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颗红心 于 2012-12-15 10:24 编辑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要实现中部崛起,湖北有必要开启新一轮的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 一、湖北有“省直管县市”超前理念 湖北应该说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比较有条件的地方。早在1994年,湖北省就将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以及原委托襄樊市代管的随州市由省直管。给这些县市以适当的权限和空间,使其带动和吸收更多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十八年过去了,当年的直管市随州已经升格为地级市,仙桃、潜江、天门(特别是仙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几个县级市的直管,为了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促进湖北区城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二、和谐与稳定来自群众认同感 其实,近几年湖北省内地级市代管或管辖县市关系紧张和矛盾不断升级的地方有不少。汉川市与孝感市,麻城市与黄冈市,钟祥市与荆门市,大冶市与黄石市,丹江口与十堰市,赤壁市与咸宁市等等。民间传言,无非都是代管这些县市的地级市只是县市的财政抽水机,有些地级市自己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强,需要集中所代管和管辖县市的财力来发展地级市的中心城区,对代管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无任何支持和帮助,只起到财政抽水机的作用。 还有一些“大市”与“小市”之间,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和地域条件的关系,群众互相认可的很少,没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网上的对骂更是经常出现。也许这就是湖北省内某些地方与代管的地级市矛盾日益尖锐和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 有网友认为:谈省直管,符合十八大精神,并非以下犯上,是一件很阳光的事情!中央有精神,省级有战略,群众有期待! 三、布局区域战略的新支点 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部署犹如千帆竞发。除了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还要支持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支持孝感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支持和推动咸宁建设鄂南强市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支持随州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支持神农架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启动新一轮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有利于布局区域战略的新支点,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四、新一轮“省管市”布局畅想 开启新一轮的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必须有开放的理念,根据综合实力、上下关系、地域平衡、最终地位等原则科学布局。一是可以促使一些有条件的县市直接升格为地级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对一些块头较小,但在地理区位、城市水平、经济发展潜力上明显突出的县市给予行政直管。三是根据需要,可以在区划上做适当的撤并调整。 由于武汉、襄樊、宜昌三地经济实力较强,辖下各县市区向心力较强。目前符合以上原则、自己又有意愿的有:麻城、丹江口、赤壁、钟祥、广水、洪湖等市。 比如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块头大,区位优势明显。纳入省直管,可以促进大别山区建设和发展。丹江口,虽然在全省的范围内实力不是很强,但作为鄂西的代表还是具备直管条件。直管后完全有可能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新兴城市。赤壁是湖北南大门,虽然块头不大,但实力在咸宁独大,地域、交通优势无与伦比,特别是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赤壁要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是赤壁入选直管的金字通讯证。赤壁离岳阳只有80公里,直管后可以代替咸宁进入湘鄂竞争与合作前沿,发展成为鄂南旅游特色城市。
(注:部分内容借鉴网友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