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贵宾
大兴国地区CEO
   
- 积分
- 4476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1-22 1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年来,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的富河,一直孕育着两岸的百姓。他们以船为家,以水为土地,日日夜夜在富河上“耕作”,经久不衰。
然而,随着公路运输的兴起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今的我们,再难寻觅富河里曾经浩浩荡荡船队的身影。
因为从小与水接触,在富河捕鱼、运输已有几十年的袁慎行,见证了富河半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袁慎行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枯水季节,船行至富河上游浅滩没动力时,常常要雇上一帮人推滩,即使是在下雪天里,也要扬帆、撑篙、拉纤,合力推船,“那时候我们还要吹号子,喊‘123,使劲’呢!” 以船为家
今年59岁的袁慎行,是军垦农场河头屋村人,那是个家家户户以打渔为生的的村子。从小没有读过书、在6个姊妹中居老大的他,从5岁起就随父母一起住在富河边上的小木船里,过着“以船为家”的打渔生活。
“那时候,我和父母亲三个人生活在船上,在县城至排市河段打渔。船小,只能放些渔具和一些棉被、炉子、锅等必备的生活用品。吃的是糠粑,白菜。凌晨两三点起来撒网、拉网,早上七八点把鱼送到水产公司。”袁慎行说,虽然这样日复一日,日子显得单调,但能和父母亲在一起,做他们的好帮手,他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小时候我们村在富河阳新至军垦段捕鱼的船有四五十条,基本上是你家的船头挨着他家的船尾,就像‘水上邻居’一样。”
袁慎行回忆,那时候,大家吃的是“大锅饭”,讲的是工分的多少,因此,他们打的鱼要送到水产公司,由公司的人对不同品种的鱼按斤两分别称重,再计算出价钱,然后换算成工分。袁慎行依稀记得,像草鱼、鲫鱼等2斤以上的“一类鱼”,一般2毛8分钱一斤;而不到2斤的鱼,通常只按1毛8的价钱算,有时候甚至更低。
“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富河里的鱼不多了。”袁慎行感叹道,“那时候网湖、猪婆湖、宝塔湖都没有围起来,鱼群很厚,一网撒下去能捞四五百斤上来,现在一网下去能捞五六十斤算是比较理想的。”
富河一直以来就有血吸虫。在袁慎行的记忆中,自他接触富河水开始,就患上了血吸虫病。他的亲人、邻居大多得过此病。由于长期接触富河水,袁慎行的病经常反复感染,他几乎每年都要治疗一次,“那时候,村里流行一个‘土方子’,就是喝麻油治血吸虫病。”
水上运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长江的污染比较严重,导致通江达海的富河的水质也受到了影响。“当时长江实行了鱼禁,上半年不允许捕鱼,下半年才开始,由国家补贴一部分钱给渔民。”袁慎行说,即便如此,还是明显地感觉到鱼群没有以前厚了。
于是,二十几岁的袁慎行决定转行。转行干什么呢?袁慎行想,这二十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靠水生、靠水养,如果离开了水,他还有其他的活路么?
几经考虑,袁慎行打定了主意,决定还是“以船为家”,在富河上跑运输。袁慎行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比较少,尽管那时候还是使用运力只有几吨的木帆船,但阳新境内货物的进出都是靠船运输,“用现在的概念来说,那时候属于繁忙了,生意特别好。”
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机械船为主,运力一下子提高到了几百吨。“当时主要将富水、星潭的粮食、煤、木材运到富池,经过过驳才能出口到泰国等地。”袁慎行解释道,由于作为水利设施的富池闸限宽,运力超过300吨的船出不了富池口,必须过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路开始发达了,而船的运力跟不上,直到后来才慢慢出现铁船。“当时,位于富水的民船管理站撤到了军垦农场。龙港的煤、木材直接从公路运到军垦码头。”袁慎行说,“那时候军垦有水泥,排市有煤和粮食。”
航道升级
然而,随着自身运力的不足、货源的减少以及富池闸口的限制,昔日富河上的繁荣景象日益消亡了。2004年军垦的港航站撤到城关,与兴国港航站合并了。“2000年以前还有化肥厂、面粉厂、农药厂、电线厂、芦苇杆造纸厂,但是用小船成本太高、不划算;加上小企业生存不下去,货源也自然减少了。”袁慎行说,如今,他的唯一货源是沙子。
袁慎行说,富池闸比较窄,只能允许运力两三百吨的船通行,用小船运输的话运价相对较高。
袁慎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已经关停的阳新鸿骏铝厂。“比如,我们到江苏运碳素块,从厂里装车到码头,再从码头装到船上,运到富池口,再起驳装小沙船,然后再上岸卸货,再装车运到厂里,这中间至少有七八个环节,不好管理不说,再加上船速比较慢,短途运输、船运输、过驳、人工装卸等运输成本肯定很高。”
“最后出现了一种情况,比如像龙港的煤,用船运太贵不划算,用车运到富池也不划算,所以后来它干脆不生产。煤放在那里,最后周边村镇自己消耗了。”袁慎行说,“这样的话,经济就带不动了,我们的货源也减少了。”
没有货源,以船为载体的他们如何生存?袁慎行说,只能运沙,一般从浠水运沙,或者是从富河上游运沙到阳新,“一吨十几块钱,一趟三四千块钱,包括人员工资、油钱、机械维修。”
“装沙也是季节性的,一般是五至八月份,一个月最多跑四五趟。”袁慎行希望,富河航道能够疏通升级,“有些地方为了搞活经济人工凿河,而阳新富河是天然河道,没好好利用却浪费了。”
记者 刘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