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83|回复: 44

【2012年散文年度汇展】晓军作品:那脊梁,那背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48

主题

1419

帖子

254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4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16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忙找出两篇贴在主贴,需要审核,我吓晕了,生怕是违规操作,呵呵。
其余几篇找出来了,主贴超过字数不能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7 2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枭雄 发表于 2012-12-16 19:32
好细腻的文字,学习了

谢谢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7 2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2-12-17 00:57
欢迎汉网散文随笔版主、东湖新散文2012英雄会最佳散文作者亲来参加年展!共同为散文而努力! ...

谢谢元版雅评!我们巫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07

主题

366

帖子

63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35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2-16 13: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88

主题

567

帖子

164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2-16 1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细腻的文字,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6 2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鸽张丽 发表于 2012-12-16 21:38
帮忙找出两篇贴在主贴,需要审核,我吓晕了,生怕是违规操作,呵呵。
其余几篇找出来了,主贴超过字数不能 ...

谢谢了,我以为只帖出链接就行了呢,剩下的就帖在下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6 22: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潭边,那棵弯弯的乌桕树  

     我年少生活过的小湾子是以潭闻名的,整个湾子依傍数个大小水潭而居。记忆中,碧绿的潭水倒映潭边生长着本地特有的灌木、乔木,荆条、水草,将水潭装点得绿意盎然。那颗弯弯的乌桕树,以它“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深绿,深秋的火红,冬日的洁白”不断变化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回想起来,还没有哪一种植物给予我如此多彩的记忆,如此丰富的念想。
  
  还是外婆健在的时假,我们当然都还小。现在的人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时常抱怨农村卫生条件差,生了病就医难。殊不知,我们小的时候那医疗卫生条件才叫差呢。一到夏天,个个小孩头上身上都会长满脓包,用当时大人们的形容,长满疔疮的头就像“鸡头包”(芡实的俗称)一般,那时的人们也习以为常,孩子生个疮长个疖的很少有到医院医治的,即便脓血横流也不大上大人们的心,因为,有谁见过生包长疖而丧命的?所以,大凡那满头的“鸡头包”一般总是让它长灌“成熟”后自己穿头。穿头后再叫大人们狠心按着头使劲往外挤出脓血,再用盐水清洗一下,正所谓“挤出脓血脑袋轻”,剩下的就是让它自然痊愈了。现在身上头上留下的因脓包发炎后溃烂而成的疤痕,无不见证那“鸡头包”给少年时代造成的伤痛。所以,那年月,每到夏天,最怕的莫过于生疮长疔了。如果说这痛苦的经历中也留下都是疼痛的记忆的话,也不尽然,于我来说,外婆的许多偏方为我们减轻不少的痛苦,留下些许幸福的记忆。这乌桕树的嫩叶就是外婆经常用来为我们治疗疔疮的有效“药品”。一旦我们哪一个患上疔啊疮包啊疖的,她就颠着小脚来到水潭边,采回一把鲜嫩的乌桕树叶,细心地挑选一片她认为疗效最佳的嫩叶,在掌心里使劲拍打,直到将嫩叶拍怏,并用手指蘸上唾沫,将患处抹湿润,再将拍怏的树叶贴上。她说这乌桕树叶特别能提毒,贴上去后能将包内的热毒提出来,好让脓包尽快穿头。每当此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拍打树叶,不停地换上树叶,真到穿头后脓血挤出,再在患处贴上一帖,那疔疮也就差不多好起来了。现在,看过一些关于乌桕树的书,发现这乌桕树还真的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树叶树根都入药,尤其是树叶,各种医书上大量记载着它的“主治功用”,“治痈肿疔疮,疮疥,脚癣,湿疹,蛇伤,阴道炎。”首要的药用功能竟然与我不识字的外婆说的一模一样!
  
  对我们木匠世家来说,乌桕树作为木材,其材质却不为我们看好的。这恐怕与我们本地的气候条件相关吧,因为这树的材质虽然细腻,柔韧性也很好,就是不耐潮湿,他一旦沁上水份后,你得将水份晒干后才能避免因木材中含有水而腐朽,一旦腐乱就成为一包泥土。他最适宜的就是用来雕菩萨,供奉在各家各户的神龛上,那里是不会有水份。所以我们将其称为菩萨树。不过也有例外情景,在计划经济年代,木材作为计划供应物资,是相当紧缺的,人们要利用自产的木料弥补“无米之炊”也就少不了这乌桕树的。回头想来,那真是无奈之举,这样的木材做那砖木结构房屋的立柱,这就不是弄的好玩了,你想,柱子立在地上,还有不受潮的呢?一旦受潮,还不是墙倒屋塌?
  
