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325|回复: 4

沔阳麦杆画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27 09:5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沔阳(今仙桃)麦杆画大致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湖广沔阳州举子邓绰堂(字雅儒)进京殿试,候榜期间盘缠告罄,于郊外取材制作麦杆画于市,王公大臣争相购买,聚京举子莫不惊羡。故进士及第,钦点翰林,编修闲暇研磨此画技艺,日趋完美,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秘传于嗣。辞官归田后回祖籍,开始在仙桃流传,并逐步形成与仙桃地区风俗习惯,大众审美相适应的邓氏麦杆画。邓友谱正是第五代传人。麦杆画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麦杆画的制作极其复杂,需先将麦杆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再进行熏烫,充分利用麦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结合温度的变化,对熏汤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才能制作成艺术作品。从大的方面归纳,制作工序可分为选料、拼料、下料、烫料、粘贴、装裱等步骤,每一个步骤还可细分多道小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
  (一)选料:选好原料大麦草,脱粒时不打乱麦杆。
  (二)剪段:按麦杆的巅部、中部、蔸部,分段剪,分类放。
  (三)熏蒸:用硫磺熏蒸剪好的麦杆。
  (四)漂白:用药物漂白麦杆,使麦杆变白,不致生虫。
  (五)剖杆:划破麦杆剖成麦杆片。
  (六)刮平:将剖好的麦杆削薄刮平。
  (七)贴块:分门别类在硬纸上贴成麦草块。
  (八)绘图:把绘制的草图用复写纸印在麦杆片上。
  (九)刻象:用雕刀沿物象外线刻下来,雕刻时十分讲究雕刻技法、细线、圆线用小刻刀,粗线、直线用大刻刀,因形施艺,因物造型,刻出不同效果的线条。
  (十)熨烙:用电熨斗、电烙铁在画上烫出线条和阴影部分,使其具有色彩空间感和明暗、远近的层次感。
  (十一)贴画:模拟建筑浮雕、贝雕、剪纸镂空等艺术技法,分先后顺序粘贴画中物象。
  (十二)装裱:将制好的麦杆画装裱修饰、组装上镜框进行包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27 10: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邓氏家谱载,麟祥公于乾隆年间在河南南阳就以金灿灿的麦秆编织戒指、菱角、绣球、蝈蝈笼、万花篓、玲珑圈等小孩玩具走街窜巷地叫卖来养活家室老小,因一手好书法,后又用麦秆劈片做喜联、寿幛,在当地乡村很有名声,乡里人称呼为“邓麦秆”,因逃被兵乱,举家南迁后,也是以麦秆活计谋生。被一家木工作坊师傅看中,就为家私用麦片雕刻一些小型的寿桃、五蝠、夔龙、丹凤、卷草等吉祥图案粘贴于倚靠上、床沿上、桌牙上 、抽屉上,后做国漆,非常好看,尤如金片,贝壳镶嵌一般,工余后还将以上的这些图案贴于纸上出卖,所以江南人非常看好,由于他手艺越做越精,“邓麦秆”的名声越来越大,辗转反侧,后定居于湖北监利莲子湖。据清史《艺镜》载云:乾隆于湖广民宅视一中堂对联均为麦秆而成,悬于壁,书道遒劲,色泽辉煌;购于宫,爱如珍宝。曰: “得此画,胜百十佳丽耳”。故言此,他的墓碑一面就可有“天子盛誉”四字,荣臻乡梓,辉耀族宗。
