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听人说,身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国家,身边总会有无数的机遇。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数十年,积累了无数的财富,似乎普通民众的腰包并没有像gdp数字那样飞速的膨胀起来。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了漫漫熊市,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加上其它各种理财产品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看来咱们终于迎来了分享中国成长的时刻了。
眼见周围那么多的股民,基民,我也忍不住心痒痒,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入市之前我恶补了许多理财知识,加上前段时间小试身手也略有心得。将之归纳总结一下,拿来与大家分享,多是拾人牙慧,也有经验小结。
人们常说工作要有计划,职业生涯也需要规划,投资理财更是如此,在制订自己的投资方案前最好先问问自己:我希望用这笔钱做什么?对这笔投资,甚至说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期望值。我自己既不希望一夜爆富,也不期望成为职业投资者,只希望自己的钱能稳稳当当的升值,投资的收益能改善我的生活,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至少是在退休前攒上一笔可观的退休金。
大方向确定了,我对自己投资的定位就很清晰了,既不希望承担高风险也不期望高回报。基于此,我对自己投资定下了两个基本的目标:既要跑赢cpi,也要高于同期银行利息。
除了确定投资目标,做好理财规划也很重要。咱们都还很年轻,有充足的时间来享受投资带来的回报,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周期较长的投资理财产品,比如债券,基金,蓝筹股,甚至贵金属,古玩等。
当然,年龄之外,性格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我是个慢性子,有耐心,愿意为自己看中的东西守上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股市,所以我的首选就是基金,债券,蓝筹股。而且我比较偏执。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对大盘的走势力也大都看得准。记得05年底所有人都在谈论中国楼市的繁荣时,我到处宣扬中国股市必将大涨,结果自然是被懂行的人数落:“中国是政策市,股价无论如何也涨不过房价。”而沪指却从当年的998点冲上了现在的5400点。当年初股市全线飚红,连各支垃圾股都鸡犬升天时,我却坚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认为这样的状况不会持久,又被人讥为胆子小,没眼光。当然,5.30行情又沉重的教训了他们。我的经济学知识十分有限,更没有什么内幕消息。肉眼凡胎,只看得懂大盘,却看不出那只股票将会领涨,也不可能成为股市里赚得最多的人,于是,我总是避开那些题材股和自己不了解的投资品种,着力投资基金也算是小有斩获。
选择投资理财产品还要因时而定,因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总是有快有慢,股市行情也不可能一直向好。我不喜欢在牛市里频繁换手,相信“选股如选妻”,要谋定而后行。先选好个股。再长期持有。但这并不表明要所有的钱都投进股市,在熊市场或者股价虚高,泡沫四溢时还要继续补仓。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战略是在牛市初期大量买入,全力建仓,在牛市里尽情享受投资收益,在这一轮行情接近尾声时,果断卖出,避免损失,并将资金投入债券市场,争取在漫漫熊途也让自己的财富增值。
如今恰逢中国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的时机,有太多的投资品种供人们选择:基金,股票,银行存款自不用说。人民币理财,期货,黄金,艺术品,当然还有炒房,炒汇,甚至qdi和港股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这些我并不了解就不再赘述。但我坚持一点:绝不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地入市,傻呵呵地赚钱最后很可能落个血本无归。另外投资也不要太分散,不然东边日出西边雨,这项投资的收益被另一项投资的损失所抵消,而且这样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巴菲特投资理财里有一条我十分推崇,不要让你的投资受损,即宁可少赚些,也不能损失本金。在我看来,战场上保全自己比打击敌人更重要,投资理财也是一样,要尽量避免损失。要做到这一点,有许多事情就成了禁区,比如负债,千万不要做"****“,“车奴”,“卡奴”,不要生活在债务的阴影下: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学会分散风险,哪怕因之减少眼前的收益;千万不要尝试任何不利于家庭稳定的事情,婚姻破裂将是一场财产的浩劫,可能是除了疾病之外人生最大的灾难。
东扯西拉地写了这么多,也没有写到如何选股,挑基金,但我认为投资理财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防之四海而介准的法则。相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与理财知识,加上一副审慎又不积极进取的心态,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