  之所以我对这乌桕树怀有如此深的映像,寄予如此好感,多半因了它在深秋时节那红透半边天的火红颜色。明明一树碧绿的叶子,几场寒霜下来,似乎在倾刻之间,就变为“火树”了,在万木萧瑟黄叶纷飞的深秋,这乌桕树却“霜叶红于二月花”,怎不叫人怜爱?记得在北京服役时到位于八大处的军区机关办事,路过香山,正巧赶上香山红叶红得正盛时,同伴们惊呼太美了时,我却不以为然,这不就是我们家乡的乌桕树么,战友们纠正说这是红枫,是枫叶,哦,我这才知晓,世上还有与乌桕树媲美的红叶。近来,果然有将乌桕树用作城市绿化的观赏树种登上了城市景观的大雅之堂。从水潭边走向都市的心脏,从零落无闻到众星拱月,树也有熬出头的日子,若是人我会为之由衷骄傲的。
  
  其实,在我心中,对乌桕树抹不掉的记忆,还在于它曾给我的童年增添过无穷欢乐。当红过的叶片在寒风下飘散之后,它的果实——我们称之为“木子儿”的洁白的小颗粒有如迎霜绽放的茉莉花般挂满枝头。孩童们是不懂它的经济价值的,我们只采来用作“打仗”的子弹,或用弹弓弹射,或制作“木子枪”对射,此种游戏总会持续到那籽实掉尽。据说这木子儿对于乌桕树来说是经济价值最高的部分了,这乌桕籽实,外面一层白瓤可是制作蜡烛的原料,而内中黑核则可以压油燃灯和染发,正所谓“涂头令黑变白,为灯极明”。然而将乌桕籽与瓤分而开成为两种原料来利用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有的地方只是混杂打油,打出来的油色泽浑浊,其身价大减。明朝有个叫陆容的人在他的著作《菽园杂记》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用乌桕籽打油的方法:“种桕必须接,否则不结子,结亦不多。冬月取桕子,舂于水碓,候桕肉皆脱,然后筛出核,煎而為蜡。其核磨碎入甑,蒸软压取青油可燃灯。或和蜡浇烛,或杂桐油置伞,但不可食,食则令人吐泻。其渣名油饼,壅田甚肥。”
  
  这就是说,这不起眼的乌桕树,从树干、树皮、树叶、树籽乃至籽油渣,没有一样无用处的,它处处与我们的普通生活息息相关,这大约才是乌桕树使人亲近的原因所在吧。
  
  然而,水潭边,那棵弯弯的乌桕树,留给我的却只有外婆的缠裹过的小脚;儿时头顶的脓包,以及这脓包遗留的疤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6 22: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事五章之五:父亲和他的那头牛

      父亲终于拥有了一头属于自己的牛,而且是一头黑毛大牯牛,父亲为此高兴得在梦里几回被笑醒。那是从生产队连同责任田一起分给我们这个大家庭的。

       那一年,他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

       父亲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祖上几辈人虽然靠手艺糊口,但家里曾有过几亩薄田,因为缺乏耕牛耕种,不知受过几多苦,也记不清伤过多少缺牛的心,据他说,年年都因缺牛赶不上季节而减产乃至抛荒,那时他曾做过无数关于牛的梦,但是这牛却没能如愿从梦中向现实走来。后来的变化之大虽然有如翻天复地,但他终究没能拥有过梦寐以求的牛。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年近花甲之季,却意外地有了属于他自己的牛,怎能不高兴?

       我说的大家庭,是因为这一年,我及两个弟弟均已先后结婚,都已另立门户,父亲带着还没成家的么弟为一户,这样,由这四个小家庭组成的一大家,除了收获时节可以看出是四个小家庭以外,其他时间就看不出来了。这个大家庭,犹如一棵大树,枝枝杈杈不少,而且枝繁叶茂,但全靠了那粗壮的主干在支撑。我们家的“主干”还是父亲,种田的主要担子全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因为,在农村,光靠那几亩田地是无法有起色的,外出务工成了单干之后的首选。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我早早地当兵在外,妻子带着孩子们在家。大弟从分田后几乎就没在家种过地。二弟也是从他结婚之前就在外打工。这样,说是四个小家庭,其实就老父亲一个在家作为主要劳动力耕种着四家的土地。用父亲的话说,得亏了他那头黑毛大牯牛,算下来几十亩地呢,那些耕啊耙啊耖啊,凡是用牛的活就是他与他的牛全力顶着。真是一头得力的牛啊,父亲总是喜不自胜地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其实,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牛的得力全靠了人的精心照料,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要他一个人料理放牧,又没人替换,真的辛苦啊。尤其是耕种时节,为了不误农时,父亲总是起得早早的赶着牛去放牧,放得饱饱的了才回来,吃完早饭后,又赶着牛下地耕作,太阳快下山了,他又卸下牛套去放牧,直到牛吃饱了草料喝足了水才牵回来,这个时候才是他自己吃饭休息的时间。正是这些付出,才有了牛的得力回报,干起活来毫不含糊。

