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贵宾
大兴国地区CEO
   
- 积分
- 4476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34岁入太学。当时南宋政治腐败,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秦桧死后,绍兴二十七年(1157),高宗主持殿试,王十朋以“揽权”中兴为对,得中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后因论力主抗战,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孝宗即位后,起知严州,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除任侍御史。力排和议,并以怀奸、误国等八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议纷起。他上疏称恢复大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政绩。
隆兴二年(1164),王十朋被迫离京,担任饶州知府,次年7月,溯江而上,移知夔州,途中经由兴国军。兴国军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建置,治所在现阳新境内。时辖永兴(现阳新)、通山、大冶三县,现整个黄石地区都在兴国军治区。船行到大冶境内,暴雨如注,江上波涛汹涌,不能行船,王十朋留宿县驿,作《遇雨两宿县驿》诗曰:“江淮两岸雨,吴楚一天云。”第二天过还地桥,作《大冶驿》诗曰:“隔岸呼舟子,湖光日欲曛。人家数点火,风物一川云。小渡渔人占,中流县界分。秋深山驿冷,萧瑟夜深闻。”三天后天空放晴,碧空如洗,王十朋漫步江岸,见山川秀丽,风光迷人,心甚爱之。永兴知县、大冶知县和当地一班文士盛情挽留,王十朋索性留住多日,遍游兴国军名胜,所过多有题咏。
王十朋第一站游铁山。铁山以盛产铁矿石而得名,汉代东方朔曾在此潜心读书,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岳飞曾在铁山置炉冶铸,制成了“大冶之剑”,后用“大冶之剑”武装士卒,多次战胜金兵。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在此采铜铁冶炼铸钱铸兵器,想北定中原,统一华夏。公元422年,刘裕去世,临终嘱其子刘义符葬衣冠于此(铁山旧有刘裕墓)。宋文帝继位,下诏在铁山修筑宋高祖庙,以纪念刘裕开铁山的功业。一向以收复河山为己任的王十朋很敬佩岳飞和刘裕,看过岳飞冶铸之地,又到宋高祖庙凭吊,慨叹今日中原沦陷,作《铁山宋高祖庙》诗曰:“规模仍旧宋乾坤,遗恨于今失所真。庙食铁山精爽在,铸兵思欲定中原。”
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峰峦叠翠,风景如画,相传东方朔宦途失意,浪迹江湖,约在公元前1000年结庐于此,采药炼丹,布施于民,东方山便因其姓氏而得名。唐高僧智印大师在此开辟道场,建弘化禅寺,普渡众生。王十朋游东方山,瞻仰东方朔遗迹,到弘化禅寺焚香礼佛,作《东方弘化寺》诗曰:“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逾月到东方。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下山过真如寺,作《真如寺》诗曰:“迢迢修岭踏朱红,溪谷深藏古梵宫。一阁摩云锁宸翰,神光长照大江东。”
由大冶进永兴,山川俊秀,碧水轻灵,别有洞天,王十朋叹为“兴国江山似杭之西湖”,欣然作《题谋野堂》诗曰:“满目江山富一堂,公余身在水云乡。遥岑更作有无色,西子为谁浓淡妆。荷有香能凝燕寝,缨无尘可濯沧浪。使君坐此谋何事,境静心清百虑忘。”途中又作《永城道中二首》,其一:“蜀道青天手可摩,肩舆从此上危坡。永城朝过日方永,多佛夜眠僧不多。”其二:“冈畔泥深愁又雨,渡头舟小喜无波。青山满眼森乔木,只为游人少斧柯。”
兴国知军是王十朋好友,早已到怀坡桥迎接。原来怀坡桥有一段佳话。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拟溯大江赴筠州探望弟弟子由,翰林学士杨绘此时知兴国军,得悉东坡将过境内,急命乡贤李翔率领文士到富川门外去迎接。他们一出东门,就在一座桥上碰到苏东坡。后来,人们把这座桥叫怀坡桥。李翔与东坡友善,深得东坡赏识。据《兴国州志》记载:“翔多学善吟,苏轼谪黄州,每过访之。”元丰八年(1085),李翔中进士,建有“怀坡阁”纪念苏东坡。知军仿效杨绘故事,分明是将王十朋比作东坡。王十朋感激友人深情厚意,作《怀坡阁》诗曰:“穷途喜见富川波,已觉兹行所得多,杭颖西湖堪鼎足,兼怀六一与东坡。”
留住数日后,王十朋辞别知军,赴夔州之任。(黄石日报 羽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