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仙桃网(仙桃日报) 冬日暖暖照耀,27岁的儿子坐在轮椅上,杜子荣在喂饭;长条桌前,83岁的顾同普老人和其他院民一起,团团围坐等待,霍利华与护工陈胜年正帮忙盛饺子。12月22日,长埫口镇三福村“心愿老残特护中心”内,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像过节一样热闹。
心愿老残特护中心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民营福利院,创办者是一对夫妻——杜子荣和霍利华。
这对夫妻曾纠结不已:身患先天脑瘫的儿子逐渐长大,没有一家公办福利院愿意接收代养;有许多类似脑瘫孩子、失能老人,无人照料。如果能开办福利院,就了却他们的心愿。
为了照顾病儿,27年来,夫妻俩“双双下岗”回家、精心抚育,打破医生“孩子最多只能活10多年”的断言,延续了爱的奇迹。开办特护中心5年来,先后接收了3名脑瘫儿、50多名残疾失能老人。
“他们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85岁的盛婆在特护中心住了5年,其家人每次来看望,都要和杜子荣聊天,表示感激。5年前,盛婆不小心从楼梯口摔下,导致行动不便、神智恍惚,儿子女儿都忙,没人专门照看。送到特护中心后,被照顾得挺好,身体状况和刚来时一个样儿。
民办福利院如何维持?面对这样的疑问,霍利华称,现在是“保本”阶段,他们有照顾儿子27年的基础,不嫌苦、脏、累;护工难请,他们当起“护工”,每天做饭、洗衣、拖地;开荒一亩多菜地,种菜贴补生活、节省开支;从2011年起,民政部门每年实施补贴;其舅弟一次性出资,替他们买下了特护中心,不用出租金;舅弟的许多生意老板帮忙,先后予以资助。去年,一位南京朋友捐了一张“升降床”,供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使用,“再多几张这样的床就好了。”
“儿子成全我们的‘福利事业’,我们要努力让失能老人活得有尊严、拥有一片栖息地。”霍利华说。(记者韦丽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