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23|回复: 2

[转贴] 一一得三:十堰麦田郧县走访记 图文:老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6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2013-1-4 17: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深秋,一天的走访从最暗的黎明开始



一个季节

阳光、山峦:秋的界线




雨停、风过,然后就剩下赤裸裸的秋色
深秋,在11月11日“脱光”前,展现绝艳

一山一锦缎




一树一秋色





一水一叶,彼此镶嵌,知岁月!



涧中一白练



秋水也奔腾



稍缓处,似瀑似流





静时作镜,谁在谁的世界?





一苇



一帘



一筏



一屏



山水间



蜂巢



知秋




一个麦田团队,一群麦田志愿者

2007年暑假,因为有了朵朵妈妈、山娃大叔,麦田第一次来到十堰,开辟了竹山资助点。

2007年十一,因为有了棱角、李子、妮子等志愿者,有了麦田湖北团队,本人才得有幸第一次参加麦田走访活动。10月1日早上8点从武汉出发,(大部分志愿者下午乘坐长途汽车,凌晨三点到达),一台车,途遇抛锚,历经24小时于第二天早8点才到达目的地。当时的活动除了竹山本地,几乎没有十堰地区志愿者参加。

五年时间,前三年的沉淀,近两年的爆发,十堰麦田已是个辖竹山、竹溪、郧县等三个资助点,拥有大批成熟志愿者、结构完善、管理规范的志愿者团队。
2012年11月,郧县走访,短短两天的周末时间,10多台车、近40名志愿者,几乎全都来自十堰本地区。




本来是去打酱油的,还是被车夫了两天



他们,我们





走访中





如果问什么是幸福?走在碎碎阳光照进的斑驳秋林中,我们是幸福的!



很认真




十堰团队骨干:小棉花




三个女人




猪妈




其实你们更上镜






灿烂









一样的困境,不一样的三个家庭

很多次对自己强调,也向别人宣扬,经历过太多贫困,不会轻易感慨。
可这次的走访,直面她们,这些孩子,仍然让我深纠。

她(一)

一个活波、开朗,懂事、勤快的小姑娘。







孩子今年12岁,寄居叔叔家,小学4年级住校。父亲常年游荡在外,母亲在孩子出生不久离家,后病故。
走进家门,孩子正在忙着为家人准备午餐



山里这个季节接近冰点的温度,孩子穿的鞋



这是一个在贫困山区比较典型的单亲家庭模式之一:祖辈贫穷,字辈多,娶不上老婆,娶了要么跑了。然后,孩子要么交给长辈、亲戚,或吃百家饭,父亲常年不归家。
而,这个孩子也不能幸免。于是,我们看到的会是木讷、自闭、少言寡语等等外相。可是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些完全没有看到,展现给我们的是:礼貌、热情,还有开朗、懂事。

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父亲是长子,又是男孩,打小在家比较受宠,基本不会干农活。婚后家庭变故,然后就一直出外游荡。偶尔回来,也是东家借粮,西家借油盐,没能力盖房子,总是借住别人废弃的土胚房,垮了这家搬那家。后来找乡邻借的粮油,又不能归还,再也借不到了,于是就很少回家了。

就这样,在孩子3年级的时候,这个父亲就把孩子带在了身边,在外一起浪荡。今年,孩子还是回到家乡,继续读书,所以我们看到12岁的孩子,读的还是4年级。

按理说,这是一个让我们厌恶、鄙视的父亲。我们一度在孩子的叔叔数落自己哥哥这不是、那不是的时候,有些不适,甚至是责怪、嘲笑这位父亲的种种行径。

可孩子的性格表现给了我很大的困惑:如果真是这么差劲,一无是处的父亲,可他怎么有一个懂事、阳光的孩子?

这一定是个有“”的孩子,而爱就来自于这个无能、游手好闲、劣迹斑斑的父亲。这个父亲一定是爱自己孩子的,而且是个愿意表达、付出的父亲。他的无能丝毫不妨碍他去爱孩子,并在游荡的时候都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她关爱!然而他确实无能为力,在外谋生的时候,不能让孩子进到当地学校学习。最终,他还是把孩子送回自己无颜回到的家乡,让孩子进到学校。零散的几十元、上百元,他还是会在偶尔“偷偷”回乡时,匆匆塞给孩子。

所以,“”无高低贵贱。对于孩子,这是个好父亲,虽然卑微低下。相比很多父母为了家庭和孩子,而把孩子留守家里,谁是更懂孩子、更懂得爱的父母呢?
透过孩子家的大门,我们能直观看到此季流彩;可是我们能透过卑微的生活,看到爱,看到痛楚和幸福么?





