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仙桃网(仙桃日报) 刘口——仙桃“第一村”,以仙桃旧名“沔阳”命名的沔街就坐落在这里。
元月9日黄昏之际,记者来到刘口采访,听沔阳风情,品沔味美食,访“沔阳人家”。
刘口广场,毛泽东巨幅雕像前,乐声悠扬,欢歌起舞,一派祥和景象。
沔街之上,灯火灿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迎来生意最兴隆时分。
在刘口发展成就展览室,村党支部书记朱腊章自豪地告诉我们:“刘口家家户户都是百万资产,村里搞的是股份制经营,每个村民是股东,每年村集体收入的49%拿出来给村民分红。”
早先刘口人均三分地,多数人靠在城区打零工讨生活,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变了这一切。
69岁的村民胡洪才,搬迁后得到补偿款10万元和300平方米的新房,另有15平方米的车库。
“共同富裕,这是村里办的最大好事!”胡洪才竖起大拇指,眉开眼笑。按市场现值估算,胡洪才的物业价值在100—200万元。
城中村发展,最难的是利益平衡。刘口村成立了仙桃市刘口工贸发展股份公司公司负责整个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与发展。凡是“洗脚上楼”的村民都是股民,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尹义发是群众选出的小区管理员。由于腿脚不便,他天天开着“电麻木”安排指导工作。
5组,村民李俊杰当起了小老板,在还建小区租下2个门面,开了个小超市。“每个月净赚3000多元,比以前强太多了!”李俊杰忍不住笑意。
村庄变街市,村民成股民,刘口人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鸡生蛋、蛋生鸡,循环发展,子子孙孙都有保障。”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先林津津乐道。
目前,刘口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2.5亿元,年收益超过350万元。
“大河有水小河流,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工贸公司是全村人的集体存折!我们既要壮大集体经济,又要让老百姓荷包鼓起来。”朱腊章对记者描述刘口未来。
采访在融融的暖意中进行,欢声笑语不断。刘口广场上的巨幅雕像仿佛也在频频颌首,向刘口人的崭新生活致意。(记者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