       记得那年春耕时节,我从城里回去看他,他正在屋后一块水田里扶着犁赶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劳作着,看我从公路边远远地走近来,他“哇”住牛,将鞭杆倒插在泥地里,吩咐我,你下来耕一会,我有点事去的。见我二话没说就脱鞋袜,可能又有些不放心吧(我离开土地毕竟快二十年了),走了几步又回头说:这是翻坯啊。我答应一声:知道的。原来这春上整水田,一般要翻整三道的。第一道是将过了冬的水田灌点水后翻耕一遍,如果种过红花草、蓝花草(专门用来沤肥的绿色植物,先一年秋收后种下去)之类绿肥的,就将那绿肥直接翻入地下,然后再用一种叫做“爪滚”的农具,将那些绿肥扎进泥里沤烂。等到绿肥沤烂后再进行第二遍的翻耕,叫做“翻坯”。翻过后,用“耖子”(也是一种带齿的专整水田的农具)耖一遍,完了再泡一泡,达到一定融度后,再用犁耕第三遍,因为此时的地里大都已成泥融了,只是唯恐还没达到插秧苗的融度,才有这第三遍,而这一遍一般只是用犁拖一下,拖动后,再用耖子把整块水田赶平耖融,这才算整好可以插秧了。这就是我们这地方春耕时节整水田的三道工序,真是精耕细作啊。眼下我接过父亲鞭杆耕的是第二遍,所以父亲回头交待一句。我扶着犁把子,做样子地挥着鞭儿,“得”地一声,黑毛牯牛一点也不欺生,奋蹄前行,我一边高扬着鞭子在空中划着圈儿,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牛儿漫步于泥水中,原野上此起彼落的吆喝声,让我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教过我农活的好多老人早已永远地离开了这片土地,一种世事沧桑的悲凉直往上涌。

        后来这些年,父亲的年岁奔向古稀,他的这头宝贝黑毛牯牛也日渐老口,牙齿啃食青草也力不从心,每天起个大早也难得喂饱它了。好在这个时候由于种田的负担日益加重,土地撂荒已成为时髦。我们这一大家最先退出责任田的是我,因为妻儿随军,“责任田”退了才能迁户口。其次是大弟一家在镇上建房后也退出了土地。二弟一家长期在外务工经商,有些起色,早没了种田的积极性。加上父亲身体也的确不允许他如此大负荷地劳动,如此一来,再单独喂这头牛已没必要,不处理掉就成累赘了。闹心的是父亲对这头牛却总是不舍得松手,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感情上放不下。这头牛跟着他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用父亲的话说它为我们家立了大功的啊。最让他于心不忍的是这头牛已做不动农活,卖出去只能给屠宰场宰杀了,一说到这一层,他都要掉泪的。就这么一拖再拖,直到他也因病支持不住了才勉强答应。说来也是怪怪的,好不容易做通父亲的工作,把这牛牵出去时,它似乎明白了什么,赶它打它,就是赶不动的,弄得父亲更是眼泪汪汪,目送它走出好远好远。

     后来父亲总是跟我说,这大牲畜是有灵气的,自从这头牛卖出后,他几次神秘地偷偷告诉我,说这头牛“回来”过,他说在系牛的地方看到牛的影子晃过。我听了心里好笑,只是不愿说破,一个人成天放不下与他朝夕相处十多年的牛,忘不了牵着它进进出出的那些往事,怎能不产生些幻觉呢?有了这幻觉,那牛儿在哪里“出现”的可能都有啊。