她(二)

她:干干净净,活波的一个小姑娘



她的家







她的母亲:一个下肢完全瘫痪、严重智力障碍的女人



母亲行走的工具:完全借助这个铁方凳,在地上挪动行走。这个凳子也常常是孩子们的玩具。



她的一家人:全家低保。在深山极度贫困家庭,如果男人本身条件一般,要想娶老婆非常困难。但要是碰到有人家的残疾女,宁愿早点把孩子送出去,就正好符合这种男人家庭的需求。
她出生在这种家庭,残疾加智障的母亲。在这里,生命向你展示了出非凡的力量。在很多人深受求子窘境,或更多人为生存不易,哀声叹息时,他们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在仅仅能够活下去的环境中,欢乐、健康的向上生长。



她和她的两个弟弟:对于不谐世事的孩子,这个时候的母亲就是他们的玩伴,孩子有时候会恶作剧的突然抽掉母亲的凳子,看着母亲摔跤出丑而哈哈大笑;而母亲也会像孩子一样好奇,凑到我们跟前,看稀奇热闹。在母亲的世界,孩子同样是她的玩伴,哺育是本能,一起玩耍是她的全部世界。所以,在我看来,孩子们对母亲的种种不敬,只是伙伴之间的嬉戏而已。

也许真正的悲哀,是在孩子们长大后,感受到了冷眼,知道了嫌弃。那个时候渴望玩伴的母亲,还能获得孩子们一起在泥地上滚爬的亲昵么!也许,她不仅仅失去的是玩伴,还有自己的孩子。






但愿我们的孩子能继续健康成长,记住生命的来源和不易,美好如屋前的风景!



她(三)

她:一个弃婴。



她现在的家:这家的老大当年确定自家太穷娶不了媳妇,偶然的机会碰上了这个弃婴。在这个孩子的襁褓中放有300元钱,是遗弃者给收养者的抚养费,于是就抱养了这个孩子。后来。老大还是无力抚养这个孩子,真是太穷,就把孩子给父母,自己外出不归了。现在,孩子又给过继给老三,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孩子的“父亲”。

而这又是一个单亲家庭,没有女主人。这位父亲还抚养着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负担重,常年在外打工。于是这家有了香火传代的爷爷、奶奶,在我们了解情况的时候,一直唠叨着:300块钱怎么能养一个孩子,仿佛这个孩子为他们的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这样经常的唠叨中,在这样极度贫困的环境中,孩子就这么一天天长大。









见到孩子,到我们离开,孩子始终没有开口和我们说一句话。
她不羞怯,不回避我们的镜头,无任何表情;这不是木讷,而是一种冷漠。
我想,每天在这个孩子小小的内心,该有多少对生生父母的怨恨;而有多少怨恨,就会有加倍的思念,这是一种必然的需求。
可是这种纠结,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



在这次走访培训时,小棉花在谈怎么写“走访评价”时说:建议大家不要简单重复“贫困原因”栏,尽量能用感性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这里,只想说:希望有更多的“爱”和“温暖”如那一刻的阳光照进孩子的世界!也许我们能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6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2013-1-4 17: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egreen 于 2013-1-4 18:04 编辑

原帖地址:
http://bbs2.mowo.cn/viewthread.php?tid=122445&highlight=%B5%C3%C8%FD
如果作为新闻,这个帖子的时间性不够好。
是在2012年秋。参加完郧县走访后,武汉的志愿者老朱所写。
一遍又一遍地看过后,还是忍不住想要转帖过来和大家共享。
秋景很美。但是孩子的生活状况却是简单的:活着。
不论物质条件多馈乏,只要阳光快乐,那这一个人生多少还有健康的意味,多少让人欣慰。
但是镜头下这样漠然的表情,就不能不让人心酸。
这不是一个个花季的孩子该有的和该承受的。

老朱还有一个身份,麦田计划原湖北分社召集人。

所以,他了解由原湖北分社一手创立的竹山资助点的创立之初的艰辛,并且一直关注竹山资助点所在的麦田计划十堰团队成立后的发展状况。竹溪和郧县是团队成立后,建立的后两个资助点。十堰团队目前要负责这三个资助点的贫困学生的帮扶事项。
当十堰的资助点由一转为三,增加的工作量决不仅仅是增加了三倍之多。今天的十堰团队仍然需要更优秀的志愿者,更有组织领导力的志愿者加入。如此,方能走得更稳,更坚定,由此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