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鄂城蟋蟀 于 2013-1-31 09:51 编辑
户部巷子 户部巷早已经耳闻大名。但这种以美食为风景的地方,仅仅是听说还远远不够。游山玩水,自然是陶冶性情,饕餮豪饮,才能领略人间。武汉本就是九省通衢之所在,一时繁华,百代兴废,这里依然是两江汇合,人来人往。而自清代就闻名遐迩的户部巷,因成为朝廷户部的驻地,又地处蛇山脚下,为贩夫走卒,柴米油盐的聚散地,所以,南腔北调,酸甜苦辣,在这青石小巷中散发出独特的混搭气息,令沉迷世俗的游客久久不忍离去。 这次寻访户部巷,是鄂州旅游网网友西山云的提议。所谓亲子游也。说是带小孩去看看热闹,其实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原本在群里多有鼓动,但事实上最后成行的只有三家人,我们一家,西山云一家,还有88WHT88一家了(顺便说一句,海涛的网名得改一下,这么称呼,实在是别扭啊)。孩子听说要去玩了,兴奋得几天几夜不愿合眼。也是,现在的伢们,其辛苦程度从背上的大书包可以看来出来。这下放了书包,就象出了笼的小鸟,叽叽喳喳闹腾了好几日,把我们的兴致也撩拨了起来。 提前一天由西山云网上购好火车票。一夜无眠。清晨四点就开始折腾起床,清点物品。天不亮来到火车站。刚刚投入使用的新车站气宇轩昂,巍然屹立,灯火通明。大理石的地面,墙面,不锈钢的扶手,栏杆,无不透着一股暴发户的富贵气。一辆双层列车来了。小伢们欢拥着挤上车,找到位置,坐下,开始不安份地问这问那。呵呵,这列装满葱油味、大蒜味、奶油味、汗味、脚臭味、馊味……的专列就这样带着孩子们不省世事的兴奋劲,起飞了…… 八点半左右,我们就已经抵达阅马场了。红楼纪念馆就在不远处。两面红色大旗左右相对,欧式风格的一幢建筑,就在那院内草坪后,粉红色砖墙,立柱,以及那砖缝间勾勒的白色灰浆,赋予了这座建筑以某种历史的凝重感。不错,这里就是辛亥革命军政府的所在地。听说不收门票,那我们岂能错过这难得机会,领着几个娃娃军,去瞻仰一下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也算是一次爱国教育吧。从浓密的树荫下移步至大楼左侧,入口处顿然狭小。一处走廊直通到底,两边是办公、会务之所。室内陈列着当时的国家规划、军事布署图;各外交部、民政部、作战部井然并列。楼中别有景观,一处天井,阳光照彻,类似于教堂穹顶,让这座如今看起来已经显得狭小阴暗的建筑内,有一种通体透亮的内在魅力。两边附楼内也各有千秋,展示着国共两党的渊源。尤其是那些名动一时的将领、领袖的手迹、遗物,其中有一件血衣为当年义士所珍藏以为激励。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但当年革命时的那股勇气从何而来,已经是一个谜。
黄鹤楼当然是要去的。但门票要收到80元。孩子们当然是想上去看看,我等已经多次去过,只觉得这钱花的煞是不值。山上也就几幢仿古建筑而已。剥开那红黄皮囊,无非是钢筋水泥。再者,此黄鹤楼,已经是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天下至高处了。入口处一拱门楼,再加一方大煞风景的白塔,无非就是堵个眼界,让那想在楼下留影的人,只得个粉白背景,逼得你想“到此一游”的话,必须掏钱进寨而已。武汉人民当然不会缺这几十块钱,公园景区其实也不缺。缺的是俯瞰九省的视野,缺的是盘踞华中的自信,缺的是对蝇头小利的割舍。罢了,此处可省略三到五个字。 漫步走过青砖铺就的官道,两边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穿越进老武汉的发黄照片里。沿路是街头艺人,吹玻璃花、捏面人、勾糖画、绘葫芦、刻米粒……有古已有之的,也有当下时兴的,不一而足。虽是远远就闻到前面一股股勾人食欲的酥香,但还是耐着性子围在捏面人的摊子周围,一位俊俏后生端坐一边,师傅正全神贯注,红黄蓝黑白五色面团,经一番揉搓,调出恰如肌肤的粉色;指端开合,面部初具雏形;挑抹之间,口鼻呼之欲出;点勾撇捺,眉青唇红;加上头发身形,顿时活灵活现。这边正惊叹不已,那边又听见喝彩声四起。一位老者手持铁勺,将灼热糖浆倾流到一方汉白玉石板上;糖片尚在温热中,翻卷成手指状,中空;随手勾勒,如触足;竹片按捺,如尾翼;几处粘浆衔接,竹签串起,一只龙虾张牙舞爪地凭空而出……看到精彩处,几个小家伙哪里移得动脚步!无奈,只得相约,一个半小时后在此会合,各自携家带口散去。说是散去,其实就是直奔街道那头的美食一条街了。
