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阳 于 2013-2-2 14:24 编辑
忙年(2)——猴鱼 猴鱼是方言,就是蹬在湖边等鱼 那时过年买鱼,当然也要凭鱼票,但是好买得多,不怎么排队。只是有个问题,想买活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走进卖鱼的摊位,地上,案子上全堆满了鱼,却都是档次最低的鲢子鱼,还有胖头鱼。也不大,超过二斤的很少。诸如青、草、鲤、鳊之类的上色鱼,全没有。还都是从大冷库运来的冰鱼。 所以,虽是过年,卖鱼的摊位一点气氛都没有,走过去,递上鱼票和钱,任你挑。难道那时的武汉人不喜欢吃鱼吗?当然不是的,毕竟湖北是淡水鱼大省。 问题就出在淡水鱼大省上面。原来,武汉的很多市民都有乡下亲戚,年年春节,产鱼区的亲戚都要给城里的亲戚送鱼,而且都是又大又好的青、鲩、鲤之类。 还有许多单位,有“路子”整车整车从湖区搞到鱼,运回来分给职工。 不过,单位找“路子”买鱼,也是有难有易。有些部门比较厉害,拿起电话,拨到某某渔场,打个招乎,某天请送五千斤鱼来。还指明,每条要几斤以上的,鲢子、胖头一律不要,然后就不管了。到了那一天,一部汽车就把鱼拉来了,渔场押鱼的自去结帐,后勤人员就动手分鱼,每个职工三十斤。职工们事先己得到通知,准备好了口袋之类的东西,分完后自己装回家,这很简单。不过,那些比较娇气的女职工却为难了,面对这一堆水浠浠,滑溜溜的东西,不知如何下手,当然不要紧,自有热心的男同事上去帮忙。 我们单位没那么厉害,搞得到鱼,但是人家没车送,要自己派车去拉。 那一天,单位的一个“头”,加上我们几个年轻人,爬上那辆武汉牌货车,冒着寒风开往渔场。满以为,到了以后凭着年轻力壮,三下二下就能把鱼装上车,中午就能回来。下班之前,职工就可以分到鱼回家了。哪知到了渔场的场部,连鱼的影子也没有。工作人员说,你们自己去湖边装鱼。我们只好开车去湖边,更没料到,在我们之前,己有好多单位的车等在那里了。只好听天由命,排在人家单位车的后面。然后踱到最前面,蹲在湖边“猴”起来,看着打渔的船往岸边靠,再一网兜,一网兜往岸上卸鱼,再一称一称地称重,称好了,掌称的就大声喊,一百八十五斤,二百二十斤……,接着又有人喊,这是某某研究所的,那是某某工作站的,……。旁边另有人往本子上记。最后才往车上装。 看着这情景,我们担心起来,今天能装上鱼吗。就这样,从上午“猴”到下午,从下午“猴”到天快黑了,才轮到我们装鱼。虽然很冷,又很饿,仍然高兴,总算没白等。而且都是好鱼,没有胖头,鲢子。 我们装完鱼走了,后面还有两部车,是否装得到鱼,我们就懒得关心了。 因此,有好多年,我们家的鱼票基本没用过,送给别人,还不一定有人要。
相关贴子:
|