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仙桃网(仙桃日报) 1月7日,沙湖镇丰乐村6组,挖掘机正在疏挖、清池,李华兵正在池边忙碌。在新的一年,他准备把鱼池扩大10亩,专养刁子鱼。
李华兵原有60亩鱼池,一直只是常规养殖,没有多大效益。眼看周边渔民靠“特色”致富,他眼热了。
口感好、价格高、市场俏,沙湖镇刁子鱼养殖成农民“新宠”。镇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0户,网络养殖户380户,养殖基地800亩,创建无公害养殖面积2800亩,年产优质商品鱼3000吨,申请注册了“九不收”牌大白刁商标,并在多家超市上柜销售。
水资源丰富的沙湖镇,涌现了一大批靠水吃水的渔民,过去,他们养殖模式单一、常规,一年上头吃了亏,只能糊口。现在,他们有的喂甲鱼,有的养黄鳝,有的饲黄颡,均产生了可观收入。2011年,合作社探索的“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模式”获得成功,发展100多亩,亩产量达到1500斤以上,亩效益突破2万元,纯收入1万多元;2012年,亩产过2000斤。
曾经,刁子鱼只是在外滩湖泊自然繁养,池塘主养刁子鱼没人试过。镇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樊胜祥组织渔民,赴江苏、浙江、武汉等地考察,拜访请教水产专家,不投喂沉性饲料,改投喂人工优质高蛋白膨化饲料,成功探索出池塘主养、与“四大家鱼”混养、网箱养鳝、甲鱼塘中混养刁子鱼等模式。
同时,该镇还开展了刁子鱼苗的人工繁殖,每年可产(供)鱼苗800万尾,解决大规格苗种难以培育的瓶颈问题,攻克鱼苗、鱼种、亲鱼和成鱼活体的长途运输难题,为刁子鱼的推广打下基础。现在,白沙洲市场上,沙湖刁子鱼等水产品供不应求,与同品种鱼相比,每斤售价高出0.5至1.0元。(记者韦丽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