果然,抬头一方门楼,上书“户部巷”三个遒劲大字。门楼后,飞檐雕窗,古香古色的一处窄巷。巷内早已经是摩肩接踵,人流交织。那鼻孔也展示出朝前生长的优势,最先得到美食的召唤,喉结扯着胃囊,早欲破口而出了。见缝插针,好不容易挤到一字排开的大排档前。哈,烤土豆,常吃的;过去是羊肉串,烤鸡翅;要不,先来支外焦内嫩的鸡腿?不行,这个撑肚子,还得留着空间对付后面的狼吞虎咽呢……慢着,这是什么,是牛蛙吗,没吃过?来一只吧;还有,那边的臭干子,来一份;哦,西瓜汁,鲜榨的哦,吃烧烤,怎么可以不喝点什么;有没有酒啊;估计是没有吧,没看见大家都是站着,挤着,手里端着,拎着在那里大快朵颐;哪里有你慢慢品酒的地方啊。人人都在那里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享用着嘴边的美味,正应了那句“吃在碗里看在锅里”……在烧烤前踌躇,不想离开,但由不得你;人流推搡着你,慢慢离开,又慢慢靠近。欢喜坨啊,我最喜欢吃了;糯米鸡,也就是油炸糯米团子,读书那阵子,才两毛钱一个,在当时,算得上是无上美味了!要不要回味一下当年呢?油炸香蕉,只闻其名,今天得尝尝。我家那小子早就想吃烤鱿鱼了,一把拿在手中,人实在太挤,只好找一处角落,在那里,一家人吃得满嘴油腻,满心欢喜。呵呵,这才是刚刚开始啊。吃罢,打扫颜面,继续杀入人流。海蟹很不错的样子,还有龙虾,可是会不会太贵?牛肉面散发着特有的五香滋味,但还是忍住了,谁都不想被一碗面条终结了今天的饕餮之旅。桂花糊冒着腾腾热汽,豆浆也欢快地沸腾着;炸蚕蛹这样的特别食品,只适合观瞻,怕是不能入口的吧!那边,切云片糕的,牛皮糖的,在起劲吆喝;这里,拌水果沙拉的是一位俏姑娘,正抿嘴微笑。凉皮凉粉,是征服了全国各地的小吃了,而蔡林记的热干面,则是地道的武汉特色。那四季美的汤包就不进去了,因为还要从这里出来。好容易出了巷口,又是一条横街。好家伙,居然有一列长队站在街中央,队列中人人引颈,个个踮足。前去凑个热闹吧。原来是绍兴臭豆腐。记得刚吃过一份长沙臭干子,那么,再来一份如何?毫不犹豫加入了队列,另两人就去搜罗别的店面。只要是排队的,凑过去就错不了。终于轮到我了,是肉夹馍。只见师傅从火炉中拿出烤饼,用刀片开,从汤罐中舀起炖得烂熟的肉沫,间以大葱,香菜,黄瓜;算得上是国产的汉堡了。一口咬下去,麦香味十足,又有葱的脆甜,肉的松软,酱的浓郁。一家三口轮流一人一口,差点连指头都咬掉了……
刚刚才品尝了百般滋味,又看到一家海鲜店面。烤生蚝,蒸扇贝,炒海瓜子……好在这里有桌有椅,挑一处坐下。几个孩子在角落兴奋地高声交谈,一女子在一边笑而不语。估计跟我们一样,趁周末和孩子的假期,一起出来感受这繁华街景。又逶迤来了两个妙龄女子,相对各诉心事,悠闲之情溢于言表……坐等美味,如守苦监,真个是恍如隔世。千呼万唤,终于杯盘碗盏地上得桌面,味虽鲜美不绝,但毕竟点到即止。看看钟点,一个多小时居然一闪即逝,到了相约碰头的时间,依依不舍,怀着最后海底一捞的心情,走马观花地逐个留连……
还是回到入口处,四季美的汤包啊。终于忍不住诱惑,进去要了一屉,这才心满意足。 该离开了。下一站我们要去楚河汉街。听说那里是连通沙湖与东湖的人工运河,才开挖不久。两岸人造景观,仿旧建筑与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想必人人都会在这些仿古中得到些许慰藉,些许承诺,好比小时玩的玻璃球,人的心情总得找个低洼处安歇。是的,现代生活的优越,其实也正是它糟糕透顶的地方。越是接近未来,越是令人不安;反倒是过去,已经被人生活过的生活,才是让心得到安宁的去处。
如果说武汉是一个大杂烩的酱油铺,那么,户部巷就是这锅碗瓢盆的铺子底下,藏在油腻中的一本书。这本书,让人对这个铺子肃然起敬。什么东西只要玩到专业,玩出境界,就是文化,就令人骄傲。留存于这小巷中的那可贵的一点传统,一点精致,就值得所有人玩味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