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贵宾
大兴国地区CEO
   
- 积分
- 4476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1-11 15: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宋山村绒湖边那条泥巴路的真实写照。如今,这条路的路况历史随着绒湖公路通车被彻底改写。10日上午,木港镇宋山村锣鼓阵阵,鞭炮齐鸣,全村上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宋山绒湖公路通车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从此,这条路将托起村民增收的致富梦。
木港镇宋山村坐落于绒湖(属网湖湿地保护区,面积12000亩)边,全村有400多户村民,其中大部分靠养鱼为生,7000多亩的渔业养殖基地年产值可达350万斤,是个典型的“渔业村”。由于养殖基地通往主干道的道路都是难行的泥巴路,所有水产品运输全靠肩挑背驮和板车拉,销售遭遇运输难,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使得村民无法增收致富。
在去年年初召开的村民大会上,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柯昌斌提出,宋山村要致富,修路是迫在眉睫的事。此话一出,遭到一些村干部、村民的质疑,大家都认为修路要花好多钱,对于宋山村来说是“不靠谱”的事,而且这么多年也这样熬过来了。不顾他人的质疑和不解,柯昌斌觉得修路势在必行:“修这条路是村民多年来的愿望啊!我们村的经济主要靠渔业,要是路修好了,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效益。”
就是“势在必行”这四个字,柯昌斌带领村干部广辟筹集资金渠道,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这一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再加上长期在外工作的一些宋山村人的倾囊相助。一年时间,往日通往养殖基地的那条泥巴路终于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3500米长的绒湖公路通车,不仅完成了柯昌斌心中的头等大事,它还托起了2000多名村民的增收致富梦,让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就如木港镇镇长黄毕中形容的,绒湖公路就是一条惠民之路、乡情之路、进取之路和希望之路。
“通路为我节省了好多开支,今年的收入肯定会增加。”今年50岁的养殖户孙文富高兴地说,他已经承包养鱼五年多,以前货车进不去,鱼塘放肥料、饲料都得请人帮忙。年底干塘的时候,不仅鱼价抬不起来,人工开资也要多些。“现在好了,货车可以直接开到鱼塘边了,鱼的价格也能提升4毛钱左右,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走在这么好的水泥路上。”走在绒湖公路上,已经66岁的江银花显得格外高兴,她一边牵着孙女往前走,一边回头望望刚走过的路。对于江银花来说,在宋山村住了一辈子,有生之年能看到家乡有这么大的变化,她满是感激。
对于宋山村的未来,柯昌斌透露,今后将借助绒湖公路加大力度发展养殖业,还要结合宋山村的自身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争取明年将宋山村创建为生态环保村。目前,该村还建立了一个垂钓中心,预计明年开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