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58|回复: 17

【2012新散文年度展】王阿林《小院秋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48

主题

1419

帖子

254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4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29 1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6

主题

79

帖子

18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 2012-12-29 1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2-12-28 23:57
欢迎王阿林携美文来参加年展!

谢谢老师!元旦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6

主题

79

帖子

18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2012-12-28 11: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阿林 于 2012-12-28 15:38 编辑

(四)、纳凉

       到了大伏,天气果真越来越热了。白天里,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到了晚上,炎热的余温仍继续上演。尤其是雷阵雨前,天反到会更加沉闷,令人窒息。如今的人们再也不惧炎热,白天也好,晚上也罢,每每这时,全家老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全凭电扇空调降温纳凉。晚上几乎没人到外面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凉爽。数星星,看月亮,唱童谣,说故事。正应了鲁迅先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情形。
  记得以前我们这一带乡下,人们喜好在大热天的晚上一块纳凉,三个一群,五个一档,一手搬着板凳,一手拿着个芭蕉扇,更有那些烟民,还揣着水烟袋,或端着水烟壶,到队里的晒场上,到张家的空地上,到李家的庭院里,哪里人多就往那儿。婆儿妈的坐一块,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说男人说儿女,叽叽喳喳,说得天上星星眨眼睛,对人间的故事好象很不明白一样。男人们凑到一起,尽是些带色的段子,就连那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被后生们逗乐了,羞得月亮也遮掩住半个脸。少男少女们按耐不住青春的萌动,早已选好相约的去处,在月光下互倾爱慕之情。  

       我小的时候晚上纳凉,就和一帮小伙伴一起,爱听大人们说故事。可有时大人爱说血腥的事和鬼的故事,我们一帮子小孩就躲到一边去,玩起捉迷藏,逮莹火虫。但有时也会被大人们的鬼的故事镇住,吓得就躲到父母怀里,在父母怀里乘机撒撒娇。因为那时孩子多,我们的父母不象现在一样去溺爱任何一个孩子的。记得那时农村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看电影看戏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镇上的电影队来放电影,全队的人甚至全村的人都会出动,因为晚上看电影既享受了文化生活的快乐,当然更是纳凉不可多得的一种选择。人一多就更热闹了,尤其是孩子这一块,有从家中带来的炒豆炒花生之类的,孩子间相互交换的、赠予的。有因坐位打架的,吵嘴的。有不时在电影光射下做鬼脸,做手姿的。电影场便成了孩子们嘻笑打闹的海洋。孩子们虽然说是纳了凉,可由于玩了个够,电影结束回去时也是一身臭汗,屁股上少不了挨父母一顿捶打,父母们心疼的是没烧锅草。
  那时镇上也有文艺宣传队,不过不怎么经常下乡。那一号子人都是由各村抽上上来的文艺骨干,农闲时就集中排练一些节目,如果上面有了指示,宣传队就下乡办乘凉晚会。演一些计划生育破除迷信方面等司空见惯的节。这样一来,节目也只有大人们看,虽然没什么热情高涨,反正纳凉是主要的,而孩子们便瞅着机会玩。宣传队舞台两边挂着的汽油灯把夜色照得灯火通明,那些田间的飞虫落满一地,孩子们台上台下的捉,好不热闹。
  也有一些不嬉赶热闹的人,他们就简便的在家前屋后的空地处,用门板竹床两头往大凳上一搁,搭个临时铺,坐着的躺着的都有,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和纳凉的人聊天,也有的呼呼大睡。那边电影啊戏啊都快散场子了,他们毫无倦意还在海聊着。也有的小孩看完电影或戏后,回到家一咕噜爬到门板上的大人身边就睡着了,大人们还得给摇扇和拍打蚊蝇的叮咬。那架势真是好不惬意。有时在外面纳凉就一觉睡到大天亮,大人们也只得陪着睡在外面到天明。
  那会儿,我们睡在外面纳凉,一夜不进屋睡是常有的事,蚊子也没现在多,即使是有很少的蚊蝇,大人们也会有用蒿艾、麦芒等点火烟薰驱赶。那会,家家户户都这个样子在外纳凉,很有安全感。记得我们睡在竹床上,眼睛盯着夜空,不断的数着星星,总是数不完,也数不过来,反反复复,复复反反。莹火虫有时也乘机捣蛋,围绕我们眼前飞,更使我们眼花缭乱。父母看着我们数星星的傻劲,总是乐呵呵的笑着。那时母亲并教我认识了哪是北斗星,哪是牛郎织女星。从此,我知道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知道了"七月七鹊桥会"。
    象纳凉这种小时候的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那并不久远的纳凉片段,总感觉很清新、很清馨,更有好多值得留念回忆的地方。虽然这只是普通人的一个生活缩影,如今很值得人去品味,这大概就是一种对亲情民风乡恋的怀念吧。
  近来天气总是热,虽然不能象过去那样和乡邻们一起纳凉,我还是情有独钟的让妻子和我一起到院子里纳凉,用这种方式来一次返璞归真,并和妻子大谈小时候纳凉的这档子事。妻笑了。她说:还有谁象你一样想那些老八古的事!是的,如今人们的生活在前进,无论是城里或是乡间,家用电器已经普遍,家家都生活在自已的空间里,不再会有人象从前搬着板凳去纳凉了,说张家长李家短,说带色的段子,说血腥的事和鬼的故事,也不用拿着芭蕉扇,唱着小调,为孩子拍打蚊蝇哄孩子睡觉了。纳凉,小时候那样热闹的场景和故事,也许永远不会再现。
  夜深了,外面有了一点凉意,回到屋里,我躺在床上,竟没了一点睡意。

