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12-31 23:44 编辑
民间工匠 在湖北沔阳(今仙桃),人们常常把民间工匠细分为“九佬十八匠”。 九佬十八匠指的是“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雕画焗盖(音)篾丝染,茅弹镐箍皮”二十二个行当。九佬则指杀猪佬,阉猪佬,补锅佬,磨刀佬,剃头佬,剔脚佬,打渔佬,渡船佬,吹鼓佬等九个以“佬”为名的职业; 而十八匠具体指的是“金银铜铁锡,木石雕画皮,瓦砌油瓷泥,弹花箍桶漆”十八个以“匠”字为名的职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并非具体数字。民间传统中的工匠却又号称72行,而社会行业的分工又远不止七十二行。不管是九佬十八匠、还是三百六十行和七十二行,这些不过是人们用语中习惯数字,比如三六九、三十六、七十二。实际上是用来泛指民间工匠中的各行各业。当然也还涉及到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等。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五花八门”原是指“五花阵”与“八门阵”。“五花”就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八门”就是:一门巾——算命占卦;二门皮——卖草药的;三门彩——变戏法的;四门挂——江湖卖艺的;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七门调——搭蓬扎纸的;八门聊——高台唱戏的。简称为巾、皮、彩、挂、平、团、调、聊。 民间工匠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是按行业去细分,又可以分为建筑、用具、维修、饮食、杂艺和服务等。 一、建筑工匠:建筑工匠大致有烧窑匠、箍窑匠、石匠、泥瓦匠、木匠、解匠(盖匠)等。 二、生产、生活用具制作工匠:铁匠、皮匠、席匠、篾匠、蓑衣匠、陶窑匠、裁缝等。 三、维修工匠:小炉匠、眼镜匠、箍匠、钟表匠、弹匠等。 四、饮食制作工匠:粉匠、厨子、糕点匠、屠夫、酿造等。 五、杂艺工匠:油漆彩画匠、纸货匠、染匠、吹糖人、吹鼓手、牙医、郎中等。 六、服务工匠:赶牲口、货郎、典当、理发、照相、骟匠等。 . . 九佬十八匠的来历与传说
相传,在鲁班师傅八十寿辰时,按例各地的徒子徒孙们都要回来给鲁班拜寿。鲁班也想看到他最得意的二十七个徒弟。谁料想,头一天只回来了十八个。
鲁班把最大的一个徒弟叫来说:我已经老了,你们要赶快把我的手艺都接过去。
大徒弟说:是呀,手艺的门路太多,我们学都学不赢。师父,你看怎么办?
鲁班一听很高兴地说:如今不比从前了,我也在想这个事。艺多不能精,你们要各精一行才好哩!
大徒弟说:师父,你给我们分个行当吧。
鲁班说:好,你把已经回来的徒弟,开个名单给我。
大徒弟写了十八个人的名册,正准备交给师父。鲁班的老伴听说要给徒弟分行当,生怕把织布的女儿和做篾活的女婿分掉了,便在名册上添了两个名字。鲁班想了一夜,想出了十八个行当,定为十八匠。可是把名册拿来一数,名单上又多了两个人。他老伴说:是我把女儿和女婿添上的,你也给他俩分个行当吧!
鲁班说:“他们的手艺还没学好,怎么能分行当?”
老伴说:以后总要给碗饭吃,还是先分个行当吧,等他俩学好艺再算“匠”好了。
鲁班师父又想了一夜,终于又想出了两个行当,一共分成二十个行当:金、银、铜、铁、锡;石、木、雕、画、皮;弹、轧、机、篾、瓦;垒、鼓、椅、伞、漆。”=
一个徒弟给一个,个个喜欢。
鲁班的老伴看女儿女婿也分了行当,很是高兴。
第三天,又回来九个徒弟,他们听说十八个师兄都有了命名,心里很着急。幺徒弟忙向鲁班请求说:师父,你给师兄们分了十八匠,我们也要分行当,艺才学得高。
鲁班想了一想说:匠分完了,我给你们再分个九佬吧!” 幺徒弟说:“好,怎么分呢?
鲁班说:就分成阉猪、杀猪与骟牛,打墙、打榨与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你们看怎么样?
其他八个都高兴,只有幺徒弟不满意地说:师父,你怎么把我排在后头—当老九呢?
鲁班笑着说:排在后头怎么不好!乡亲们栽秧、薅草要打锣鼓,红白喜事要迎宾客,都是先把你放在前头嘛!说得幺徒弟也笑了起来,众徒弟们是皆大欢喜。自此,就有了“老九不能走”之说。
从此,“九佬十八匠”各立门户,手艺越做越精,各种东西越造越好,遍地开花,老百姓非常喜爱,无不称颂。 . . 祖师爷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泛称学术流派、宗教派别以及各行各业的创始人。 行业祖师崇拜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过去各行业都很重视,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有些人成为祖师爷纯属偶然,有的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业、糕点业都是拿 关羽作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 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据说号称盐业祖师神,多达30 多位。 确定行业祖师爷也并非完全随意,也需要具备这样或那样的条件。
一、某种技艺的发明创造者。
二、对一行业的形成,有过重大贡献的人。
三、某位历史名人,曾做过某种行业。
四、某为神灵与某一行业有关。 主要行业的祖师爷
木匠——鲁班
石匠——鲁班
泥匠——鲁班妻
漆匠——鲁班妻
陶匠——范蠡
铁匠——李老君
酒匠——杜康
纸匠——蔡伦
屠匠——张飞
笔匠——蒙恬
盐匠——葛洪
醋匠——帝予
蔑匠——张班
染匠——梅、葛二仙
鞋匠——孙膑
画匠——吴道子
裁缝匠——轩辕帝
梳蔑匠——张鲁二班
理发匠——罗祖
刻字匠——文昌帝
补锅匠——女娲、老君和饿佛
豆腐匠——孙膑、庞涓
厨师匠——詹王
鞭炮匠——火神祝 …….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社会里,一些心灵手巧者根据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独创或传承一门技艺,民间工匠不仅是中国民间的艺人,他们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匠工被先进的工业技术所代替,完全被消失,有的就是存在一部分,也没有立足的市场。(参照网络文章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