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
一盏煤油灯
收拾家里一些旧物,居然发现了一样老东西。这老东西既不是什么老古董,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货物,它只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煤油灯,这盏煤油灯,距今也许三十多年,也许四十年的,甚至更远年代。我信手拣起这盏灯,不经意的用布擦了擦,明亮的玻璃灯座顿时恢复了青春,仿佛崭新的一样,它的出现一下子唤回了我儿时的记忆。
几十年前,在没有电火的日子里,那时的我们农村,仅靠的就是煤油灯,也叫洋油灯。即使有煤油灯,煤油也是要上计划的。因此,家家户户也得节省着点用。在漆一般黑的日子里,象火星一样的煤油灯,就是家的一盏明灯,即是油灯即将耗尽,用针挑一挑灯芯火星即刻又会放出光芒。有了那个灯,即是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寒冷季节里,就象点在一大群孩子们心坎中“妈妈的灯”。孩子们心中再不漆黑,总是暖洋洋的。
仔细端详眼前这盏有了许多裂纹的灯,仿佛看到了当年煤油灯下纳鞋底的母亲,额上爬满丝丝皱褶,灰白的头发在阴暗灯光下更显苍白。嘴角上用嘴拔针留下的血印,也是烙在儿女心中的心印。父亲在阴暗的灯光下陪伴着母亲,不时为母亲穿穿针线,挑挑灯芯,让火苗更亮一点,一会儿又戴上他的老花眼镜,捧起那破了又破,旧了又旧的老书看一会儿。虽不是悬梁刺股,倒也读得十分钻心投入。
看着眼前这盏灯,我仿佛看到一群穿着粗衣粗布的孩子,在阴暗的灯光下,正围着一张破桌,各人手中捧着一只大碗,呼啦啦的喝着糁子红薯粥,虽然饥饿经常困扰着他们,但在父母的呵护下,能吃饱粗食粗粮也是一种儿时的幸福。弟兄们嬉笑打闹的情形,也逗乐了一旁的父母。穷乐穷乐这就是我们儿时的一种乐。那种年代,富乐者能有几何!就是富,也没有人敢声张。因为不是怕“戴帽子”,而是因为穷亲戚太多而已。
用手轻轻的抚摸着这盏灯,我仿佛看到了儿时的我,正在灯下读书的情景。我们那个时代在学习上还不是抓得上紧的,更不象现在的孩子要上晚自修课,为了考名高中、名大学之类的而苦读。我上学那会老师是不会布置家庭作业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旧版书,正是那个文化困乏的年代读的,而且是偷偷的读的,是在夜幕下挑着煤油灯读的。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这样的旧书,没有人打扰,没有人报告,没有人要没收书。否则,所背附的臭名声,现时代的人是不能体会到的。即使是父母舍不得那点油,再三催促我息灯,可我的一点恝劲,也时时的扛住了父母,他们也感觉无奈,呼噜声淹没了一切。
我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这盏煤油灯座,把它平静的放到一只小纸盒中,我决心收藏保存好这个老东西,虽然它并不值几个钱,比不得古董、老钱币,但我收藏的是儿时的一种记忆,一种穷困的快乐时光,一种温馨的幸福,这固然是永远不会再有翻版的。
(王阿林)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唐洋广电中心
邮编:224233
邮箱:wal630327@sina.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