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桃人历来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民间盛行游泳、武术等体育活动,建国后,学校多开设兵乓球、短跑、跳高、跳远等课程,肥沃的土壤催生出一朵朵体育之花。1958年,自行车运动健将李发清首次参加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即以优异成绩夺得铜牌,并打破全国纪录。1978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上,中国女子篮球队获得亚军,其中就有仙桃籍运动员樊惠芳。1983年,有“花木兰”之称的童德荣在第四届分龄组跳水锦标赛上,获得3米板冠军和10米跳台亚军,成为仙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88年,巩会江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上夺得10米跳台金牌,两年后,又在伊朗国际跳水赛上夺得男子团体金牌、10米跳台金牌、3米跳板金牌和1米跳板银牌。1992年,跳伞运动员朱荣代表湖北队获得女子4人定点跳伞全国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1993年,涂军在上海首届东亚运动会拳击比赛中,获51公斤级金牌。
然而,真正让仙桃体育走向辉煌的,是体操。迄今为止,仙桃体操健儿在国内外体操比赛中共获得103枚金牌、87枚银牌和114枚铜牌,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和郑李辉4位奥运冠军,作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这样的成绩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2000年1月24日,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北京为仙桃题词:“中国仙桃体操之乡”,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体操协会也为仙桃特制了一块“世界冠军摇篮”牌匾。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键和副主任高健专程来到仙桃,把这两块金灿灿的牌匾送给仙桃人民。高健感慨万千地说:“每次到仙桃,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仙桃能够崛起一个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群体,这太神奇了。”美国总统克林顿也为我们仙桃的冠军折服,曾率全家接见李小双,为的是一睹奥运冠军的英雄本色。
说起仙桃体操,就不能不提到丁霞鹏。丁霞鹏是原沔阳中学的体育老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血吸虫重灾区沙湖沔中农场劳动,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开始做起了体操梦。20世纪70年代初,丁霞鹏顶着右派帽子白手起家,领着一群孩子,在学校操场旁的一块空地上开始了正规的体操训练。没有垫子,就在地上垫一层厚厚的稻草,上面铺上床单;没有器材,就找汉江船厂的工人用钢管自制了单杠、双杠、吊环、高低杠和平衡木;没有草坪,孩子们就在沙坑里练习翻跟头。训练条件如此艰苦,但对体操的执著追求让他们无怨无悔。1975年,全省举行少儿体操比赛,当时的沔阳县还没有资格单独组队参赛,丁霞鹏死缠硬磨,组委会才批准他们可以列席进行表演。丁霞鹏高兴极了。不能住进大会的住地,他们就在外租房子住“通铺”,只能中间拉一块帘子隔开男生和女生。因为地方太挤,丁霞鹏每晚都搬个凳子默默坐在门口,一坐就是一宿。这次比赛,孩子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让省体操界对仙桃刮目相看。从此,仙桃体操队获得了代表荆州地区参加全省体操比赛的资格。
1980年,丁老师在仙桃街头发现了正在打空翻的李卫华、李丰华兄弟,并为他们改名“大双”、“小双”,收入门墙。1983年,仙桃体操队在全省体操比赛中拿了9枚金牌!这一年,李小双被省体操队要走。也是这一年,郑李辉入了师门。两年后,杨威开始启蒙。
1984年,由李小双、李大双领衔的业余体校体操队获得全国男子儿童甲组冠军开始,仙桃体操从此翻开新的一页。1992年,李小双以“团身后空翻三周”夺取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自由体操冠军;1996年,李小双在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夺取个人全能金牌;李大双在与他的孪生兄弟李小双一起夺取1992年奥运会男团亚军之后,1994年又夺取世锦赛男团冠军。双子星一起站在世界体操冠军的领奖台上,成为世界体坛神话。在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杨威、郑李辉从李小双、李大双手里接过接力棒,作为主力队员夺得体操男团冠军,又一对仙桃双子星站在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
对仙桃体操的崛起,丁霞鹏固然起了关键性作用,但仙桃的历届体委主任也功不可没。第二任主任万家金在“左”的冰雪尚未消融时,果敢地将丁霞鹏连同体操班接进县体委,为仙桃体操事业走上正规化发展的轨道,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第三任主任尹长海,在体操项目下马的寒风刮来时,充当了仙桃体操事业的保护伞。第四任主任张守国在任期间,上武汉,上北京,为仙桃体操事业筹措经费不遗余力,奇招频出。
随着仙桃体操水平的稳步提升,精明的仙桃市政府也看到了体操名片所蕴藏的商业价值。2004年10月,“首届中国仙桃国际体操节暨国际体操精英邀请赛”在仙桃隆重举行,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日本和白俄罗斯共7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中国的杨威、李小鹏、滕海滨、张楠、程菲,俄罗斯的“体操沙皇”涅莫夫、“冰美人”霍尔金娜,日本的冢原直也和富田洋之,白俄罗斯的伊万等体操名将纷纷登场,给仙桃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仙桃借助于这一平台,聚天下朋友,邀各地客商,成功签下了数十亿元投资大单,为仙桃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生机。诚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评价的那样,仙桃找到了一个融入世界的切入点,那就是体操。
之后的神话是由杨威来续写的。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3年阿纳海姆世锦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连续三次痛失全能金牌之后,杨威在2006年10月的丹麦阿胡斯世锦赛上,甩掉“千年老二”的帽子,一举夺得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和双杠冠军,成为三冠王。在2007年9月的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上,先夺男子团体冠军,再成功卫冕个人全能,成为81年来世界第一人。2008年8月,在北京奥运上,杨威作为队长,带领中国体操队在时隔8年之后,再次夺得男团金牌。紧接着,杨威梦圆北京,勇夺个人全能金牌,以28岁“高龄”加冕王中王,登上世界之巅,成为中国体操史上无可争议的划时代人物。
在仙桃,体操从一个单一的体育竞技项目演绎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它所演绎升华的城市精神已经成为推进仙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让动力永不枯竭,仙桃市政府对体操事业不断加大投入,用于培养基础人材。2002年,李小双体操学校正式成立,与仙桃市体育馆、体操广场三位一体,构成了仙桃人引以为傲的“体操板块”,成为这座城市的“客厅”。
总教练颜永平说,仙桃这块地方出来的孩子一般个头都不高,结实得像个铁疙瘩,身材比较匀称,四肢都很有劲,协调性也好,这是练体操最好的天赋条件。强健的体魄,机敏的头脑,加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很多这样的小苗子成长为世界体坛上的参天大树。奥运冠军廖辉便是典型,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的比赛中,他一举成名,获得金牌,而且跟杨威获得体操团体金牌是在同一天。一个小城镇竟然能日夺两金,仙桃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难怪媒体称这一天为“仙桃日”。
体操学校出了举重冠军,再一次给了仙桃人深刻的启示,只要坚持不懈,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现在的体操学校名声越来越响,规模越来越大,学员由54名增加到168名,小队员们天天摸爬滚打,个个生龙活虎,他们的世界冠军之路将越走越长,越走越宽。虽然杨威因为身体的原因选择了退役,但湖北体操的新希望姚飞已经脱颖而出,“90后”将接过时代的重任,体操之乡将再次腾飞奥运之鹰。
我们欣喜地看到,体操已经成为仙桃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闪亮的城市名片,坚韧不拔、奋力拼搏、勇争一流的体操精神流淌在城市的血液之中,成为仙桃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激励着全市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建设实力、诚信、生态、和谐新仙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