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坛友记得吃饺子!
今天是我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传统上将这一天作为“数九”的第一天。冬至后的气温下降速度较快,天气越来越寒冷。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一天民间有吃饺子防冻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偶然还是事出有因,饺子真的能防耳朵冻掉吗?
饺子本是食疗方
饺子源自何朝何代谁人之手,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但有种饺子渊源的传说流传较广。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医,诊病施药。他见白河两岸乡亲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冻溃烂,心不能忍,辞官为民行医。冬天刚到,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棚支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熟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再煮制成“祛寒娇耳汤”,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服后周身血液上涌,两耳发热,寒气顿消,冻耳很快治好。从此人们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
由此来看,民间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说法或是源自于此。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发病的。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人体局部受寒、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冻疮的治疗也以保暖、防寒及抗炎为主。
而传说中张仲景所使用的食材如羊肉、辣椒确实有行气血、防寒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