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
本帖最后由 tanliesha 于 2013-1-12 14:21 编辑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姜福村的新鲜事(主本报记者 贺介飞 文/摄)
“今天又发了一条微博,有几个粉丝私信我了。”说这话时,34岁的尹家斌暂停QQ聊天,急忙回复粉丝。自从去年12月底,村里推出微信微博宣传网络后,作为村中为数不多懂上网的村民,干完农活后发发微博成了每日的常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当代的“潮农”。
阳新姜福村推出的微信微博宣传平台是全市目前首个村务公开宣传网络平台,村民们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看天气预报、村中事务、招商引资、科技农业、特色产业……。
村里有了网站,老农感觉很新鲜(小
“‘阳新县姜福新村’,这不是村口那块石头吗?”在阳新县城上班的明敏无意中搜索“阳新县姜福村”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村竟然开通了网站。
这是2012年4月份的一件事,彼时,为顺应时代需要,村支书明道祥花钱请人开通了网站。
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新鲜事。
“这网站是什么站,有办公室吗?”起初,听说村里建了网站,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曾到村里询问,让村主任明道强哭笑不得。
当明道强耐心打开村网站时,一些老人一眼看出村口那块写着“阳新县姜福新村”的大石头,不禁激动地说,这东西真好,都让村里的石头上“电视”了。
和记者一样,村里有30个村民也会时不时浏览一下网站,看是否更新了新内容。比如“办农家乐补贴如何”、“宅基地管理有何新政策”。毕竟网站刚开通不久,有些板块还不完善, 因此,这些村民便在网上留言希望能丰富网站内容。
尹家斌是这30个懂上网村民中的一个,读过中专的他打过工、种过地,现在是村中幸福完小的一名代课老师。
尹家斌说,妻子在县城宝加鞋厂上班,下班吃晚饭后,妻子便和他一起上网看看电视、电影,偶尔听点音乐。他一直在关注村里的网站建设,虽然说的都是村里事。
对40多岁的明洁华来说,上网能查找一下养殖方面的资料。他在村里的帮扶下办了个养鸡场,每年可养1万多只鸡。
明洁华笑着告诉记者,网真是个好东西,有时候鸡发病了,查一查就知道病因了,不用求人。
村里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出去(小
抛开有线电视、电话、网站不说,当大多数农村停留在水泥路村村通的水平时,近年来,姜福村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室、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标准化小学校园。
冬日暖暖的太阳很舒服地晒在几个老人脸上,杨雪正耐心地教1岁多的儿子学走路。
“嫁出去我后悔了!”31岁的杨雪跟记者开玩笑说,村里的女孩子都不愿意嫁出去。
杨雪是姜福村杨垅组人,现在已嫁到十几里外的竹林村。说起村里女孩不愿意嫁出去的原因时,杨雪坦言,村里干净、漂亮、出行又方便,到三溪街买个东西十几分钟就可以到。
房子规划得整整齐齐,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每个湾子都有活动中心,几户人家拥有一个垃圾池。走在姜福村,你很难找到一片垃圾,每家每户都是“别墅”。
“我们村规规定,每户人家建房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40平米,必须保证充足采光,外墙粉白每平米可以补贴8块钱,屋顶盖琉璃瓦每平米补贴20块。”明道强说。
新农村的一个范本(小
姜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200亩的葡萄园紧挨交通要道——317省道、1000亩的“竹柳基地”正在插苗、1000亩的油茶基地整整齐齐,环保型页岩砖厂每天来拖砖的车子排成长龙。
“一会回去到我家喝酒!”走在葡萄园旁的机耕路上,56岁的村民明平柏对身旁干活的一个村民说。
现在正是竖架子的时节,明平柏他们十几个村民成了葡萄园的雇佣工,一天80元工钱。
“从9月份开始,几乎天天在这里做事,一个月差不多有3000块钱。”明平柏露出开心的笑容。
明道强说,村里的想法就是村民都能在家门口上班,不图发财什么的,过个小康生活应该还是可以的。
“其实我们建网站,包括推出微信微博宣传平台主要是针对在外打拼的姜福人和那些对新农村建设感兴趣的企业。他们在外面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家乡的变化,支持家乡发展,甚至回来创业。”到姜福村才2个月的大学生村官关政荣道出了初衷。
这个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大学生村官坦言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他正在着手整理一个“打造生态农庄”的项目。
关政荣告诉记者,村里的事情比一些乡镇政府的事还多,每天看到村容村貌在改变,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这里应该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1年11月份,姜福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整个黄石市仅此一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