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天外新来客

河南22名学生被砍案后官员在办公室玩游戏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21

帖子

3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7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2-16 1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狗子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75

主题

2073

帖子

27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6 1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头禅“这不算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

主题

2

帖子

1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3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12-16 2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更无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2-16 2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侉子?什么叫河南人呢!信的就是无耻无畏,玩的就是蛋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8

302

主题

6720

帖子

911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115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12-16 2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2

主题

143

帖子

31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2-12-17 07: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如果不下决心整顿干部,不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百姓难言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8

主题

1936

帖子

282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827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17 0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某些当官的而言,不是与他的利益直接挂钩的,皇帝老子死了他都照样纵欲,何况是死了几个平民百姓的孩子,他玩玩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8

主题

1552

帖子

209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5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17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就该枪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56

主题

4701

帖子

6138

积分

上尉

五毛收购办主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138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012-12-17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美国的孩子可以关注嘛,中国的怎么能抢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92

主题

1350

帖子

1018

积分

少尉

长江总督

Rank: 5Rank: 5

积分
1018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12-17 1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砍学生案报道大大少于美枪击案遭批评

2012年12月17日04:54  环球时报

  精神疾病者太多,易威胁社会

  何  辉

  在美国校园枪击惨案迅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焦点的同时,国内媒体对同日发生在河南省光山县的校园袭击案的报道却要少得多。据报道,光山县校园袭击案件的行凶者被初步认定患有精神病,但当地政府至今未作有效回应。在社交媒体中,许多人在据此指责地方政府“冷应对”、“封锁消息”的同时,也批评中国媒体对国内的这起事件不够重视甚至是有意回避。

  笔者认为,如果每次类似事件发生后,公众的态度都仅仅停留在对媒体或政府进行指责的层面,对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恐怕远远不够。而媒体如果只停留在报道惨案本身,不对暴力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进行揭露和挖掘,对促进社会改善的作用也会非常有限,将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少年儿童的暴力行为显示,精神疾病是引发这些行为主要的直接因素之一。如2010年,我国各地曾发生数起独立事件,每个事件中都是行凶者在校园内或学校附近袭击儿童及其他目标,据报道这些行凶者中多患有精神疾病。

  显然,不断发展的社会制造了很多社会问题,从而使社会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大为增加。据2009年美国研究人员菲利普斯和同事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有1.7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患有心理疾病,其中只有5%的人咨询过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他们在对中国四个省份的6.3万人进行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另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5570万成年人(约占总数的26%)被诊断出患有心理疾病。可以说,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生活压力、环境污染、信任关系削弱、虚拟生活增多导致现实交往减少等许多社会问题正不断给人增添更多的思想困惑与精神负担。对暴力事件,有心理专家指出该类事件可能引发“模仿效应”,这就需要媒体在报道该类事件时,严守职业道德,在满足民众知情权时注意保护受害者及其亲属的隐私,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而肆意渲染血腥与暴力行为。媒体也不应仅仅停留在报道暴力事件本身的层面,还应拿出更多精力关注和呼吁如何通过加强社会治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减少精神疾病,如何对患有精神疾病者进行治疗、帮助和管理。

  当然,要减少由精神疾病引发的暴力事件,不是仅仅通过媒体单方面呼吁和依靠政府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社会成员、家庭、学校、媒体、企业和政府都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对该类事件的发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效,从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