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塔桥路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城区以北,道路呈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40米,横断面为一块板形式,其中人行道、自行车道及分隔带共断面。本工程属于新建工程,平面线形严格按规划布置。本期塔桥路设计范围为:张沟路至318国道,全长964.5米。 设计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路面结构均采用沥青砼路面;人行道面层用仿石砖;站卧石材料选用花岗岩。本工程属于新建工程,平面线形布置依据荆州市沙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网中塔桥路交点坐标而定,坐标为沙市坐标系。
荆州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历经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从一个中等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而以荆州区和沙市区为核心的老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看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但潜在的城市问题逐渐浮现:人口密集、空间局促、环境容量趋近饱和、新的城市功能受到制约无法展开。各种重要公共设施因环境所限无法实施,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故要拉开城市框架,扩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开发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势在必行。而沙北新区作为“构筑中心城市”目标下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荆州市从双中心走向三中心,解决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的治本措施之一,也是塑造和展示二十一世纪荆州新形象的重大战略步骤。 沙北新区处于未来城市构架的几何中心,将与荆州区、沙市区为核心的老城区,形成“一城三核”的总体空间格局。沙北新区将主要承担行政、文化、商业服务城市中心、生活居住等城市功能,并配套完善商业服务、生活休闲等设施。
沙北新区具体范围为西干渠以北,翠环路(荆岳铁路线)以南,襄荆高速以东,红星路以西,总面积约8.27平方公里。按照《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预测》专题研究的要求,合理分配,确定规划区人口规模10.5万人。
沙北新区是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在新区建设的工程中,将升级城市的物业,发掘新的增长点,也将不断带动荆州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可持续动力,拉动城市的发展。
沙北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地理位置上,它紧邻老中心城区,同时位于荆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荆沙大道、江汉路两条城市发展轴上,成为沟通老城区的枢纽。在交通方面,沙北新区内由众多城市主次干道贯穿,也可通过襄荆高速、汉宜高速、荆岳铁路以及国道、省道与各县市和外部城市连接,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在自然环境上,片区内没有工业区的污染,水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良好的空气和水环境,完全贴合片区的规划定位。
目前沙北新区的规划已完成,新区规划以功能综合、品质上乘、低碳宜居为主要理念,将以重塑城市核心、传承历史文脉、发展绿色城市、创建城市特色为目标,建设成为充分体现荆州市城市形象的新地标。
沙北新区位于两个老城区的交汇处,与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方向一致,与城市发展轨迹相吻合。立项项目的建成后,不仅使沙北新区与中心城区、历史遗址区、海子湖风景区、凤凰山森林公园等联系便捷,而且可通过襄荆高速、汉宜高速、荆岳铁路、国道省道等直接与各县市区和外部城市连接,将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各功能区的协调发展,是对荆州既有城市中心功能的补充与完善。
本工程属于新建工程,按行车条件、路面排水的要求,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力求线形平顺,起伏和缓,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与设计车速;
2)满足排水管网最小控制高程,保证道路排水通畅,特别是道路交叉口不能积水;
3)保证路基稳定,设计结合现状地形,尽可能减小土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4)满足各种控制点包括道路起终点标高、各交叉路口控制标高的要求。
道路景观设计
为了把道路建设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条富于美的韵律的绿色通道,给沿线居民和司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化设计:
⒈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力求合理,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协调,使驾驶人员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并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⒉充分利用道路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绿化。
⒊填方、挖方边坡要进行美化修饰;对弃渣、弃土的周边应用片石、块石干砌成形或复耕、绿化、美化,使道路在整体上达到整洁、美观、经济的目的。
⒋利用互通区空地集中种植草皮、乔木、灌木或布置花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