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卫华 见习记者 汤炜玮1月25日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宜都、仙桃、潜江、天门等县市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与全国百强有哪些差距?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宜都、仙桃、潜江、天门代表展开热议。
“GDP总量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总量不够,三产总量滞后;工业基础太差,缺乏重大项目布局。”省人大代表、天门市委书记张爱国说。
“强化中国(天门)棉花交易市场建设……”张爱国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天门棉产业的阐述感到非常鼓舞。
张爱国说,天门是全国棉花大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加上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将天门打造成中国棉都,将棉花产业做大做强是天门冲刺全国百强的最佳途径。
张爱国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天门棉花产业已形成集现代种植、初级加工、纺织织造、服装生产、棉籽棉壳棉副产品深加工、棉花交易等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去年,由卓尔公司投资60亿元建设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开业,中国棉都呼之欲出,形成以棉花为主,羊毛、亚麻及纺织面料、辅料等多种产品的交易市场,聚集全国棉花现货及相关产品交易50%的份额。今年预计试运营阶段年交易额50亿元。“预计棉都建成后,对于推动湖北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产生GDP近1000亿元。”张爱国说,希望省委、省政府将中国棉都列为省级战略,将天门棉花产业列为省级产业发展集群,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力争将天门纳入棉花整县推进高产创建项目试点县市,纳入国家储备棉库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优势,力争在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设立保税区物流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