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摇号抽签”取代“择优录取”
----摧毁应试教育的基础 作者:古牛 2013年1月13日
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无须谈了。
如何改?
在我看来,目前大多数的言论与政府的治理行动所涉及的都是“治标”,触及不到现行教育体制的根本或基础。说的是“空谈”,做的是无用功。
我国现行教育是应试教育。所以,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实质是应试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基础是考试评价以及与考试评价相衔接的录取制度。也就是教育界所说的“中考高考指挥棒”。还有后面的“研考国考指挥棒”。
要摧毁应试教育的基础,就必须对考试评价和录取制度作出改变。其改变,要达到足以消除应试教育弊端的程度。
要改的不是考试的内容,而是考试后录取的方式。
怎么改?
考试仍然考。录取的方法不同了。新方法是什么?简言之:在一恰当分数线之上摇号抽签录取。
制度设计的细节是次要的,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主要的,新制度设计的目标是:让与应试教育伴生的所有弊端因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自行消失。
主要细节:1,百分制改五分制。2,摇号分数线为及格线或资格线。保证将少数不具备资质者淘汰掉。同时保证所有合格者有公平参加大学入学或公务员录取摇号的机会。3,按学校和考生志愿摇号。4,大学宽进严出。公务员聘用打破终身制。
只要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被认同,那么,具体的操作细节、以中国人的智慧、一定会被完美地设计出来的。
上述改革实施后,我国将消失一个几百亿或几千亿的“行业”:应试经济。这是一个无端消耗国民财富和社会资源的行业。这是一个滋生腐败的行业。以后,家长们再也无需“自愿”或“被自愿”去缴纳那些五花八门的乱收费了。大学的学子们再也无需购买那些高价的研考和国考资料了。中小学的孩子们再也无需为了那没完没了的考试去没日没夜地做练习题了。国家可以通过宏观的手段,将节省下来的财富和资源投入到教育领域,实施“教育投入倍增工程”。增加一倍的中小学校舍和师资,让“小班”教学的梦想成真。教育回归本质的条件就这样具备了。
释疑。
择优录取错了吗?回答:择优录取的原则没有错。错在人们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认识与操作。改革后的录取方法并没有完全否定择优录取。
大学能录取到合格的生源吗?回答:多虑。
政府机关能录取到合格的公务员吗?回答:公务员的资质要求有那么高吗?
这项改革会因利益集团的抵制而无法推行吗?回答:此改革所对立的利益集团为教师群体。这些无权的“老九”能做的也就是嚷嚷一下而已。所以,这样的教改阻力小而收益大,中南海的居民为了避免中国“人种”的退化,有可能将其先行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