我们买一袋尿素比市场价贵10元,买一吨复合肥贵20元;卖一斤稻谷要比市场低0.1元,卖一斤棉花低0.2元。仅这四项,我们每户每年损失超过2000元。”
“这里交通太不方便,何时才能建一座桥啊?”村民们期盼。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459.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