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邹剑川 蚕是一种奇妙的昆虫。 古代中国在西方人口头中的词汇来自于它吐出的丝。蚕的丝编织出来的奇幻的布匹,至今让世人惊叹。 这种昆虫吃一种叫桑树的植物的叶子。 为了运输它吐出的丝织就的光亮布匹, 古代很多商人行走在路上,很多城市因此而繁荣,很多王国为此而征战。阿拉伯人,罗马人,中亚人拥挤在一条路上,都是为了这个小小的昆虫创造的奇迹。 今天这条光辉路线的往昔已经成为昨日映照在天边无限夕阳下飘散的云彩了。变成一个简单的词语,而蚕还活着,和几千年前一样吐出丝线。 我幼年时,喜欢养蚕。上课时候,把蚕籽包在棉花里,放在胸前,等待它孵化。当看到黑色的小生命破壳而出,缓慢的蠕动的时候,我很惊喜。 接着就是用桑树叶子喂养它们,先是嫩叶,不能有水。 大概半个月以后,蚕开始蜕皮。他短暂的一生需要经过几次蜕皮,蜕皮前,它不断地进食,然后沉寂下来,等待那个属于自己的时刻的来临。 脱离了旧的约束和打破了过去的自我,蚕发生变化,由小变大,由黑变黄,再到白色。火柴盒渐渐容纳不下它了。 它们咀嚼桑叶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并且包容兼蓄,毫不挑剔。无论什么它都拿来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吸收不了的渣滓被排泄。 我目睹着它们的变化,当它们长到一两寸的时候,它们的胃口开始变的更大。 我知道一个时刻就要来临了。 终于大量的咀嚼吸收迎接来了一个时刻,它开始吐出各种颜色的丝线,把自己包裹起来。这些美丽的丝线在外面,而它自己则躲在里面。丝吐完了,蚕的生命也到了尽头了。 在封闭中,在沉默中,它变成了蛾子。有一天它破茧而出,然后飞翔,它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飞舞在天上。 我总在想这些可爱的生命生活,吞噬,消化,蜕皮,结茧,飞翔。在这些充满奇妙变化的过程中,它一次次否定着自己。 这些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在外国人眼里有着奇妙魔法的小生命其实只是不起眼的生活在一棵棵桑树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古人对蚕的赞美。作为一个现代人,或者我们更应该关注沉默和内省的蚕在生命过程里,一次次否定和不断自新,创造神奇的各种表现。 (820字) 2004年作品 载于 云南昆明《都市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