   只至太高祖:登绰堂,字雅儒,翰林学士<家谱载>。他学思敏绝,能书善画,二十五岁进京应试,考毕,在京师侯榜期间,因盘缠告罄,囊中空涩,忽想起祖辈的麦秆编织及剪贴绝活,就在郊外寻些麦秆回店中试做了一些喜联,寿幛及各样吉祥图案,粘在大红洒金纸上,非常雅致,一些文人墨商,歌馆楼榭,争相购买悬挂,故名噪京师,他书室的匾额题为《麦翰斋》,因上书直谏受贬,七十四岁告老回乡,为邓氏麦杆画的第一代官方传人。
   太祖:邓之熬,继承祖业,三十四岁中举,仕途不畅,在乡中教馆课徒,并兼做麦杆画,他的学馆匾额题为《麦翰书院》,成为邓氏麦杆画的第二代传人。
   高祖:邓天相,性格豪放,爱抱不平,因为其兄天国的田地官司受累,又因大姓的欺诈,所以从监利莲子湖迁至沔阳范溉关下关曾家垸定居。他的麦秆小品画均为湖南、武汉、荆襄、天津等地的富商购买,买田置地,如范关的邓家潭,邓家巷等,家中较为殷富,又为范关的族家操办起了民间匾牌铺,成为了邓氏麦杆画的第三代传人。
曾祖:邓明早,在他的一生中麦杆画比历代都要辉煌,除了传承家父的手艺外,还拜了天门岳口的孙画匠为师,学习水墨丹青,专攻佛教、道教的神仙人物画,由于年年水灾,故从范关迁至三伏潭提街后,就用麦片雕刻佛道神仙。如他创作的《道教神仙百图》、《佛僧百图》、《廿四孝全释图谱》、《名将名相图谱》、《龙凤图谱》等,件件绝伦神品,个个形象逼真,刀法点染流畅,做工精细入微,神情毕致,艺界耸闻。他的门匾为《麦翰铺》,注:可惜这些神品或毁于日寇的铁蹄或消失于帝国的魔掌。据我亲闻目睹,有一批轴卷在文革中被批为四旧,封资修的产物而焚烧于烈焰之中。他成为邓氏麦杆画的第四代传人。
  祖父:邓学善,因5岁父亲去逝,随母亲纺纱织布为生,7岁帮人家放牛,16岁上船撒大网,成为了一个赶工挣钱的好把式,直到我父亲邓道清8岁辍学后又重操祖业,搞起麦秆作坊,他26岁时,因书法手艺极精,被国民党武汉警备旅笔试后在某营做文书,不到一年,国军败撤四川,父亲行军到宜昌时告病假回乡务农,以麦秆作画和雕刻皮影出售为业,并将祖传的某些图卷与母亲精心补作和修善,到四清运动时,因被视为历史污点和搞封建为由而被专政,劳动改造,但每次批斗后,还不间断地在深夜用绑扎后青肿的手臂偷偷地制作,光文化革命中红卫兵就操了四次家,翻箱倒柜地将所有的麦杆画、剪纸画、皮影全部抢走并焚烧,唯一的一幅观音麦杆画压在牛棚的牛草堆下才得以幸免,我记得父亲和母亲几天都没有吃饭,伤心倍至!他仰天长叹,难道五六代先辈的这点千劫万藏的艺术遗产真的是触犯了天规吗?从此,终断了父亲的制作,邓氏麦杆画在这十多年中似乎进入了枯绝的年代,他是邓氏麦杆画的第五代传人。
   邓友谱,字圃园,1949年生,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北省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文意会会员。201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27 1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2-12-27 10:08
据邓氏家谱载,麟祥公于乾隆年间在河南南阳就以金灿灿的麦秆编织戒指、菱角、绣球、蝈蝈笼、万花篓、玲珑圈 ...