       其实父亲一生一点都都不信鬼神也没怕过鬼的,怎么到老了却信起牛的灵性来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12-16 22: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翼下的白云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首优美的草原歌曲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曾无数次的打动过我,也是我从小憧憬的梦幻景致。每当秋高气爽时节,放眼那高高蓝蓝的天,洁白的云儿飘浮其间,我便时常闭目遐想,如果再有白云一样的马儿在这蓝天白云下的茫茫原原上自由驰奔,蓝蓝的长空、绿色的原野、飘浮的白云、奔驰的骏马交相辉映,将是一幅多么迷人的流动画卷,若能置身其间该有多美好!梦幻毕境是梦幻,憧憬也只是憧憬,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我憧憬的“流动画卷”与我无缘而令我叹惜不已,而且儿时惯见的蓝天白云也被灰暗的长空取代。渐行渐远的蓝天白云啊,你是否就与我此生无缘了?一个意外,让我发现了宇宙间还有比歌中赞美的更为壮观的蓝天白云!这可是我乘坐飞机时的意外收获,正应了“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当你乘坐飞机“背负青*朝下看”时,你会惊奇地发现,阳光下银光闪闪的机翼,机翼上的湛蓝湛蓝的天,机翼下洁白洁白流动变化着的云,是多么的壮丽。坐在飞机上安闲地欣赏这流动的画卷,是多么超然的享受。

      最近一次乘飞机是我就职的公司组织员工赴港澳观光旅游。那一天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在天河机场登机后,飞机在跑道上由慢而快地滑行,直到随着引擎轰鸣声逐渐增大后机头突然仰起,直插浩瀚云天。飞机不断拔高,真是穿云破雾啊,不知何时,飞机穿过云层,一道耀眼的阳光透过舷窗,让人顿觉豁然开朗。因为我是早就做好思想准备,要凭窗欣赏机翼下流动的白云的,我的座位又刚好安排在了靠窗一边,真是天意啊。我知道,随着这道阳光的照射,我们已经置身于云海之上了。当我的眼睛靠近舷窗时,不禁从心里发出由衷赞叹,真美啊!

      我将眼睛一刻不离地贴在窗前,贪婪地放眼窗外,那辽阔,那浩渺,那湛蓝,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将目光移向机翼下,一望无际,这万里平洋有如刚刚收获后的原野,让我遐想着是否是牛郎带着众多的种田能手,驾驶铁牛,将这收获后的土地翻耕得如此精细,就连那犁沟也一道一道均匀地展现在眼前,有些区域又耙整得如此平展,耙过的痕迹也有如田径场上的环形跑道,道道分明,就连这刚刚耙碎的土坷垃都看得真真切切,这牛郎也真不愧不耕耘高手!功夫不大,随着机身的些微抖动,我发现机翼下顿起惊奇的变化。刚才还平平展展呢,一会儿就一堆又一堆,一团又一团的了。那些洁白如玉的云堆恰如农人们收获的棉花垛子,整齐有序地码堆成规则的几何状,想必就是牛郎为他的爱妻备下的织布原料吧。但细细品玩,归织女所有的只能是棉垛、棉堆一般的白云。而更多形态万千的云团更让人叹为观止,让你如进入了一个工艺品博览会,琳琅满目,有精雕细刻的玉器,晶莹剔透;有形态美丽的珊瑚,千姿百态;有造型雄伟的雪雕,巧夺天工。真的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万千价值连城的工艺品大方地呈现在天幕之上,引人驻足,流连不已。

      飞机继续平稳地在高空飞行,那棉垛子似的小山转眼间又变高变险,真的是风起云涌,将眼前的棉垛拥向高空,突然变为雪山横亘于前,大有阻断去路之势。虽然没见到“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但眼前突现“千里冰封”壮丽雪景是无须置疑的。飞机时而将“雪山”压在机翼下,时而在两山之间穿行,我想起了飞行表演中的特技,飞行高手将飞机娴熟地穿行于千山万豁之间,使我领略到了飞临高山峡谷的奇险,谷底激流的汹涌,机翼下真有“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壮美。

      从“雪山峡谷”中穿越出来后,又一次进入到茫茫原野,眼前异常开阔,因为时不时地有片片乌云从机身边掠过,让人感到了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奇妙。又似乎飞机停在阳光下,机翼下洁白的马群向着后方呼啸而过。耳边随即响起了乌兰托娅的《套马杆》:“给我一片蓝天,一轮初升的太阳……给我一片白云,一朵洁白的想象,……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我陶醉了,被这蓝天白云陶醉了!

     当飞机上的广播里响起了播音员轻声的提示:各位乘客请注意,飞机即将到达香港国际机场,飞机正在下降,请系好安全带。哦,机翼下已不是洁白的云,而是湛蓝的海了!我如惊醒于梦中,不禁从心底道一声:再见了,蓝天!再见了,白云!


                  (2012.6.1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17 00: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汉网散文随笔版主、东湖新散文2012英雄会最佳散文作者亲来参加年展!共同为散文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