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961|回复: 5

酒色案(渔鼓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3-1-10 20: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一叶/整理


一九八四年一位老艺人借宿邻家,偶求之有善本否?老者见不才情真意切,掏出《酒色案》《血手印》(渔鼓词)手抄本,蝇头小楷。甚喜,连夜抄之。然,待旦,无暇誊写《血手印》。惜哉!渔鼓词流传于天沔一带,配以道情、简版,江湖艺人谋生之饭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3-1-10 2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酒色案唱词:

唱词:

天上日月星,地下万物生,君主有道民沾恩,皇帝坐北京。

闲言且丢开,驾台听开怀,襄阳樊城两交界,有个张员外。

居住张家庄,姓张名大昌,娶妻徐氏交贤良,生下小儿郎。

二老一百零,抚养小娇生,取名叫着张百春,学堂习五经。

张家且按下,再表刘应华,所生一女名金花,两下对亲家。

光阴容易混,金花长成人,百春几载也成人,安置要过门。

眼看腊月到,便把徐氏叫,我儿百春已不小,赶快把期报。

徐氏把话题,正和我的意,先请媒人到家里,礼物要办齐。

明日起五更,请媒拜刘府,客来堂前摆酒席,刘老好欢喜。

张老把话题,娃们婚姻事,择定二月花朝期,特地来商议。

月老开言诉,人熟礼不熟,钗环首饰和皮裘,您老开个口。

刘老笑嘻嘻,礼物暂不提,不慌不忙图大吉,选个好日期。

说罢酒席散,张老转回还,对着徐氏来说穿,亲家肚量宽。
光阴快如梭,不觉把年过,邻里乡亲人好多,亲朋送恭贺。
到了初三里,百春早早起,岳父家中拜年去,要敬周公礼。
百春领了命,上房换衣巾,摇摇摆摆出门庭,刘府贺新春。
百春且放下,再表刘应华,正月初三看舅妈,安置走人家。
舅妈讲礼节,派人来陪客,吃了喝了不敢歇,回返天要黑。
二老去得忙,丢下女姑娘,金花自个在闺房,对镜巧梳妆。
手拿明镜照,柳叶八字飘,乌金牌子胸前吊,粉脸多俊俏。
脸如粉桃点,丹凤秋波眼,嘴唇巧施胭脂鲜,赛过女天仙。
青丝如墨染,后梳盘龙鬈,前梳刘海戏金蟾,耳戴八宝环。
内穿腥红毡,外披玉兰衫,百褶衣裙蝴蝶嵌,丝带把腰缠。
金莲三寸多,白纱做裹脚,绣花鞋子把底托,带子花样多。

打开一口箱,衣饰里面装,想起喜期多快当,难舍二爹娘。

一双天官履,垫的毡子底,两双布鞋打粗的,几时赶的起。

想起奴夫君,当年求过亲,奴在闺中看得明,美貌一书生。

人品多体态,说话嘴又乖,不长不矮惹人爱,把奴来想坏。

白日打呵欠,夜里发梦癫,送别之后难见面,何时再能见。

按下女千金,再表二老人,留住叙旧未启程,怎能安下心。

这天也大意,家里有新婿,干柴烈火难免的,悔不在家里。

说起张百春,到了刘府门,岳父岳母贺新春,无人来答应。

金花女千金,房中看得清,认出相公张百春,拜年来家中。

本当不答应,家里又无人,忍着羞丑假意问:相公我面生。

百春小娃娃,认得刘金花:我今拜年到府下,爹爹可在家?

