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给我们自由表达的权利! 前几天,老师把2010年山东语文高考真题拿出来让我们做。这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了《骆驼祥子》的片段。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本文说明理由。”这一题的满分是6分。我答是虎妞,理由也答得和参考答案差不多。卷子发下来,我这一题只有4分。我问老师为什么不给6分,他说:“我这里有评分标准,选择分析虎妞,最多得4分。” 我实在不明白,这一题是纯主观题,因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命题老师怎么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呢?我们选择分析虎妞,也有我们的理由,为什么就不能得满分呢?为什么只有选择刘四爷或祥子才能得满分呢?这个荒唐的评分标准只是命题老师的个人意见,即便是老舍先生本人也未必赞同吧! 其实,这件事情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们的老师总是强迫我们接受课本、练习、试卷中的“参考答案”,而很少去问我们的个人意见。这样的情况还少见吗?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请量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老师公布的答案是3厘米。这时候,有同学提出:“老师,作图和测量会有误差。如果量出的结果是2.9厘米或3.1厘米,那我们怎么办?”老师说:“我不管,3厘米就是3厘米!” 化学课本上有一幅图:将金属钠放在盛水的槽中,一只手拿着试管伸进去收集氢气。有人问老师:“这个图是不是有问题?钠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它有强腐蚀性,谁敢把手伸进去呢?”老师说:“课本上没说有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况且这个图还经常考。你们要把反应式和反应现象记下来,别的问题不要管。” ……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我们的教育进步了多少呢?素质教育应该体现教育民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提倡素质教育绝不是上课多找学生发言,考试多出主观题这么简单。如果学生发言后老师直接公布“参考答案”,考试时主观题也和客观题一样设置“参考答案”,老师对和“参考答案”相抵触的疑问都不解答,那么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形式主义。 我希望老师多听听我们的意见,多和我们沟通,不要总用“参考答案”打压我们的个人意见。在不违背事实,不违背科学,不违背道德,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并有权通过口或笔将它自由地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学生连说话都没有自主性,人云亦云,那何谈发明创造呢?一个没有创造性的国家怎么能兴旺发达呢? 2011,5,2 注:此文发表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总第44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