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天下第一盆”(修复前)
 图为:“天下第一盆”(修复后)
 图为:马王堆辛追夫人的丝织棉袍(修复前)
 图为:马王堆辛追夫人的丝织棉袍(修复后)
 图为:吴顺清在工作中
楚天都市报讯 首席驻站记者卢成汉
他,助故宫修复皇帝用过的九龙画伞;
他,用独特方法让郭店竹简“开口说话”;
他,让一碰就碎的丝织品恢复千年前的光鲜;
眼下,他又在对毛泽东主席曾经穿过的300多件衣物,进行清洗、加固和修复。
他就是荆州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顺清,一位绰号叫土匪的国宝级文保专家。他所在的文物保护中心,是国家文物局三大重点科研基地之一。
修复“天下第一盆”让人惊叹不已
1975年,吴顺清回到荆州,开始研究漆木器脱水方法。
他跑到母校武汉大学,找到恩师卓仁禧、张先亮和刘高维,凑齐实验用的仪器和设备。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吴顺清的“真空加热干燥法”在凤凰山167号古墓出土的漆木器上进行试验,一举获得成功。
然而,高兴没多久,一些饱水漆木照样掉色掉漆皮。
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真空加热干燥法仅适用于含水量在300%以内的出土漆木器。而多数出土漆木器含水量在450%—700%之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吴顺清的恩师陈中行研究出乙二醛(一种化学试剂)脱水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将出土的漆木器进行脱水,恢复当初的颜色,还能够修复和加固漆器。一直在跟踪陈中行研究成果的吴顺清,马上也在工作中试用了这种新技术,并进行完善。
这一突破,引起了全国文保界的高度关注,并被国家文物局向全国推广。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的脚盆,直径72.5厘米,号称“天下第一盆”。2007年,这件漆木器漆皮开始脱落,木胎出现残缺,吴顺清应邀前往修复。他围着脚盆转了几圈后,让同事对其进行了水份测试,这一测,发现脚盆的含水量高达700%。
他找来一个大容器,倒上一种液体,将脚盆泡在里面。这种液体就是乙二醛。
这样浸泡一年多后,再拿出来,用乙二醛对“天下第一盆”进行干燥定型、补胎、修漆、补彩等一系列工序。这样,前后花了3年时间,还原了“天下第一盆”当初出土时的模样,让人惊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