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60|回复: 9

儿时吹过的“吹叫”——呜嘟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9 2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3-1-9 23:15 编辑

     呜嘟,乐器名。原名“叫叽儿”,本是牧童玩具。历史可追溯自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音色浑厚穿透尤善表现幽远飘逸、古朴的意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bc528bb74497c4d130add14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10

305

主题

8836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160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3-1-9 23:1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10

305

主题

8836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160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3-1-9 23: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叫,好亲切,这估计是我大学以后第一次听老乡们提及,也是第一次看到吹叫是这么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10 1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桃西站 发表于 2013-1-9 23:15
吹叫,好亲切,这估计是我大学以后第一次听老乡们提及,也是第一次看到吹叫是这么写的 ...

.
20100615013829141.jpg
(转图片)这个不像,过几天了我来用面粉捏一个,哈哈...问好仙桃西{: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1-10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玩过,张哥不说,老仙都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1-10 19: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1-10 1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糊涂仙 于 2013-1-10 19:33 编辑

http://www.56.com/u91/v_MzAxNDEwND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23

主题

263

帖子

87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74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13 0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郑场叫它 打鼓吹叫。小时候玩过,父亲做的。用湿黄土捏好,阴干放灶里烧红,冷后就可以了。

记忆中有这么一段童谣: 黄瓜泥巴做吹叫。。。。。。  
后面的不记得了,就是说的它,打鼓吹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0

主题

1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17 0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瓜泥巴做吹叫,吹叫吹不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9 23: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吹过的“吹叫”——呜嘟
    晚饭后和老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荧屏上一女节目主持人衣着单薄,裸露部分比较多,老婆盯着女主持的休闲服饰目不转睛,于是我随口说了一句:这女主持才漂亮呢!老婆斜睨了我一眼说:有什么漂亮的,一张“瓮个嘴”。听老婆这么一说,于是我想起了儿时吹过的“吹叫”——呜嘟。
    呜嘟,属气鸣类乐器,由腔体共振发音,“呜嘟”二字也就由其发音而来。吹奏时,双手捧起呜嘟,嘴唇自然地靠近吹口处吹奏,就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也不必用口去含着呜嘟嘴的吹口处。
    呜嘟,老沔阳俗称“瓮个”。小时候大人做给小孩玩的“瓮个”,大体为鱼形状,也像一个大红薯。其两头尖,一头是“瓮个”嘴,开有不露出的斜槽,连接着中间鼓起的空体;“瓮个”的腹部开有相对的二个孔,但比竹笛孔要小。另一头是“瓮个”的尾巴部分,与鱼尾巴一模一样。尾巴上也有一孔,是用于穿绳索的,方便孩子们好把瓮个挂在颈脖上。
    形容人的嘴巴像一张“瓮个嘴”,是说某人的嘴唇长,说话时腮帮总会很自然地鼓起。酷似孩子们在放牛时吹的泥巴“瓮个”。
    呜嘟为泥土制作,而且是最好选用沟里、河里流水冲刷过成为了块状,变得像肥皂一样的黄疙泥巴捏制。小时候不懂事,夏天里打鼓泅常用这黄疙泥巴来洗头。做呜嘟的工具只需一个不长的篾片就行了。开始做时,先把从河里摸来的黄疙泥巴削成薄片,掺水搓成泥团,用大拇指抵住泥团,像捏元宵节吃的团子一样做成空心,这空心部分想必大概就是乐器中的鸣声腔体吧。呜嘟捏成形后,趁其还是湿泥巴,用篾片插出呜嘟嘴上的槽,细树枝钻出孔来,再用篾片蘸水把呜嘟的外形刮光滑,放在荫凉处晾干了,就可以吹奏了。如呜嘟有裂口,就用泥水浆去填缝。
    如有多余的泥,就去捏些“叫子”,书写名叫“泥哨”。做泥哨比做呜嘟要简单的多,先把泥捏成短长条,弯出一小角度,用树枝钻出空心,再用篾片插出泥哨嘴,刮光滑就算做好了,同样也需要荫干。
    大集体时,生产队都有窑场,烧砖瓦时,把干透的呜嘟、泥哨去烧制成土陶,其保存的时间要长许多,没有烧制的纯泥巴坨呜嘟,掉在地上就摔破了。
    呜嘟吹出“嗡、嗡”的声音,手指按着或松开腔体上的气孔,音域变幻,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泥哨”原是牧童用作唤牛的,吹出的尖叫声音,比现在的用手指吹的“流氓哨”还要响,不长不短的回声,钻进心房。
    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清贫的岁月,谁奢望过父母会给自己买玩具。做玩具最天然的原料莫非是泥土了,乡间到处都是泥土,取之不尽。想起来,乡里的孩子还是去偷生产队窑场现成的泥巴,做成各式各样的玩具占多数。用泥巴做菩萨、做猴子、用泥巴捏个小人….当然做得最多的还是这泥哨、泥呜嘟。把做好的呜嘟放在灶里去烧,没有一个是不被烧破的。
    还有一种孩子们最常玩的泥巴游戏,叫“扳炮”。游戏开始前,每人分得相同量的泥块,然后把泥做成中空有底的碗状,右手托底,反手对着石板、墙面用力摔,看谁摔的响。“啪”的一声响,底部就开了一个大洞,对方用泥巴将炸开的口封上,洞炸得越大,封的泥就越多,封也叫“赔”。最后谁赢的泥巴多,谁就胜了。
    也许我们那时的玩具过于简陋甚至无趣,但就是这些简陋的玩具,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呜嘟状为鱼形,也不仅仅只有呜嘟才是鱼形,生产农具、生活用具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沔阳,民间用鱼形意寓吉祥和富裕,企盼带来丰收好运,反映出水乡独特的地域文化。2012.01张才富.于北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