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三鲜与春卷 邹剑川 快到新年了,眼前又浮现三鲜与春卷的影子,那些香味,多少年来萦绕在舌尖和鼻尖。 童年的记忆里,三鲜和春卷都是与新年有关的食物,是年夜饭的主角。伴着爆竹声中一岁除,喜庆地登上年夜饭的餐桌。在一家团聚,在喜气洋洋里,满载吉祥如意的食品。 三鲜地制作颇费周折。首先是皮,要豆皮,豆皮就是制作豆浆剩下的那层薄膜,体积有A4复印纸那么大,折折皱皱的。其次就是馅了,馅当然是选鲜肉,往往是猪后座的肉,即“座墩”,书面语那叫臀部。细细地切成臊子,越细越好。我从前每读《水浒》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看到郑屠夫切细肉时,总想到这肉是用来做三鲜的。鲜肉里当然会混杂随州青菜,此青菜只有随州才产,乃甘蓝科的变异物种,介于大白菜和上海青之间,味道发苦。也可以用新鲜的地菜,即芥菜、藕丁、马蹄(荸荠 )之类,伴以姜末、辣椒等物。用大块豆皮包裹了,以滚油炸之,炸的时候,要考虑火候,不能太老,不能太嫩。以外部豆皮焦黄,而内部三鲜的馅刚熟为妙。 制作好的三鲜,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开。其实这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饺子,可切成方块,下火锅,也可以单独红烧了做菜。要说,其味道,与北方水饺类似吧。 而春卷这种食物,随州春卷做法和三鲜类似,不过体积小很多,可以做成长筒状,也可以做成四方状,包裹的方式不同于饺子,因为外面的皮是豆皮。春卷的馅呢,地菜、猪肉、藕丁之类的。主要是取春天的新和鲜吧,而豆皮的金黄也是喜庆的意思,这是一道带有象征意味的菜,往往大人会让小孩子都吃,意蕴茁壮成长。 许多年,没回家乡了,十余年未尝到地道的三鲜与春卷了。我时常思念那迷醉的食物的芳香,那火红的年夜,我们听着外面的爆竹声,我们一个家族的男女们,围着圆桌,其乐融融。 随着长辈的辞世,我们终于没实现四世同堂一个不少在一起吃年饭的愿望。反而是二代、三代的年饭,都成了自家小家庭单过。儿时的年夜饭是一年的盛宴,是我这个馋猫盛大的节日,在那个很少吃肉的年代,年夜饭是一年的开怀和狂欢。 在这个大家每天都有肉吃,大家日子都好过的年代,年味已淡,但我还是怀念,那些逝去的日子,那红红的炉火,那融融的亲情。那一大家几十口人的一年一次,从各地开会一样的团聚。 (889字) 2012年12月16日于吴都南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