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散文和好散文
邹剑川
散文选刊的年会说当下的散文出现“士”的景象,这虽为一家之言,但就我个人的阅读和探索,似乎散文到了这样一个关口。
我们前些年谈新散文,谈创新,谈技巧,其中的很多其实还是来自于西方的小说和诗歌技巧。这种东西热闹也就热闹罢了。大多就单篇来看是有意思的,如果要做一本书,一个集子,一本杂志,那是一种折磨。
我买了几个新散文作家的书和集子,感觉是读不下去。
士的散文应该是传统的明清小品那路数下来的,梁实秋、汪曾祺、周作人那一路。周我始终不喜欢。
闲适、散淡、闲情,我认为当下散文是这样一个趋势。散文是雅事,亦是人文、情致、情趣的涵养。散文有很多写法,我以为也没有一个模式,一个提法。大家觉得好,编辑觉得好,那就是好吧。
人文科学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实行。人文艺术也无需争论,争论来争论去,也没个什么意思。求异不存同,往大了说是包容,往小了说是个性。
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吧。不过我很赞同一句话,好的文字有聚拢人的力量,用好的文字聚拢读者、作者、编者,我以为如此的散文当属于好散文。
(448字)
2012年12月18日手草
2012年12月21日电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