(五)、养牛人

        听老家的人说,村里养牛的常爹走了.是在他八十五岁生日前几天走的,老人家走得很利索,一点儿也不糊涂.在这之前,他把陪伴了他多年的黑母牛,卖给了邻村的一个老熟人,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养牛人.据说,他因不放心他的这个老伙伴,物色了好多养牛人家,结果只中意了邻村这一家.也有一些 牛贩子来找他,见他喂养的牛有膘分,出高价钱,想买去屠宰能赚上一把.常爹说什么也没同意.还嘱咐子女:万一在给黑子没找到娘家前就闭了眼,你们谁也不准把黑子卖给人去屠宰.
  常爹其实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养牛人,我打小就认识他.他养牛好,是在全村出了名的.那时候分队养牛,队上有很大的牛棚,养的牛也很多,母牛也不时的有小崽崽,我们小孩就爱到那里玩,都想骑小牛犊玩.常爹本来就是一个爱牛如命的人,他把这些小牛犊简直视为自已的儿女一样,他不会允许我们这帮小调皮蛋惹他的这些小崽崽宝贝的,常常是追得我们四处逃散.嘴里不停的说:去告诉你老师.或者是:去告诉你爸妈.可常爹总是在嘴里说,竟没一回真的告状.这也成了我们小孩抓住他的这一软肋,总是大胆的偷着骑小牛犊.常爹也是装做没看见而已,他也知道,牛的力量其实是不在乎我们这一帮小屁孩子的.
  常爹是一个驾驭牛耕地的好把式.那时是大集体年代,拖拉机还很少,再说拖拉机也没牛能深耕,因为地深耕,土壤才能松疏,施肥深,地才壮,长的庄稼才好.因此每到耕种季节,牛就派上大用场.越是在这个忙的时候,牛越要喂好,要细心照料,一点也马虎不得.我们那时每夜都看到牛屋的灯光,常爹在不辞劳苦的给牛喂草.有时凌晨三四点钟,常爹就把牛拉出去,寻找有青草的地方沟河边上,让牛吃个鲜鲜.吃个痛快.常爹这个人心很细,虽说是集体的牛,可他对待牛比对他老太婆都要好.有些小伙子常常和他开玩笑,拿他老婆和牛说事.他却笑笑说:老婆有手有腿的,她能自已管好自已.可牛又不会说话,饿了累了,我不管谁来管.在耕种越忙的时候,他越是安排好牛的休息,让牛吃饱喝足.再忙他也不让牛疲劳上阵.记得有一次,牛已耕了一天地,虽然那块地还没耕完,常爹就卸下了牛套,一个队干部见状,要让继续耕完地.说什么也不干了,为此还和这个队干部大吵一顿.他和这个队干部说:牛只不过是不会说话的畜生,它这样卖力的干,我们就可以这样不公平的欺负它吗?可你是人,你总不能不知事吧!你得待它好,让它有足够的力气,你把它累垮了,明天还能继续干吗?倔犟的常爹硬是生楞楞的没理会这个队干部,把牛牵了回去.后来这个队干部也婉转的向常爹打了个招呼,算是赔不是了.其实常爹这个人,只不过是嘴上跟这个队干部有过不去的样子,他把牛牵走后,看到牛痛痛快快大口饮水,大口吃草的样子,他早就忘了这事.
  我和常爹还有个一场"师徒"关系呢.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事,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初中学生.有一年,我的三哥不知烧了什么高香,被生产队干部选中干上了队上的养牛人.说是因为牛多,常爹一人忙不过来,就让我三哥做常爹的帮手.于是我三哥不仅学会了养牛,还成为了生产队耕田耙地的好把式.由于日夜的不停息耕田耙地,早起放牛,深夜喂牛,常常让三哥累得精疲力尽.为此,让全家人心疼不已.为了减轻三哥的负担,每到放假或星期天,母亲就让我到生产队的养牛屋替换三哥,帮着喂牛草和住在那里夜间看护牛的安全.那时生产队没有分田到户,全队的玉米秸秆就是冬季牛的饲草.每晚我总要把干玉米秸杆一把一把的颁断,一把一把的喂给牛吃.我每天一早还到沟河边放牛,让牛吃新草.那时我们家生活条件不宽裕,常爹就经常从家中给我带来山芋花生糖果之类的,让我心中充满了感动,使我终生难忘.那时常爹见我人小,还不断教我怎样喂好牛,牛喜好吃什么样的新鲜草,牛得了病是什么状态等等.常爹还曾多次说过:牛虽然是牲口,可我们养牛人一定要有好的品德,这样才能真正与牛相处.如果没有好品德,是不会养好牛的.虽然我是一个挂名的养牛人,可我记住了常爹的这句朴实的话.
