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23日,天空终于放晴。在鄂赣边界的阳新县枫林镇花塘村国师宴食品公司的近千平方米的厂房内,村民袁杏芳正在太阳底下晒油面。由于祖传的油面制作工艺,袁杏芳被国师宴公司聘请过来制作油面,月薪近3000元。
油面是一种用面粉和油、盐做成的面条,花塘村人都特别爱吃。花塘村的家庭主妇个个会做油面,袁杏芳是当地油面制作能手。她说,制作油面十分讲究,揉面越充分、发酵的时间掌控得越好,面越劲道。
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花塘村的油面只是村民的美食,并没有推向市场。
村支书柯尊华很想把村里的油面产业做大,让油面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枫林镇政府的支持下,花塘村将当地一处废弃多年的旧粮站楼修葺一新当做厂房,专门生产当地的油面、鱼面、小麦酱等特色食品。
厂址选定了,资金成了最大的问题,公司向村民集资100多万元,30多个村民成为股东。
后来,枫林镇政府又带领村干部前往大冶市还地桥黄金湖楚仙鱼面、大冶灵溪公司等地学习考察特色农产品的制作及营销方式。2012年10月,国师宴公司正式投入生产。
产品出来了,怎么卖?枫林镇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名称。
枫林油面和鱼面历史久远,乃昔日朝廷之贡品。传闻清代咸丰帝多次宴请其教习之师陈光亨(人称铁御史),不以山珍海味,只用老师家乡的特产——枫林油面鱼面辅以麦酱,以飨其乡恋。一代帝王以此给足了恩师的面子。于是,国师宴因此而美名远扬。枫林镇最终在200多件应征作品中,选用了“国师宴”作为花塘村生产的土特产品的商标名称,并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
“有了‘国师宴’这个商标,我们的油面现在紧俏得很呐。”柯尊华喜形于色。“刚接下3000公斤油面的订单,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村里油面等土特产有了商标仅仅几个月,产品就外销到黄石、武汉乃至江西九江等地。
为了提高“国师宴”品牌的知名度,花塘村村委会还制作了专门的网站,下一步他们还将在阳新、黄石、武汉等地开设专营店,将国师宴品牌做大做强。
柯尊华说,目前国师宴公司已经带动150多户村民从事红薯、生态养鱼、养猪等特色种养殖业。下一步将开发南瓜饼、野山菜等品种,通过国师宴公司的带动,争取在“十二五”末,让400多户村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走上小康之路。
品牌的价值
从一个建厂的梦想到产值过300万元的公司,也就短短几个月时间,柯尊华坦言这就是商标的作用。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还需勤吆喝。”油面,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产品,原来藏在深闺少人识,经过商标注册后形成固定品牌,原来2元多一斤的油面,一下子涨到8元一斤。
商标的作用不仅在于区分产品,还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搭起连接的桥梁,农产品创牌能让农业品牌“响”起来,发挥其基地带农户的杠杆作用。应该说,走品牌农业之路,是我们参加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推广商标农业,创农产品品牌的意义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包装,它所能带来的不仅是效益的腾飞,更是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湖北垄上频道报道——阳新:家家户户做油面
http://v.jznews.com.cn/index.php?r=video/index/1046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