金花眼闪烁:你在叫哪个?我们家中人不多,猜也猜得着。

相公听我说,请到书房坐,爹妈做客把酒喝,奴家去烧火。

金花生得乖,弄出十碗菜,酒席宴前来款待,等爹妈回来。

你爱奴容颜,奴爱你体面,两人对饮大半天,眉来又去眼。

酒饭俱已毕,金花来收洗,百春上前手扯衣,不等花烛期。

金花用手推,生怕爹妈回:倘若二老都不回,夜晚来相陪。

金花笑嘻嘻,心中有此意,二人挽手绣房去,鸳鸯把水戏。

二人进绣房,解带脱衣裳,鸳鸯枕上配成双,织女会牛郎。

百春系腰带,爹妈回来快,方知女婿淫心坏,初三把年拜。

百春开了言:二老福寿全,岳父岳母请上面,女婿贺新年。

爹娘无笑意:不讲周公礼,暂到书房去歇息,准备办酒席。

忙把婆婆喊:快把酒席办,女婿拜年才初三,切不可轻慢。

百春把话题:亲娘莫费力,酒足饭饱多谢您,吃了不再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3-1-10 2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10 22:5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 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 道情 、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 湖北渔鼓 。沔阳(今湖北省 仙桃 市)素称“ 歌艺之乡 ”,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皮影更为醒目,仙桃市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渔鼓渊源于唐宋道情(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沔阳渔鼓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据《中国音乐词典》载: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传入沔阳后衍变发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等四人,民间称之为沔阳渔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刘的技艺稍逊,故为“半根筒子”,皮氏兄弟大胆对渔鼓筒、简板进行改革,并以渔鼓伴唱皮影戏,形成楚地特色的 渔鼓皮影戏 。后又产生了“沔阳渔鼓行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沔阳渔鼓皮影戏进入兴盛时期,艺人在道情唱本中加进说词,逐渐形成说用散白、唱用韵文的表现形式。这种散韵相间文体适合演唱中长篇书目。1911年前后,渔鼓曾与皮影戏合流,常为皮影戏伴唱。
沔阳渔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艺人据长篇传奇、小说、宝卷故事改编而成。沔阳渔鼓艺人根据原故事即兴说唱,这种演唱方式称之为“浩水”,而二三渔鼓艺人坐唱的形式,则被称为“打坐唱”。20世纪20年代,沔阳及其周边县市的茶馆、酒楼都有沔阳渔鼓艺人演唱。1931年后,沔阳渔鼓流传到武汉、宜昌、沙市、黄石、鄂城等地,其影响逐步扩大。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发展,除继续为灯影戏伴唱以外,又恢复了独立的说唱形式。1958年,沔阳渔鼓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皮影艺人龚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选车记》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成唱片,向全国播放。由于沔阳渔鼓好唱,好听,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乐协会正式改名为湖北渔鼓,全省各地普遍传唱。沔阳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李海林、李福林、荣廷清扎根在武汉,成为沔阳渔鼓(后湖北道情)的曲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10 22:5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渔鼓唱腔颇为丰富,有五大音乐唱腔,即:平腔,悲腔、鱼尾腔(又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结合沔阳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后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二十几种曲牌。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四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众人帮腔组成的甩腔(也称扣子)。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沔阳渔鼓唱腔中的哭灵腔、观音腔、道士腔,据传是道情讲唱道教故事的遗存。另外广泛吸收地方“薅草歌”、“打麦号子”等民间音乐,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调。唱腔丰富优美,旋律性强。
沔阳渔鼓以唱为主,说唱相间,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简板击节。唱词有七字句,卜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也有时夹有三、四字垛句。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说白,不同的句式,沔阳渔鼓的地方特色显得极为鲜明。渔鼓艺人多用沔阳方言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10 22:5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t95599 发表于 2013-1-10 20:09  

沔阳渔鼓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解放前单口唱的渔鼓艺人大多是沿街乞讨,解放后红白喜事赶酒的艺人也是单口唱。单口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单口唱和皮影戏的唱词都是艺人们即兴演唱的,行话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对口唱的词大多是由作者编写给艺人唱的,称为“死词”。对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员右手拍渔鼓,左手执简板,女演员用竹筷敲碟子对唱,说唱相间。辅以身段动作表演。演唱优美动听、脍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动,进一步丰富了沔阳渔鼓的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群众喜闻乐见。唱皮影戏就成了一个戏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称为“上签子”,左方的演唱者称为“下签子”,由上下签子为主唱,后台的武乐师傅拍渔鼓,打击乐、帮腔。
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