    邓友谱,字圃園,号砚轩,1950年生,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江民间文化》湖北省杰出十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自幼受一个文化家庭的薰陶,酷爱书画艺术,为立志学艺,先拜竟陵书画名家叶泽沛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绘画,文革中期又与豫中管城龚振洲教授(河南郑洲工艺美术学院)投缘结情,收为入室弟子。    早年,篆刻获84年全国美展特优奖。《曙光》、《阳春三月》、《渔乐图》获省展银奖。曾任教于当阳长板坡工艺厂、四川丰都国际旅行工艺社多年。
    90年回仙桃开始麦秆画专题创作。首创荆楚独特的艺术风格,开鄂渝现代派麦秆画之先河,为邓氏麦秆画的传承,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作品《国色天香》、《仙女撒花》、《嫦娥奔月》、《钟进士夜巡》、《桃李满天下》、《延安颂》等作品得到王生铁、刘贤木、许克振、张怀念等省市领导的青睐与赞扬,98年湖北电视台拍摄了麦秆画的专题片《荆楚绝技》。
    《春雁南归》获97年香港回归银奖,2000年《春潮》获中国书画雕刻金奖。《桃李烂漫》被宋庆龄基金会、中国书画出版社授予银奖。其中《红楼梦》、《竹林七贤》、《广陵散》、《虎溪三笑》、《闹天宫》、《杨门女将》等作品被中国民俗博物馆、中国香港艺术馆、美国匹兹堡艺术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九九翰墨艺术书画库》、《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精品集》、《当代书画名家精典》、《民族腾飞杯中国书画大展作品集》、《跨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经典》、《当代书画名家词典》、《跨世纪中国书画家风采集》、《湖北省工艺美术精品画册》等专册均有作品收录,《长江民间文化》选入了封面人物专页。《沔阳民间艺术》、《长江中游民间文化艺术》、《仙桃电视报》都作了专篇报道,并载入市誌。
    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优秀作品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工艺美术精粹展上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精粹展铜奖;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同年,《清明上河图》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08首届天工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9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2009第三届湖北省妇女手工制品展示会获一等奖;2010年6月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0年11月获第三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展珍品奖,并被珍品馆收藏;201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201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现任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江汉书画院院长﹑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会员、仙桃市民间文艺家、仙桃市书画家协会会员。
.
151456647651.jp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27 1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xin_503050501123657862329.jpg
   金黄的麦秆艺术的梦
       知道民间艺人邓友谱是从一则关于奥运的消息,说他计划用70多公斤麦秆,雕烙一座以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为蓝本的大鸟巢,在今年奥运会开幕的那天带到北京去。 在三伏潭镇见到了58岁的邓友谱,朴实得像他手里的一束麦穗。        估计鸟巢创作快收尾了,他正一门心思地制作长达十四米的麦秆雕烙《清明上河图》,其中仅人物就有3000来个。他说,这辈子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都完成,便不虚此生了。谈起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他说了一个故事。        文革期间,三伏潭镇的街头来了一位落魄的“手艺人”,每天靠给路人画炭精素描肖像谋生,因为没有户口等证明身份的证件,再加上一口外乡话,引起人们的警觉。自幼喜爱美术的农家少年邓友谱出于对他遭遇的同情和才艺的钦佩,毅然将他带回了家中,一住就是两年。这位手艺人就是郑州工学院美术教授龚振州,因不堪运动中被整,流落到异乡,被收留在邓家后,便一心教当时尚不满十六岁的邓友谱绘画。        文革结束后,恢复教学的龚振州又将邓友谱接到学校,在他身边学了两年。这种特殊的教授方式,让邓友谱获得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与不俗的审美情趣。        如今,龚教授已去世,让他欣慰的是,一个农家少年最终用金黄的麦秆实现了艺术之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27 10:2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yht 发表于 2012-12-27 10:19  邓友谱,字圃園,号砚轩,1950年生,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江民间文化》湖北省杰出十大工艺美术大 ...

写作麦杆还是麦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27 1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12-27 11:06 编辑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2-12-27 10:29
写作麦杆还是麦秆?
     杆(多音)gǎn时,指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例如:笔杆枪杆中的gǎn ;
gān 时,指细长的棍状物。 例如:旗杆桅杆栏杆电线杆中的gān
   
秆(gǎn)指麦、稻、玉米等植物的茎。例如:麦秆稻秆玉米秆高粱秆中都用。这类词语中的不要误写成
    查的词典,不知对不对,问好{: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