  分田到户后,我三哥改行已不再养牛,我也外出工作,常爹也分了一头牛.听说这些年,常爹养的牛,已是母牛生牛崽,牛崽大了又生小牛崽,已经换了好几代牛了.可常爹养 牛人的品性一点没变,他还是那样的守护牛,坚持不倦的爱护牛.虽然现在有不少的大型机械用之于耕种,可乡亲们还是照样爱找常爹用他的牛耕田,常爹为乡邻们耕田耙地,只是象征性的收一些费用.乡邻们过意不去,总是将自家收割的玉米杆等秸草,送给常爹作牛饲料.因此这些年常爹从没为牛饲草而烦过心.
  常爹走了,从此村里没了养牛人.可常爹的事还是有人常提起,他那熟悉的身影,亲切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我和乡亲们永远记在心间.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唐洋广电中心

电话:18912519350
邮编:224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6

主题

79

帖子

18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 2012-12-29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鸽张丽 发表于 2012-12-29 10:19
一组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问好!

谢谢赏评!元旦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28 23: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王阿林携美文来参加年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4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29 15: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来原生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100

主题

5602

帖子

655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29 22: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生活的美文!
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30 0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阿林 发表于 2012-12-29 11:01
谢谢老师!元旦节快乐!

新年快乐!
小院秋色胜春景
大度文章容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6

主题

79

帖子

18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 2012-12-30 1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苑 发表于 2012-12-29 15:33
好文来原生活,欣赏。

谢谢水晶苑赏评!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6

主题

79

帖子

18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84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 2012-12-30 1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月儿 发表于 2012-12-29 22:53
很有生活的美文!
新年好!

谢谢草月儿的赏评!元旦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