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734|回复: 17

樊城美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6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7万

积分

少将

幸福,由心不由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037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9 1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要消失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123黄酒的辉煌依稀记得。
DSC003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2

12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天下乌鸦不全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419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8 2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123原址对面那家做黄酒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6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7万

积分

少将

幸福,由心不由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037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8 2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道口的甜酒,麻来买哟”
文:胡一杨 王夕平 摄影:周平
“马道口的甜酒,麻来买哟”,每当我脑际回闪起这抑扬顿挫的吆喝声,那马道口甜酒的香甜可口又一次触动着我的味觉。当晨曦渐露或余晖临近的时候,那快要到来的叫卖,成了我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讲述人杨文秀,女,1939年出生,家住樊城区马道口社区居委会
马道口社区居委会与中山后街是邻居。我1968年开始在居委会开办的马道口饭店上班,饭店主营早餐和中餐。品种有窝子面、炸油膜、甜酒等。家住马道口的黄光福的妈擅长做甜酒,就毫不保留地教会了店里的十几个大妈、大婶做甜酒。我打很小时候就喜欢喝黄妈做的甜酒,到现在黄家的甜酒还是马道口最有名气的一家。当时襄樊制作的甜酒原料之一糯米有时还供应不上。经常要到荆州、钟祥等地购买。饭店一般卖生甜酒,顾客用现金加上粮票购买后回家加热即可食用。饭店一般盈利1块钱的话,一角钱作为职工的工资。1980年左右,我离开了马道口饭店,开始自己做甜酒卖。在家一般每次要做2、300斤糯米原料的甜酒。选用好品质的糯米,浸泡后,用柴火蒸熟,用东津或河南的曲子发酵, 24小时后甜酒就做好了。收获劳动果实的时候,每当看到齐刷刷码开瓦罐盛装的甜酒,就有一种看到自己抚育的孩子一样喜悦。我推着三轮在襄樊二城沿街叫卖。每天能卖30斤甜酒,几十斤黄酒,一个月下来有800元的收入,你可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每月的平均工资收入是50元。
到了2007年我歇业了,在家颐养天年。卖马道口甜酒成了我的职业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成了我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文秀与老伴
杨文秀与老伴在自家小院前留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一杨 于 2013-1-8 23:41 编辑

安春园与安启斌
安春园飘香
安启斌(今年69岁):安春园回民饭店位于樊城中山后街中段。自己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安春园由我父亲安生云创建于1930年,以经营牛羊肉菜品为主,饭店也度过了七十年春秋。老父亲打理了一辈子饭店,1962年过世。安春园有蒸菜、胡饽、凉菜、水饺等品种。所用牛羊肉均购自回民屠宰的,干净鲜活。饭店做出的蒸菜酥软可口、水饺鲜美,远近闻名,安春园渐渐做成了襄樊传统饮食名店。近几年,襄樊许多知名的大饭店专门请我住店传菜。兴旺时,弹丸之地一天有1000多元的营业额,四张桌子常常翻台。我家饭店由于买卖公道、童叟无欺,百姓口碑很好。我先后荣幸地当过省、市政协委员,还当过樊城区的政协常委,参加了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李鹏总理和田纪云副总理的亲切接见。现在饭店每天主要由我和老伴程群群、女儿安晓玲忙乎。
我对中山后街的去留不十分清楚。但我希望像中山后街这样有特色的老街巷能够保留下来,因为他留存着丰富的会馆、码头、饮食、民居等文化要素。与我同时期的王幼民清汤、风箱甜酒等传人岁数都有点大了。再过几十年,我们这些老手艺和老街巷都消失的话,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安春园与安启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3黄酒馆的老板
DSC003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在老街上
步入中山后街,我们首先结识了123黄酒店的老板骆崇敏。南阳人骆崇敏、冯均安夫妇1988年来樊跟着二叔骆泽新、婶娘王新清学做黄酒。骆崇敏说,123黄酒店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现在黄酒店由他们夫妇、儿子冯自北,儿媳妇打理。酿酒方式采用的是小曲发酵。襄阳用小曲或大曲,新野用小曲,枣阳、绍兴、郧阳用的是大曲。小曲发酵的特点是成品口感好,营养丰富。大曲成品浓烈,劲爆,饮多了伤人,干重活的人喜喝。骆的孙娃子三岁时就开始喜欢喝奶奶做的黄酒。骆家就在作坊旁住,前店销售,后边做酒。孙娃子常常是闻着酒香入睡。一天能销售两缸酒,每缸有300斤,据了解,整条中山后街像骆家这样规模的黄酒作坊就他们一家。另外在自家做黄酒的人家有几十家,他们销售的方式是沿街叫卖。一丁黄酒、一二三黄酒等孕育和推动了中山后街饮食一条街的兴旺。1988年到1993年左右,“到一二三喝黄酒去!”成了襄阳好哥们呼朋唤类聚餐痛饮的一句嘴边的话。骆泽新、王新清夫妇做了一辈子黄酒,黄酒做出了名气,因门牌号在中山南后街123号,索性就叫123黄酒店。经酒徒们口口相传,一时竟成了襄阳名店。王新清做到65岁那年,歇手颐养天年。2006年,77岁的骆泽新辞世。123黄酒店每天早晨7点开门营业,晚上10点打烊。酒客用塑料壶10斤、20斤的打回家,享用完后,隔三五天再来打一次。劳顿一天下来,让媳妇给拾掇两三小菜,一餐惬意地喝上三五碗也伤不到人。骆家备的有几类黄色和白色的黄酒,根据酒劲大小,价格不等。街坊刘师傅有一次从饮食大省四川成都来了朋友,中午打了10斤招待客人,晚上又打回20斤。临走时客人主动提出要往四川带一壶走,可见襄阳黄酒的魅力。123黄酒发酵所用的米一直用等级高的米。一般不卖给经营早餐的面摊,少部分面摊主买回后偷偷加兑水,毁坏过123的声誉。骆家一般多给大饭店和大酒店送酒,主要是因为他们卖得起价钱,不兑假。123黄酒店也就是这样的规模,而一丁甜酒从鹿角门发迹,现做成了大饮食公司,甚至在郑州那样的大城市都开了分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94

296

主题

2404

帖子

40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3: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后街的锅盔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