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尉
  
- 积分
- 45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七旬大爷2400元买回假冒防癌药 | “健康讲座”实际就是推销保健品 | 荆门晚报记者 熊玺 健康讲座上,“专家”称,只要坚持吃一年“防癌药”,可确保5年内不得癌症。几场讲座听下来,年过七旬的张大爷便花2400元购买了两盒。张大爷的女儿日前将产品送去检测,发现“防癌药”不过是普通保健食品。
市民反映 老父亲迷上健康讲座,蚀财2400元
近日,张女士致电荆门晚报记者,称一个多月前,她的父亲每天早晨5点多就出门,原以为父亲是出门锻炼身体,哪知父亲每天早上都会去听一个旨在推销“防癌药”的健康讲座。
“每堂健康讲座课都会发一些小礼品,几堂课听下来,我的父亲就对讲课的‘专家’深信不疑。”张女士介绍,此后,不论刮风下雪,她父亲几乎每天都会去听健康讲座。最近几天,她父亲还花了2400元购买了两盒“防癌药”。
“我父亲告诉我,健康讲座的专家宣传坚持吃一年药,可以保证5年内不得癌症。”张女士说,讲座的宣传口号引起了她的警惕,她查看“药品”的外包装后,发现外包装印刷得极不规范。她百般劝说父亲,讲课的“专家”是骗人的,切勿相信,但父亲却和她发生了争执。
为什么父亲会相信讲课的“专家”而不信亲生儿女?张女士跟着她的父亲体验了几次健康讲座后,感悟颇深。
组织健康讲座的人抓住了老人的消费心理,一来老人贪小便宜,刚开始只要去听课就有礼物送,天上掉馅饼的事谁会不要啊?而且年纪大的人占到一点便宜就像捡到了宝,于是慢慢对“专家”放下了戒备心;二来老人早上也睡不着,起得早,他们错开上班时间,每天早上5点多开课,8点前就下课,这样既不会被年轻人发现,也留出了时间差,跟老人套近乎,拉家常,时间久了就和老人建立了感情和信任;在免费赠送小礼品后,他们开始推销“防癌药”,2400元购买两盒“防癌药”返1000元现金外加一套“泰国金饰品”。
张女士说:“他们确实返还了1000元现金,也确实赠送了‘泰国金饰品’,但羊毛出在羊身上,1000元现金本就是老人自己的钱;而赠送的‘泰国金饰品’不过是铜镍合金,和黄金不沾边。”
食药监部门辨析 老人购买的“防癌药”属于保健食品
由于张大爷对健康讲座的“专家”深信不疑,张女士将“防癌药”送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进行鉴定。
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被吹嘘具有神奇疗效的“防癌药”,在包装上注明的是“国食健字”,而“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均为保健品,只有标有“国药准字”的才是药品,只有药品才有功能主治等宣传,保健品没有治疗功效,只起辅助作用。
经过进一步鉴定,这种“防癌药”的主要成分包括淀粉、果粒酸、木糖醇、维生素C、维生素E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说:“这种‘防癌药’实际上是一种复合维生素片,属于保健食品,并不具有药效。”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说:“保健品和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老年人不要轻信各种药品宣传,有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买药还是到正规的医院和药房。”
医师建议 养生防病不妨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市场上各类所谓的防癌抗癌的保健品、营养品,到底有没有功效呢?
“所谓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补药都是骗人的。”中医副主任医师钟光新说,扶正的中药只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并不能代替现代的肿瘤用药。用补药取代现代正规的肿瘤用药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老人的积蓄也比较丰厚,追求延年益寿、身体健康成了人们最大的心愿。但自然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到了一定年纪,人的身体机能退化,就容易患上一些慢性、长期的疾病,短期治疗难以产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就容易去寻求各类保健品。一些不良商家就瞄准了这些老人,吹嘘自己的保健品能够“包治百病”,而辨识能力较弱的一些老人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钟光新介绍,老年人较易患上心脑血管类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如何控制、治疗这些疾病,绝不是任何保健品能够替代的,必须到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
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保健?钟光新表示,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适当的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对保持健康很重要,老人可以多参加一些舒缓的运动、适当地和朋友打打牌,这些都对健康有益。如果确实想服用一些保健品,老人也应该事先咨询一下医生,以免带来副作用。
工商提醒 以下四种花样需小心提防
根据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类似张大爷陷入“防癌药”陷阱的中老年人大有人在。
今年5月,杨爹爹在城区文化宫附近参加治疗颈椎、腰椎疼痛的免费体验中,购买了一台12000元治疗床,但使用后没有治疗效果,只是一般的保健按摩床,后来在工商执法人员的介入下,杨爹爹才得以顺利退货。
陈奶奶在某小区内听了一场免费的健康讲座,“教授”向在场的老年人宣传一种保健品的治疗作用,还有“医疗专家”接受现场老年人的咨询、为老年人现场义诊。在“专家”的劝导下,不少老人购买了该保健品。
“老人之所以踏入了购买高价保健品、高价理疗仪器的陷阱,与健康讲座课上的种种花样分不开。”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提醒,这些花样总体来就分为四种:
一是免费体检时“吓唬”。一般来说,老人们均可获得免费体检的机会。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有疾病的老人,在听说检查结果的时候,往往被吓得大惊失色。
二是“施小恩小惠”。一些推销保健品的商家会主动向老人发放免费胶囊、赠送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甚至给以很高的回扣。卖保健品的初期,价格可能会很低,让老人们觉得占了很大便宜。而越到最后,保健品可能会越贵。这时候陷阱可能才会真正的降临。等老人们醒悟过来的时候,对方可能已经不知去向。
三是“大肆吹嘘”。这些推销人员以发放传单、展开讲座等方式向老人们介绍一些健康知识。随后,他们便趁机大肆吹嘘保健品的药效。一些传统的中药保健品,如灵芝等,往往被吹嘘成包治百病。
四是“专家”上门服务。这些健康讲座的“专家”没有固定销售地点,所销售的“药品”一般都由“专家”送货上门,表面上的服务态度很好,实际上既是为了拉拢人心,又是为了避免工商、食药监、公安等部门的检查和消费者索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